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完了外教社杯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组为期三天的教学比赛之后,整个人是虚脱的。回想这几天的比赛和准备,感慨良多,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其他需要参加比赛的选手老师一些经验吧。
第一轮决赛
决赛形式为授课,采取28进10的赛制,前10名的参赛选手才能进入下一轮的说课环节,即全国总决赛。授课比赛的材料是提前准备好的,现场授课时有12名来自上外本科英语专业学生配合,授课结束后专家会从主题挖掘和课堂设计两个方面提问。
在第一轮中,我的准备不算充分,而且技术问题频出。首先是视频格式问题,应充分考虑视频格式是否适配比赛现场所提供的计算机软硬件条件,否则因为技术问题带来比赛的困扰会得不偿失;另外,我在视频切割方面也没有做好,例如片头和结尾的不必要部分完全可以切除。其次是教学目标的问题,事先制作的PPT中并没有提及,所以在授课环节中特意补充了。比如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练习边听边做笔记的技巧:第一步听取文章段落大意,第二用自己的系统和符号速记关键信息,第三必要的时候通过转述来概括信息。比赛时可以不做在PPT里,在授课中提及就好了。最后一点是关于课堂教学设计的顺序, 比赛中很多的老师都提及课后作业,但是作业一定要突出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对下节课的承接。
提问环节中最大的感触就是教授提问的内容会很灵活,所以不必要纠结回答的固定模式,没有固定模式才是最好的模式。
第二轮总决赛
在第二轮中,10名选手抽签决定出场顺序,看完2分多钟视频之后有30分钟时间为总决赛说课环节做准备。
感触是30分钟的准备时间是特别短的,所以最好的做法是把说课框架先列举好,然后往里面填写需要的知识点。因此,在30分钟的备课阶段,需要完整理解听力材料、分析文本结构、抽取需要填入模板的内容。另外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应力求清楚准确,在说课过程中可以通过T型表格的形式来讲述内容。T型表格上列举教学目标,切忌过于笼统,一定要紧扣主题,例如我选取的是:1)学习与eco-friendly home相关的单词;2)掌握与paraphrase相关词汇和句子;3)深入思考节省能源的思辨问题。此外,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参考名人名家的书籍作为理论基础。
在提问环节中,王教授的题目更加精细,居然是分析视频在介绍eco-friendly home时所采用的叙述结构,着实让人措手不及。同时教授的问题十分考验平时的积累,对于英语口语活动的问题也会很细化。
总结而言,我觉得这次比赛中感受最深刻的是要从其他优秀老师身上学习良好的教学方法,并勤加练习。例如在第一轮ppt设计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在观摩了众多教师的方法之后豁然开朗,及时进行了调整。第二就是不断地练习,20分钟授课的时间很短,平时练习10次之后,基本就做到节奏心中有数,最后看到几个时间点就知道自己节奏的快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