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伟

选手简介

博士,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认知语言学、日汉对比语言学、认知翻译学。在日本《国语学研究》、《日中翻译文化教育研究》、韩国《东亚日语・日本文化研究》、国内《外语研究》、《日语学习与研究》、《日语教育与日本学》、《当代外国文学》等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译著各1部,主编和参编教材10余部,曾获2018年“教学之星”大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2010年“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第六届外语微课大赛”全国二等奖。

参赛感言

本次大赛不仅深入考察了参赛教师的教学理念、课堂设计思路、教学逻辑的严密性,还考察了教师的外语应用能力、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的随机应变的能力。


通过本次大赛,本人对日语的教学目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进一步掌握了如何更合理更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过程。譬如,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动态调整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进度,动态确定一堂课要侧重训练的具体应用能力(听说读写译)等。


借助本次大赛,本人还进一步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输入到输出的科学教学法:首先,通过朗读和翻译确定授课重点与难点,同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其次,以认知语言学原型理论为指导,以“情境”为中心提高学生对重难点语言知识的应用能力;最后,通过语义框架理论激活关键词,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用自己的话将文章内容表达出来。

专家点评

授课视频及点评

授课点评:一、总体表现教师说课部分在新文科建设目标及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下,基于学生已有的前提知识,重点说明了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目标。。特别强调运用认知语言学原型理论及语义连续性理论对课文中的「させてもらう文」进行语义、功能、语用的详细分析。教师授课部分整体顺畅,师生有互动,学生有积极表现。本讲以语法「させてもらう文」为课堂主线,通过听说、跟读、提问回答、讨论等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日语「させてもらう文」在各个场景中的意义。二、具体表现00'00''-03'26''的说课部分,对课堂教学理念进行了详细说明。该部分的介绍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师对整个课堂流程的设计,并能够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前准备,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03'27''-06'02''的课程导入环节,通过提问让学生翻译相关句型,导入课程重点「させてもらう文」。在共同确认翻译句「させる文」及「もらう文」后,自然导入了「させてもらう文」。06'03''-11'10''的课程教学环节,根据意义的加法,让学生在理解「させてもらう文」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与非典型场景中实际例句的运用,加强相关知识的理解,并促使学生产出相关例句。通过鼓励学生跟读,加强其他学生的课堂融入感,提高了课堂的整体性。此外,通过例句能看到课程思政的闪光点。18'32''-19'35''的作业与课堂总结部分,布置课程作业并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该部分内容可以增加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如果能通过PPT提示总结,应该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消化课堂内容。三、教学建议说课部分缺乏教学流程的详细说明,建议增加教学目标、教学流程、课程的重点与难点等部分,更好地提升课程整体性。教学部分,建议增加使用「させてもらう文」的对话练习等,提高学生对该句型的实际应用能力。此外,课程思政部分还有待凸显,这样才能自然且有效。点评专家:苏鹰

说课视频及点评

说课点评:该选手讲授的课文内容是「私の好きな春の言葉」。教学思路为把握三个层次:第一是与学生一起细读文本,理解全文的整体意义;第二是对文本的形态学、词汇学及词法、句法及语法学层面的知识进行微观把握;第三是让学生利用已习得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将原文的内容符合逻辑地复述或阐述出来。三个方面互相连贯,互渗互透,形成有效闭环,将文本中语言文化知识及其相关技能有机地加以运用与发挥,实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新颖,思路清晰,能够自觉运用译读法等教学法,知识点讲解比较精到,而且十分关注学习效果,致力于学以致用,完成了比较好的说课展示,值得赞赏。教学过程中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同化和顺应。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认知个体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学生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教师对此必须有高度自觉,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将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桥梁建构起来。因为比赛的限制,说课没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多模态教学手段、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实际教学中要多加运用,满足学习者全息接受的愿望。选手亦存在准备不足、课堂设计不均衡或不合理之处。主要体现在课堂民主性较欠缺、对语法点、语言知识点的讲解比较呆板且主观等。教师要积极设置“情境”,搭建“支架”,调动学生主体性;还可以进行研讨班式的“同伴学习”设计。对同义语法现象进行系统的归纳,以寻找到规律,自觉地运用语言学理论给予必要的阐释。最后建议在语言习得的同时关注语言背后的思想、文化、观念、审美、民俗,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真正目的。另外除了关注“中”“中下”水准的同学之外,还要考虑吃不饱的学习者。课程结束可以布置课外作业,取得更好的延伸效果。点评专家:陈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