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若

选手简介

王海若,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教师,翻译学博士,口译研究方向。第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全国总决赛翻译专业组二等奖。

参赛感言

通过前后历时近半年的初赛、复赛、决赛及总决赛,经历的不仅是时间的流逝,更是心灵的成长。在上海冬日的蒙蒙烟雨中,感受到比赛不仅是比赛,更是一种经历和体验,一段安静的思索的时间。就比赛本身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作为当代教师,熟练运用各类教学技术手段必不可少。比如视频摄制与编辑、幻灯片制作等。在前期提交参赛视频、复赛入围决赛时提交宣传片视频时,都涉及视频摄制与编辑的工作。在本科的时候,曾经有一门课就涉及视频的摄制与编辑技术。我当时认为与自己的外语专业无关,没有特别重视,因此只记得基本的原理。现在看来,作为一名教师,这是非常重要的技术。PPT的制作也是一样。如何将其制作得精美,更好地传递出要表达的内容,确实是一门需要学习的技能。老话说:“技多不压身。”通过本次参赛,确实有了较深刻的感受。我也将这样的认识在课堂上告诉自己的学生,鼓励他们认真对待每个学习的机会。

(2)对于讲课比赛,课堂设计十分重要。对于翻译专业的教师,过硬的翻译基本功必不可少,但同时,在进行授课比赛时,要特别注意课堂设计,特别是针对本科生的课堂设计。

(3)古今中外知识平时多做积累。本次决赛的笔试中,有一部分就是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难度比较大。另外,对于我国本土的翻译理论,应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比如,本次的笔试中有一道题目是“信、达、雅”这三个字的出处是什么。

决赛和总决赛有三个组别,许多选手和领队参加。令人特别感叹与感动的是组委会的组织有条不紊。各个环节中与选手、领队对接的老师彬彬有礼,充满了人文情怀。比赛已经结束了半个月。脑海中,除了比赛本身学到的东西外,在冬日那细雨中,还记住了这段时光,记住了那个通往二楼的长长阶梯,记住了那间比赛大厅,记住了那些组委会老师的面孔。

专家点评

授课视频及点评

授课点评:选手王海若具有很好的语言基础和教学经验,在课堂上表现得从容大度,有条不紊,其语言清晰,语速适中,体现了成熟的外语教学经验和对于课堂气氛的熟练掌握。该选手在教学材料的引入上运用图片资料,生动活泼地介绍了法语原作、英文译作的几位作者和译者人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对用于教学本身的文字材料的理解和记忆。在根据意群切断原文长句的时候,选手用汉语清晰地介绍了“意群”概念及其两个要点,然后进入长句的分析,分析清晰而准确,并根据教学需要,对两个译文进行修改,深入比较和讨论,这很有必要。结合汉语与英语的句子强调在句首或句尾的区别,选手在讨论译文的时候,便结合了异化与归化策略的不同及其不同的翻译效果,这样的教学既是紧扣翻译的,也是基于丰富知识的语言教学。在落脚到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的时候,选手巧妙地引入课外准备的其他资料,简明扼要地举例和归纳,从而弥补了课内资料的不足,充实了翻译教学的内容,并提升了理论的高度,值得肯定。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选手能够根据问题的提法,调整自己的回答策略,但对于具体问题,例如英语government单数与复数的理解与翻译的回答,因事先缺乏深入的研究,不够理想。另外,在课堂详细讲授的基础上,应增加学生反馈和互动的机会,使翻译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使课堂讲授的效果落实到学习者身上。点评专家:王宏印教授王海若老师教态自然,授课语言英语口语流利,讲述清晰,具备一名优秀教师的基本素质。根据比赛主办方提供的授课文本,教师将这节课设计成一堂笔译课。这个定位是准确的。该教师备课充分,找出了比赛主办方提供的授课英语文本的法语原文、另外一个英语译文、两个汉语译文,表现出严格求证的学风。上课前,教师将增加了文化背景注释和词汇注释的授课文本发给学生,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原文,又让学生知道要做好翻译首先必须充分理解原文中每一个单词和词组的准确意思。王老师以授课文本为例,通过“划分意群”,引导出长句翻译的技巧。教师首先定义了“意群”的两种情况:“逻辑和意义不能被分割的词群”和“具有独立意义的词群”。这样的理论引导对学生学习翻译长句是颇有帮助的(尽管教师上课的幻灯片上的英文表述似乎有些不妥)。王老师在讲解这段文本的翻译技巧时借用了同声传译中“顺句驱动”(syntactic linearity)的概念,这可以说是一种创新,但在笔译中却不一定适用。在笔译的过程中,译者往往会调整语序,也就是调整“意群”的顺序,使译文更符合译文语言的表达习惯。果不其然,王老师在讲解“In certain remote corners of the Old World you may sometimes stumble upon little places which seem to have been forgotten among the general tumult and which have stayed still while all around them moves.”这个长句的翻译时,就发现用“顺句驱动”翻译出来的句子(在“旧世界”的偏僻角落,你有时会踏上一些小地方,似乎在普遍动荡中被人遗忘,它们保持不动,而周围却在前进。)不妥,需要进行调整。老师建议修改成“尽管周围在前进,它却在普遍的动荡中保持不动,似乎被人遗忘”。经过调整后的译文的确更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老师用这个例子证明“英文重点在句首,中文重点在句尾”的规律,似乎也颇有道理,但恐怕不是“普遍真理”。所以捷克学者Jiri Levy说“翻译是一个抉择过程”(Translation as a Decision-Making Process,1967)。在翻译课中引出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是件很好的事情,但当授课对象是翻译专业二、三年级的本科生时就可能不太恰当。这节课更像是一节译作欣赏课,缺乏对学生翻译能力的训练环节,也没有看见学生经过课堂教学后翻译实践能力的提升。这节课的另一不足之处是缺乏“师—生”或“生—生”互动。课中唯一的教师提问是请学生朗读原文,这样的课堂活动在翻译课上几乎没有作用。此外,教师在授课时的一些表述不够严谨。如授课时的“Strategy of Translation for Long Sentences”演示幻灯片中的英语表述有误。首先,这张幻灯片的标题应为:“Strategies for Translating Long Sentences”或者“A Strategy for Translating Long Sentences”。这张幻灯片中对“顺句驱动”的定义也似乎不妥。点评专家:平洪教授

说课视频及点评

王海若老师教态自然,英语口语流利,语言与肢体语言合理配合,应变力强,具备一名优秀翻译教师的基本素质。一改在授课比赛中与学生缺少互动的不足,王老师陈述教学方法的第一点就强调要“与学生互动”,提出了四个步骤:一是让学生分析原文并试译;二是让学生互评他人的译文;三是由教师对原文作出分析,并对学生的译文作出评价;四是教师最后总结在分析原文和产生译文过程中的问题。这应该是一堂笔译课的传统流程,虽然没有太大新意,但真正能做好却不容易。如果所选材料难度适中,贴近实际,且教师组织得当、讲述生动,并能拿出自己“画龙点睛”的译文,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应该说王老师也是努力这样做的。王海若老师在说课环节中的最大亮点是她对比赛主办方提供的汉译英文本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和翻译。这是总决赛最后环节中唯一能在较短的规定时间内完成译文的参赛选手。尽管译文不尽完善,甚至还有错漏之处,但王老师对翻译的执着和勇气值得赞赏。平心而论,这是一篇翻译起来有一定难度的汉语原文,不一定适合作为翻译本科专业三年级的教材。但是,考查参赛选手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一篇有一定难度的汉译英恐怕也是比赛主办方出题的初衷之一。很难想象只能依靠别人的译文来教翻译、或只能对别人的译文进行比较和评论、而自己却做不出译文的人会是一名合格的翻译教师。每一节课都有具体的讲授内容,对于实践性很强的翻译专业课教学来说更需要教师本人具备翻译实践能力,在翻译过程中把握难点并掌握解决这些难点的方法,才能在讲授的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才能凸显出授课教师的翻译水平和教学水平。此次说课的不足在于在翻译教学中对翻译理论的把握。教师在说课开始陈述“教学目的”时提出两点:一是“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purpose of the writer”,此处指“正确理解”“作者的目的”还是“作者的意图”?似乎表述不清。其实,做好翻译最重要的是“正确理解原文的意义”(the meaning of the text)。说课中“教学目的”的第二点是“Deverbalization in Translation”。在后面的讲述中,老师多次用到这个术语,似乎成为这堂翻译课的理论主线,但在具体文本分析和翻译中并没有体现如何做到deverbalizaton。其实这一术语是法国巴黎三大高级翻译学院释意派提出的口译理论,是解释口译过程的方法之一,对口译实践和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Deverbalization(脱离语言外壳)理论把口译的认知过程诠释为:理解(原文)—脱离原语言外壳—表达(译文),为的是在口译中摆脱原文结构上的束缚,能在口译较短时间内再现原文的意义。有趣的是,Deverbalization的概念恰好与王老师在授课比赛时提到的“顺句驱动”的概念相对,前者要“摆脱原文的结构”,后者要“顺应原文的结构”,但殊途同归,目的都是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口头表达出原文的意义。点评专家:平洪

授课PP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