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淼

选手简介

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副教授、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文学博士,曾获陕西省第三届高校课堂创新大赛一等奖(2020)。主持校级教改、信息化课程和陕西省教育厅科研等项目,参与省教改及国家社科项目,参编教材1部,在国内外发表中、英文论文数篇。

参赛感言

第十二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是“命运多舛”却意义非凡的一次比赛;既是全国最优秀英语教师的一场“巅峰对决”,也是“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难忘旅程。从2021年底开始备赛,几经波折,到最后顺利在线上参赛,整个过程中团队所有老师的不吝赐教和良好心态,技术人员的专业态度和应变能力,大赛组织者的智慧和耐心都让我印象深刻,受益良多。

我抽到的比赛授课单元课文为“Gratitude”,内容涉及语言、文化、认知等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抽到教学材料后,我跟团队成员一起分析了教学内容,并研究了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本身较为简单,对学生而言整体挑战度不高。然而,这恰恰是教学设计的难点之所在。要将有较高挑战度的课文讲授清楚需要化繁为简的专业能力,而要将相对简单的内容设计讲授精彩则更考验教师的创新和启发学生的能力。经过讨论,我确定了教学思路:以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为指导,以文本为载体,采用在陕西省第三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研发并应用的“多元参与教学法”(Dynamic Participatory Teaching Approach),在课堂互动中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机能,尤其强调视觉智能(对图片和画面的抽象解读能力)、语言逻辑智能(对文本和图画的阐释与分析能力)和身体智能(通过表演调动身体动能,展示所学所思)在课堂活动中的应用,并透过跨文化交流小故事的解读,提升学生共情能力,得出彼此尊重、理解才能促成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在备赛和比赛时,同各位选手一样,我遇到了许多环境、技术的限制。决赛时,我在一切就绪时发现在上海的评委专家听不到我的声音,这极大地挑战了我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养。当时心里有一个声音说:必须冷静专业地讲好这一堂课,要慌乱崩溃等比赛结束再说。现场的学生,线上观赛的领导跟同事都为我捏了一把汗。经过技术人员的调试,我终于顺利完成了授课比赛。我知道自己背后有许多默默支持我、为我呐喊助威的家人、朋友、同事。此次我跟团队获得的殊荣也有他们的一份。再次深谢帮我踏上“巅峰”的各位!

专家点评

授课视频及点评

授课点评:苗淼老师的语言基本功很扎实,对授课文本的理解准确,口头表达清楚、流利,课堂教学语言运用得当。教学设计对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综合课程的目的和定位的认识比较准确。教学设计思路清晰,能尽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尝试使用新的教学方法。课堂上能与学生互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生活动。苗老师用一个金字塔来展示教材单元的三篇课文的关系:课文A聚焦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包括词汇、阅读和写作,为课文B的学习打下基础;课文B的主要学习目的是就“感恩”这个话题形成共鸣,培养分析能力;课文C的语言难度不高,重点是概念和逻辑。这种从整体角度理解和把握单元内容的思路和做法值得肯定,但是要注意单元内容理解的准确性。金字塔示意图通常表示从低到高、从基础到高端的过程。教材中的课文A和B以及课文后的活动和练习都比较相似,是重点学习内容,包括主题内容学习、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训练。课文C应该是拓展学习内容,尤其是从跨文化的角度进一步思考课文A和B涉及的“感恩”话题。所以,课文C并不是像金字塔顶端那样,是最高层级的学习。苗老师介绍本节展示课的教学过程(teaching process)时提到,这节课有四项活动:Images of Gratitude、Group-Work and Further Analysis、Gratitude Relay Game、Extension and Review。首先,如果介绍教学过程,应该使用动词短语或句子。但Images of Gratitude是一个纯粹的名词短语,不反映任何动作或过程。其次,设计教学过程时要结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教材中的课文C A Culture of Gratitude,其主要内容是中国人如何表达感恩。苗老师介绍的四项活动都未涉及课文的内容。本节课的第一环节是导入,苗老师呈现两幅图片,让学生讨论两者的异同: “What do these images have in common? How are they different?” 根据学生的发言,第一幅图表示向助人者表达外露的感恩(outward emotion),第二幅图表示得到别人的帮助后内心的感恩。之后教师给予反馈,认同学生的发言。这个导入环节有几点值得思考:(1)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相交,组成心的形状,通常用来表达爱意和崇拜,并不表示感恩;(2)苗老师反馈时提到,第二幅图(双手交叉放在胸前)表示reception of gratitude。但是reception of gratitude的意思应该是接受感恩,而不是表达感恩;(3)这个环节与后面的活动脱节,且与课文C的主题关系不够紧密。本节展示课的第二个环节是Group Work: Comparison / Contrast Signal Words。该环节主要学习表示比较或对比的词语,并学习如何运用这些词语进行表达。苗老师在介绍单元教师设计时提到,学习课文A主要是打下语言基础,课文C的学习重点是概念和逻辑。但这节课并未讨论课文C涉及的概念和逻辑。之后,苗老师还组织学生做了Gratitude Relay Game,还是没有讨论课文C的内容,而是练习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如何表达感恩。通常情况下,基于语篇开展的教学活动,首先应该引导学生理解语篇的内容,进而过渡到阐释和评价语篇内容,最后对语篇内容做出反应。教材为课文C设计的第一活动就是让学生判断,他们是否同意作者关于中国人如何表达感恩的观点。这是一个很好的读后讨论活动,遗憾的是苗老师未采用该活动。点评专家:程晓堂

说课视频及点评

说课点评:总体来看,苗淼老师对授课文本“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的理解和把握都比较准确,设置的教学目标与文本的主题和内容以及授课对象都有较好的契合度。说课思路清楚,表达流畅、自如。从苗老师介绍的拟开展的教学活动来看,有几点值得借鉴。第一,在阅读和讨论课文之前,苗老师计划请学生说一说这篇文章的目标读者对象是什么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或能读懂英语的人)。由于并非所有学生都了解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所以有必要让学生先猜一猜文章(《中国人的精神》中的一篇)的目标读者和写作目的(用英文向西方人介绍和宣传中国的文化和精神)。了解文章的写作目的和目标读者对象,有利于全面、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第二,为了引入本课的主题,苗老师请学生讨论gentle、gentleness和gentlemen的含义,并以此为基础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他们认为真正的中国精神(real Chinese character)是什么。这可以为后面学习和理解辜鸿铭对中国精神的定义做铺垫,因为文章反复提到gentle和gentleness这两个词。第三,在结尾阶段,苗老师引导学生对这篇文章做出反应(Students will be asked to respond to the paper in general and the ideas expressed.)。其实,任何阅读活动都应该包括对所读内容做出反应的环节(respond to the text)。阅读不能只停留在理解文章写了什么,而是要读有所思、读有所想,否则阅读就失去意义了。针对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这篇文章,尤其要引导学生做出反应。因为辜鸿铭写这篇文章的时间已经很久远,而且是在国外以外国人为读者对象写的,文章对中国精神的界定和阐释与当今的中国精神是否契合,是值得思考和讨论的问题。美中不足的是,苗老师对整个教学过程介绍得不够清晰,没有较为清晰地介绍针对这篇课文计划开展哪些主要教学活动,尤其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另外,选手在解读文章内容和结构时,未清晰地说明文章最后四段与文章前面段落的关系。选手将最后四段分别提到的Chinese language、good memories、politeness和exactness理解为four components of leading a life of the heart。这一解读可能不够准确。文章倒数第5段的末尾提到:“Let us see whether with this clue that the Chinese people live a life of the heart we can explain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we see in the actual life of the Chinese people.”,也就是说,作者希望基于“the Chinese people live a life of the heart.”这一认识来解释中国人实际生活的一些特征。点评专家:程晓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