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教学大赛翻译组二等奖王海若说课

12.5分钟 1933次
王海若老师教态自然,英语口语流利,语言与肢体语言合理配合,应变力强,具备一名优秀翻译教师的基本素质。

一改在授课比赛中与学生缺少互动的不足,王老师陈述教学方法的第一点就强调要“与学生互动”,提出了四个步骤:一是让学生分析原文并试译;二是让学生互评他人的译文;三是由教师对原文作出分析,并对学生的译文作出评价;四是教师最后总结在分析原文和产生译文过程中的问题。这应该是一堂笔译课的传统流程,虽然没有太大新意,但真正能做好却不容易。如果所选材料难度适中,贴近实际,且教师组织得当、讲述生动,并能拿出自己“画龙点睛”的译文,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应该说王老师也是努力这样做的。

王海若老师在说课环节中的最大亮点是她对比赛主办方提供的汉译英文本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和翻译。这是总决赛最后环节中唯一能在较短的规定时间内完成译文的参赛选手。尽管译文不尽完善,甚至还有错漏之处,但王老师对翻译的执着和勇气值得赞赏。平心而论,这是一篇翻译起来有一定难度的汉语原文,不一定适合作为翻译本科专业三年级的教材。但是,考查参赛选手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一篇有一定难度的汉译英恐怕也是比赛主办方出题的初衷之一。很难想象只能依靠别人的译文来教翻译、或只能对别人的译文进行比较和评论、而自己却做不出译文的人会是一名合格的翻译教师。

每一节课都有具体的讲授内容,对于实践性很强的翻译专业课教学来说更需要教师本人具备翻译实践能力,在翻译过程中把握难点并掌握解决这些难点的方法,才能在讲授的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才能凸显出授课教师的翻译水平和教学水平。

此次说课的不足在于在翻译教学中对翻译理论的把握。教师在说课开始陈述“教学目的”时提出两点:一是“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purpose of the writer”,此处指“正确理解”“作者的目的”还是“作者的意图”?似乎表述不清。其实,做好翻译最重要的是“正确理解原文的意义”(the meaning of the text)。

说课中“教学目的”的第二点是“Deverbalization in Translation”。在后面的讲述中,老师多次用到这个术语,似乎成为这堂翻译课的理论主线,但在具体文本分析和翻译中并没有体现如何做到deverbalizaton。

其实这一术语是法国巴黎三大高级翻译学院释意派提出的口译理论,是解释口译过程的方法之一,对口译实践和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Deverbalization(脱离语言外壳)理论把口译的认知过程诠释为:理解(原文)—脱离原语言外壳—表达(译文),为的是在口译中摆脱原文结构上的束缚,能在口译较短时间内再现原文的意义。

有趣的是,Deverbalization的概念恰好与王老师在授课比赛时提到的“顺句驱动”的概念相对,前者要“摆脱原文的结构”,后者要“顺应原文的结构”,但殊途同归,目的都是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口头表达出原文的意义。

点评专家:平洪



  • 主讲人:王海若
  • 时长:12.5分钟
  • 来源:外教社 201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