马敏

选手简介

马敏,伊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师、讲师,担任外国语学院大学生演讲比赛指导教师,曾经担任外国语学院少儿英语培训中心外籍教师的co-teacher, 2007、2015年两次赴澳门理工学院贝尔英语中心培训教学法。
荣获的奖项有:
第十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大学英语)组全国总决赛视听说课组二等奖;
第十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大学英语)组视听说课组新疆赛区特等奖;
第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英语类专业组)新疆赛区二等奖
第一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决赛三等奖;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第五届外语微课大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二等奖;
学院级优秀班主任;
“比学习、比团结、比贡献、争当教学能手”建功立业先进个人;
伊犁师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新疆赛区指导教师一等奖。

参赛感言

2015年6月是我第一次和“外教社杯”教学大赛结缘,2019年我再次出征,从三月开始着手准备省赛到十一月完成全国总决赛,长达八个月的赛程对我来说是成长,是进步,是磨练,是收获,而更多的是学习。从定题到分析教材,确定思路到制作课件,外国语学院的全体教师都是我的智囊团成员,学院彭书记、刘院长高度重视此次赛事,多次组织师生和我一起磨课、调整,一轮又一轮的打磨让我的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提升,师生之间碰撞出的火花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路和视角,最终我以新疆赛区特等奖的好成绩进入全国决赛。
从省赛晋级后,我抽到的赛题是“Unexpected Discoveries”,拿到赛题之后我并没有着手去准备课,而是用了三天的时间浏览学习历届选手的比赛视频,重点看选手们在比赛环节和学生的互动,评委老师提问的视角和意图,选手回答问题的技巧和逻辑等等。在此基础上我开始研究自己的赛题,今年应该是大学英语组首次使用新的比赛规则,即:选手要对整个单元的内容进行设计,然后对一部分的内容进行授课,这无疑增加了比赛的难度。分析完教材之后,我最终选择TED作为我的主要授课部分,把教材中原有的两部分按照我自己设计的主线和思路分成了三个部分,围绕自己从素材中提炼出来的三个“E”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并展开教学。我的现场授课进行的很顺利,提问环节中王海啸老师的幽默风趣更是让我忘记了自己是在比赛,更多的是讨论、分享和学习。我顺利完成了授课和提问环节并且进入了全国总决赛,这也打破了新疆选手连续八年无人进入总决赛的记录。但是说课环节的“嫦娥四号”让我无从下手,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不过我真的已经尽力了。
大赛结束了,我已经收获满满的回到了我的教学岗位上。如何将大赛的收获和所得投射到我今后的每一节是我努力和前进的方向,最后衷心祝愿“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越办越好。

专家点评

说课视频及点评

说课点评:马敏老师的说课层次是很清楚的,看来所有参赛的大学英语老师都十分清楚,一堂标准的好的视听说课应该具有清晰的教学目标、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只是在具体设计目标、步骤和方法的时候,还是需要一些创意的,否则就是流于形式,相互之间缺少关联。比如,马老师将自己的授课对象设定为大学新生,那么大学新生除了语言词汇方面需要更多关注外(恐怕也未必),是不是还有其他元素对教师讲授本篇视频内容会产生影响呢?没有教师提到这一点。然后谈到教学目标,其中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等。她结合前一天授课后的教学反思,谈到自己的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中所做的改进,比如要在知识目标中加入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的介绍等等。在教学步骤中,她的教学分成两个部分,先让学生听,然后请学生说。这个结构是可以的,体现了产出导向的教学原则。在听的时候,她通过一些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在说的环节,以小组形式,让学生谈谈对中国科技发展和发明的理解。这是一个不错的题目设想,只是在具体操作时可能还要给学生一些提示。教师给学生的课外作业是这个讨论题的进一步思考,问题还是如何将视频内容的学习与讨论以及作业密切结合起来,发挥学习为产出服务的功能。点评专家:朱晓映教授

授课PP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