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月娥

选手简介

赵月娥,安徽滁州人,2003年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同年考入本校攻读硕士。2006年毕业至今任职于安徽师范大学。2018年在早稻田大学日本语教育研究科访学。2020年获安徽省疫期线上教学教师风采大赛二等奖。

参赛感言

能入围第12外教社杯日语专业组全国总决赛,是惊喜、也是挑战;是荣誉,更是一种鼓励。


比赛虽已落下帷幕,但赛时的场景却久久不能忘却。从抽签(2号),到拿到文本、再到备课、说课,只有短短30分钟。选手既要克服比赛的紧张,又要吃透授课文本的细节和内涵,还要设定出合理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设计科学的教学环节。此外,全日文说课、精准把控时间、以及全程只面对摄像头的 线上赛制,对我来说都需要一一适应,可谓环环相扣、步步紧逼。回顾这次比赛,小到相对较快的语速、没有控制好的时间,大到思辨能力的薄弱、设计有些空洞的思政目标,以及如何通过授课文本把单纯的语言教学拔高到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等方面,都让自己的短板无处遁形。


这次比赛也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日语教师,除了教学方法的探究,更要注重自身语言和文化的积累,才能在课堂上更高效地引领、启发学生。最后,感谢外教社提供宝贵的平台让我有机会展示自己,我会带着这次大赛的反思感悟及宝贵经验,不忘初心,努力前行!

专家点评

授课视频及点评

授课点评:选手的教学目标分成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操目标三个方面。知识目标是掌握「曖昧表現」的使用方法及其代表性的例子。技能目标是掌握语言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综合学习能力。情操目标是培养判断能力,加深对不同国家文化的理解,提高对本国文化的自信。本讲内容主要包括:解决线上学习环节的疑问、角色扮演对话练习、加深对「曖昧表現」的文化和心理的理解、课堂小结和作业。学习方法主要有自主学习法、网络调查法、角色扮演练习法。教学方法则包含任务型教学法、举例法、交际教学法。3'08''-4'38''热身环节。事先对学生进行日本印象相关调查,把调查结果告诉学生,又提及最新公布的“世界最难语言排行榜”,引出「曖昧表現」的教学。这个环节可以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很新颖。4'40''-6'45''复习线上学习内容:「曖昧表現」的类型可以分为多义词、某些句型、构句上的省略等。归纳学生学习的难点,并利用实例加深学生的理解。6'48''-9'00''教师设计了“求婚”和“邀请去喝酒”两个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对话练习,要求学生对他人的求婚或邀请表示拒绝。这个环节能够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日语口头表达能力,并且能帮助学生灵活使用学过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9'10''-16'11''让学生归纳日本人使用「曖昧表現」的目的,引申到对日本文化的较为深入的介绍,包括「稲作文化」「集団志向」「世間の目」「自己抑制」。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还补充了「村八分」「以心伝心」「暗黙の了解」等反映日本文化的词汇。16'12''-17'39''进一步追溯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以和为贵”。这个环节设计得很好,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整体而言,本讲围绕「曖昧表現」展开,在学习「曖昧表現」相关词汇、句型等日语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对话练习,教师对于「曖昧表現」所涉及的日本文化进行深入全面地整理和介绍,并追溯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教学设计紧扣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生动有趣且具有一定深度。建议:学生的角色扮演对话中出现发音等方面的小错误,建议教师指出其中的小错误,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的准确性。点评专家:凌蓉

说课视频及点评

说课点评:1号选手的授课流畅度较好,逻辑性较强,讲述条理清楚,表述准确,总体表现良好。授课将对象设定为二年级下学期,设置培养学生智育、德育、美育的理念,采用共同学习、合作学习、提问回答的授课方式。针对课文的内容,以春天的季语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品味季节的同时,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随后的课程设计按照导入、展开、探索三部分进行。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日语中和春天相关的词语,然后点明季节在日本文学中的作用,引出季语的概念。在展开部分围绕文中出现的两个关键词“花曇り”“なだれ梅雨”,对日本人的审美意识进行分析。在探索环节围绕两个关键词,分组进行讨论,从表象即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内在即季节的影响两方面引导学生思考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最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收集、整理日本诗歌中出现的和春天有关的季语。在提问环节,针对教学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补充(11’24’’-13’59’’),介绍了以共同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相结合的方式,在课文讲解的环节进行分组,分别承担划分段落、归纳各部分大意、针对关键词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关键词归纳全文主旨等任务,较为清楚地说明了授课的具体安排,有效地进行了补充。授课能够把握季语这一重要概念,引导学生从关键词理解日本古典文学中季语的运用及特点,并能拓展到日本文化的层面,引导学生思考日本的审美意识,并进一步关注日本的风土环境对于文化的影响。引导富有逻辑性,能从具体的关键词入手,层层推进,达到智育、美育的教学目的。这一部分如果能适当补充日本俳句的知识、提及代表性的俳句作家,以及日本代表性的文化论,将对学生课后学习提供更有效的指引和帮助。另外,授课中教学理念、目标等内容的阐述大约用时5分钟,授课的导入、展开、探索、作业大约用时5分钟。从时间分配上来看,理念等的阐述占比较多,导致针对课文的教学设计阐述未能充分展开,虽然在提问环节进行了补充,但如果在讲课环节适当安排理念、目标的陈述和具体授课重点的时间比例,授课效果会得到更大的提升。点评专家:邹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