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参赛,赛程因疫情平添了诸多不确定性,我能获得总决赛一等奖实属幸运。在此分享几点参赛心得,望能对今后参赛的各位老师提供一点参考:
一、选题为梯,蹊径另辟。比赛选题做得好,便有了一半的成功把握。我避开了信息听辨、口译记忆、数字口译等可能略显拥挤的“赛道”,选择了相对“冷门”的“口译中的副语言表达”,以此项技能为主线,主题内容为辅线,强化可迁移能力,突出口译“沟通性”“交际性”的本质。
二、教研为基,积累剖析。参赛内容最好基于自身教学实践积累与研究基础,交叉设计,突出自身优势。鉴于我的口译课上曾有外国留学生旁听,加上汉、日、英口译实践,中外合作教学的经历与跨文化研究背景,我将副语言信息中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的提升融入了口译技能训练,以认知理论为理据,凸显如何自如运用副语言与多任务的协调。
三、学生为本,学教互依。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应以学生为本,从最近发展区出发,为教学目标服务。我依据学情分析与课前诊断,在课堂上展示了学生身边优秀口译学子的参赛案例,既提升了学生的口译副语言表达意识,也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动机。
四、思政为纲,启润心灵。课程思政应溶盐于水,润物无声。我结合冬奥会赛事主题,引导学生在“口译”赛场上也要学习运动健儿,展现重压之下的从容优雅,从而实现价值引领。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学校及学院领导、老师和工作人员,感谢我可爱的学生,感谢我最爱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