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第十一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全国总决赛已经结束。我很侥幸,也很荣幸地获得了总决赛特等奖。回首这一年的备赛与比赛历程,感慨颇多。
“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早在2010年创设,目前已经成功举办十一届。其实在2013年,我就曾经参加过“外教社杯”外语教学大赛。那一年,我自认为对英语口语很有信心,但是却在现场授课环节与学生互动时出现了问题。那一次比赛留下的遗憾,不仅是一次宝贵的经历,也让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时隔八年,在领导的鼓励下,我再次报名参加了2020年的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与八年前相比,我准备得更加充分了,不再一味地依靠自己的口语能力,而是更加注重教学活动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我首先思考的便是如何在现场授课环节中与学生有效互动。尽管是授课比赛,但是我们的课堂仍然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在授课现场,由于学生们和授课教师并不熟悉,也因为比赛现场的氛围,教师与学生都难免有些紧张情绪。于是,设计的教学活动不仅要合理科学,难度适中,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一旦学生在课堂中张开了口,克服了焦虑,就更容易融入课堂。其次,授课环节的选择与教学时间的分配也是一大难题。根据大赛要求,我们需要从指定的授课单元中选取一个教学环节进行展示。那么,应该选择哪一部分在授课现场展示呢?在本次国赛中,我抽取到了Future的授课文本。在阅读了整个单元后,我试图分析单元目标以及各模块与整个单元的内在关系。然后,我开始思考学生们在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在课堂中会如何解决。最后,我们也需要考虑整个教学环节所需要的授课时间。如果不能在授课时间里完成教学,抑或是教学环节的授课时间过短,都会影响现场授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