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彤

选手简介

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澳门大学教育学博士;牛津大学应用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硕士。山西省一流线下课程负责人;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

参赛感言

本次参加“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我从备赛、比赛、观赛及赛前培训和赛后评委点评等各个环节中收获良多。

其中,感悟最深的是,在获取知识更为便捷的信息时代,教师应如何对教材和课外学习材料有效筛选、二次加工,并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内化知识、提升语言技能及树立积极的价值观。例如,同样的文本,作为视听材料、听力材料和阅读材料时的学习目标、教学活动应有所区别。而在课本内容偏难时,不宜简单地用课外素材替代,或许可以采用对材料进行切分、对题型进行调整、对内容和词汇更好地准备等一系列方法搭建教学支架,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此外,作为语言教师,除了通过教学实践积累经验,我们还应对语言学、二语习得、教学法及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理论进行学习。有了理论的加持,教学设计能够超越仅仅关注内容的丰富度和活动的多样性,从而更多基于教材内容和材料本身特点,发展出看似朴实,但实际上有效、有益且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

最后,衷心感谢“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提供的宝贵学习机会,也感谢学校和学院在我备赛、参赛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希望有更多的青年教师能通过教学比赛的磨砺,把所学、所感反哺于日常教学与科研中,共同致力于实现更加扎实和有效的教学目标。

专家点评

授课视频及点评

授课点评:刘芳彤老师的教学风格沉稳、大方,语速适中,表达流畅。这一节课的整体设计合理、完整,思路清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有关考古这个话题,主题为“Uncovering the Past”,视频是一个采访,谈到了考古工作的日常及其价值与意义。刘老师在说课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分析,她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的设定也很清楚,对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把握也很准确。她用一张图表呈现了整个单元教学的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时间安排、主要内容、教学方法等。视频03:39),简洁明了。在授课的导入环节,教师选择了一张与考古工作有些关联的图片来对学生提问。很多老师在设计教学时也都会考虑导入新课时要有所关联。但是,仅仅关联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用好这张图片,使得导入环节不仅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联想的作用,更要使其中的内容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一个更为令人满意的教学设计是使得这张图片既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启动器,又能成为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机。图片当然是用来看的,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更为关键的是针对图片的提问。课堂提问是有目的的,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该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一致,起到推动教学目标达成的作用。在说课时,刘老师指出这一节课是以“听力”训练为主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理解考古的意义与精神,另一个是提问技巧。(视频03:51) 刘老师针对图片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这个问题提得不是很好。教师期待学生给出什么样的答案呢?学生的回答显然没有达到教师的期待,所以教师追问了两个问题:Where does it happen? How do we call these people? 不难看出,教师期待学生说出“archeology”以及“archeologist”这两个词。这两个词确实是本课的语言重点之一。而后教师又追问一个问题:What’s your impression of an archeologist? 是期望学生思考考古的价值与精神。(视频 04:06-05:35)教师不如直接引出本课的重点词汇,然后可以再问:What does an archeologist do?教材中的另一个语言重点是说考古学家每天与“stones and bones”打交道,意义在于通过这些研究去发现并了解历史的真相。在授课将结束时,教师做了一个summary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要点。如果在这个环节,教师将在导入环节中给学生呈现的那幅图片再拿出来,让学生再来讨论一下考古工作的内容及其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用学过的一些词汇和结构来交流一下对考古的认识,这样既完成了从输入到输出的教学过程,也通过交流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相关的知识与能力,真正认识到考古的意义所在,实现了课程思政。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会忽略首尾呼应。一堂好课与一篇好文章一样,首尾呼应是一个要素。点评专家:朱晓映

授课PP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