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渔鈊

选手简介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教师,教授“综合英语” “英语语音” 等系列课程,获第15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英语专业组广东省特等奖、优秀青年教师奖。

专家点评

授课视频及点评

授课点评:大赛提出的“彰显专业优势,发展学科素养”主题在朱渔鈊老师的授课中得到了精彩的体现。她讲授的是英语综合课,同时根据单元主课文的话题“追求真理”,出色地展示了自身的语言学专业素养。 了解学生任务导向 第一部分,朱老师提纲挈领地概述了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等,并对单元的分布、课文之间的逻辑关联、教学用时等,都作了清晰的介绍。她特别描述了二年级学生潜在的问题,即注重学习字词,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背景,对文章中的相关概念理解不深(视频1'30~1'38)。 进入教学环节后,朱老师运用任务导向的教学理论,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活动。第一项活动是让学生指出三个句子中和true有关的近义词的含义,然后在课件中凸显了三个近义词—— real、honest、authentic。 语言学专业视角 第二项活动从词汇来到句子,谈到了命题本身的真实性。这里朱老师引述了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等人的语言哲学观点,引导学生探究命题真实性这一语义领域。她还运用了莱考夫(George Lakoff)和约翰森(Mark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该理论为理解隐喻的本质和功能提供了有益视角,揭示了隐喻与认知的密切关系。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朱老师把隐喻认知融入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特别是拓展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在布置的课后思考中,朱老师聚焦“知识能否被证伪”“知识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等语言哲学问题。建议课后思考题可将对“追求真理”的理解从语义思辨的知识论本体拓展到践行真理的英雄人物和事迹等,引导学生发掘“追求真理”这一主题的思政教育内涵。点评专家:李战子

说课视频及点评

说课点评:作为这次大赛适应智能时代教学语境的全新创意,教师说课的主要任务包括对人工智能生成的教学计划作出评价,并且给出自己个性的计划安排。朱渔鈊老师游刃有余地完成了这一任务。 教学理念丰富 朱老师首先肯定了这份智能教学计划的全面性。她用了general和comprehensive两个貌似近义的评价词,其实这是一个模棱两可的评价,既说明AI设计非常周全,又批评了它过于百搭。因此朱老师在论述 AI教学计划的优点和缺点时,都谈到了general,这和她谈到的其他三个缺点有很多共同之处,比如个性化不足,没有强调针对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案,以及没有体现教师的个人风格。 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朱老师谈到活动过于单一。一个小失误是这里她说的unified没有达意,应该是活动过于单调或者说没有分层次。 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上,朱老师提出AI方案只提供了写作练习,而没有提供其他类别的思考题,例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价以及学生互评等。看得出年轻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理念,也拥有更多基于情境和具体教学对象的选项。 因此,在教师修订的教学计划中,她谈到应细化对学生的描述,指出学生具体是哪个年级的、英语水平如何等等,而这些都是一份“万能”的AI教学设计无法细化到位的。 引入话语分析 在教学目标方面,朱老师对AI的设计也不尽满意,比如AI没有特别强调语言能力,而这其实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主旨。她还提出可以引入语言学的批评话语分析。 总之,朱老师的说课比较完美地完成了评价任务,对于授课文本的整体教学设计讲述清晰,提出了教学目标和实现措施,关联密切,逻辑性强,并有意识地融入了语言学话语分析的专业知识。可以说她在这一环节表现优秀。点评专家:李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