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代表广东省参加此次全国性的比赛,实为教学经历上的里程碑。感谢外教社搭建这样一个平台,感谢评委老师们精彩的提问和点评,感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朱东华主任和教研室张彦杰主任的全力支持和用心指导,感谢去年广东参赛选手陈海涛老师以及各位同窗好友的帮助。在此次盛事中,广东赛区还荣获了最佳组织奖,获得了一赛双赢的好成绩。
作为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我的工作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中尽可能多学知识并掌握学知识的方法,通过英语更多了解外面的世界,更好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一直以来,我都尽己所能地备好课、上好课,积极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水平、兴趣和目标的教学活动。
在备赛的两个月中,我几乎每天都在为之奋斗,这个过程可谓“痛并快乐着”。我研读了“外语教学网”微信公众号的“教学风采”栏目以及每年外教社出版的大赛相关书籍,分析了往届优秀获奖选手的现场授课和即兴说课,对比赛流程和评委风格进行了了解,积累了大量学习笔记。
在得知进入全国总决赛之后,我便将赛场上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罗列出来,虚心请教在去年国赛中荣获二等奖的陈海涛老师。陈老师经验丰富,对我的问题一一作了回答,对我进行了耐心的指导。离国赛还有两周时幵始网上选题,我所抽到的题目是全球PwC主席有关上海作为智慧城市之未来的一篇演讲。文章术语众多,语句复杂,信息量大。现场授课仅有20分钟,如何简洁、清晰地把教学重点完整、连贯地呈现出来是个考验。为此,我先对整篇文章的主线和背景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梳理,不放过任何一个单词,又与研究生同学和同事们讨论文章内容和教学思路,思学生所想,教学生所需,集思广益,反复推敲。然后进行全文翻译润色,不断修改课件和授课稿。最后,和学生进行教学演练,继续完善教学思路。特此感谢朱主任和张老师,二位在观摩演练之后提出很多宝贵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在两周的准备过程中,我侧重于全国决赛授课环节的准备,而对总决赛的说课环节有所忽略,因此在说课环节倍感压力,未能像在省赛中那样稳定、自如地发挥,略感遗憾。但人生就是惊喜与遗憾的交织,不是吗?
当前大学英语正面临着重要改革,其重要性被逐渐削弱。我想起在一次全国性的教学培训中,主讲人问了在场各位老师一个问题:“大学英语课堂最终能带给学生什么?”有些老师说“英语知识”,有些老师说“考试技巧”。我当时的想法是,让学生通过英语了解和学习国外先进的知识和技术,这与主讲老师的想法不谋而合——“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推行“一带一路”使我们国家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急迫,再高水平的翻译人员也无法替代专业技术人士去解决技术层面上的问题。这也是我在宝洁公司担任越洋培训翻译中的深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