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薇

选手简介

罗薇,广西南宁人,硕士学位,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2006年毕业于广西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03年获广西首届电视翻译大赛一等奖,2005年获南宁市青年英语大赛二等奖。任教以来多次获校“优秀班主任”称号。2009年赴美国蒙特雷国际翻译学院学习,曾任泛北部湾市长论坛和中国东盟传统医学论坛同声翻译及多项重要活动的交替翻译。

参赛感言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能代表学校参加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这样一个全国至高水平的教学大赛,我感到十分的荣幸和难忘。从广西赛区到全国决赛,再晋级全国总决赛,一路走来历尽艰苦,但终于苦尽甘来,获得了全国三等奖。收获奖杯,更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总结。

总结一:众人拾柴火焰高。教学不是孤立的,好的教师需要不断地自我总结,更需要与其他教师相互学习。我们大学英语部是一个很棒的教学团队,充分发挥了一人参赛,人人参与的团队精神。从PPT制作,到听课点评,各人思路不同,亮点不断。让我不禁感慨:要上好一堂课真不容易!虽然站在赛场上的只有我一个人,但是我是团队智慧的结晶。比赛需要团队,平时的教学更是如此。因此注重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所在。

总结二:建立以学生为主的课堂。作为一名80后的年轻教师,我非常注重培养与学生之间亦师亦友的关系。不难发现,现在许多80、90后大学生都比较自我,讲究个性化。正所谓“成也个性化,败也个性化”。好的学生会极富创造力,差的学生则表现为对外来建议和指导的抗拒和否定。教学于是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要建立以学生为主的课堂,一方面要肯定学生,多点赞扬少点批评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英语的自信。而教师语气上多些征求的口吻,少些命令式更能让学生接受自己。另一方面是要转变教师角色。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应该以学生能学多少为主而不是以教师能教多少来衡量。许多老师往往只顾灌输知识,忽略了学生接受能力、互动能力还有创造力。一节课下来貌似教了很多,事实上学生学到的却很少,有点一厢情愿的味道。要真正地让学生学到东西,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而不是统治者的角色,通过教学活动各环节的设置,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引导学生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最后到培养辩证思维能力,这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水平。

总结三:课件制作也是关键。课堂各环节是否能很好实现,是否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都离不开一个好的课件。生动的课件首先要图文并茂。图片、视频和音频是最直观最生动的,往往能在瞬间抓住学生注意力,选对了材料会使教学事半功倍。文字应当简洁明了,具有概括性。在比赛过程中我发现有些老师的课件文字过多,致使学生专注看文字忽略了老师精彩的讲课,顾此失彼,或过度依赖文字,不动脑筋思考,都影响了整个教学的效果。简单而具有概括性的文字既能使学生对老师要进行的课堂环节一目了然,也有利于鼓励学生去思考,一举两得。

以上是我参加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的一点心得体会。非常感谢主办方给我们年轻教师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希望大赛常办常新,越办越好!

专家点评

授课视频及点评

授课点评:该选手的这一堂课,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的内容。选手的语言基本功较好,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课堂用语规范清晰。电子课件制作得简明、清晰,色彩适中,文字简练。选手确定的本课的重点是比较与对比,她很好地利用了电子课件,把中、美之间在教育中的不同观点和做法非常清楚地显示出来,使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课文的重点。授课中师生间有一定的互动,选手在授课时显得自然、随和,对学生有亲和力,学生能被老师所讲的内容吸引。选手在授课时比较关注学生的反应。这一堂课还有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1) 开始的那段录像及相应的练习用了4分30秒,加上前面介绍本堂课的目的等,共用了6分钟,占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使人感觉有点“头重脚轻”。(2) 选手将这堂课的目标定为让学生掌握:a)课文的主要观点;b)比较与对比;c)教育词汇;但第三点在授课中基本没有专门涉及。选手对课文作者的观点的理解也不一定准确,比如作者对中国人手把手教儿童的态度,最多只能算中立,不能算支持。(3) 这堂课的重点似乎是比较与对比,选手在开始上课时也给学生讲了“We are going to learn some skills of comparison and contrast.”,但选手只是呈现了几个比较与对比的例子,并未能对比较与对比的基本技巧进行归纳整理,而作业又要学生练习比较与对比,学生没有足够的输入,写出来的东西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4) 选手对课文本身的挖掘还很不够,对课文的难点,特别是一些语言点,完全没有涉及。对题目的理解也有待深入。(5) 课堂练习还可更多样化一些,如学生对话、翻译、角色扮演等。(6) 选手在授课中一共使用了7次“Can you please...“,但其中有3次都说成了”Can't you please...“。点评专家:李力教授该选手比赛选用的课文是 Unit 1 Text A: Learning, Chinese-style。选手围绕“学习风格”的主题和“对比—比较”的交际功能,通过一个视频短片(保姆与母亲对孩子教育时所采用的不同方式,呈现出不同的教育理念、文化差异、实际效果)引出课堂主题,辅以词汇、听力、口语等练习,环环相扣,能够始终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选手对整个教学进行了认真、有效的设计,对课文资源、网络资源、音视频资源等都作了精心的选择和优化组合,致使课文内容、价值理念、文化内涵结合显得非常自然与合理,充分体现出了立体式教材及立体式教学方法的强大优势。通常说来,立体式教材是一种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信息技术实践的新型教材系统。它的主要特点在于:以多媒体、多模态、多介质方式来存储和呈现教学资源;以一体化、系统化策略来设计教学内容;以多元化、互动式方法来实现教学过程。最终目标是形成教学能力,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该选手正是做到了这一点,同时也体现了选手较高的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她不仅能制作图文并茂、布局合理而美观的PPT(音频、视频与图片),而且还能恰到好处地借助PPT演示、视频及实物道具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使文化对比、内容讲解、语言操练等教学情节进行得流畅而连贯。此外,该选手英语表达流利、准确、清楚,过程中时常有意控制语速,以便适应学生的水平,充分体现了选手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选手以 give me a smile 开始成功营造了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最后又以 give me a smile 结束,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一气呵成的感觉,美妙、自然、令人回味。不足之处:课堂中进行了一定的互动,但学生响应不够积极,建议设法引导学生积极表达、参与。点评专家:陈坚林教授

说课视频及点评

说课点评:说课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教材,理清思路,以便设计出合理的教案。选手在说课中思路比较清晰,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都设计了教学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选手设计的教学活动目的很明确,即让学生了解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差异,通过对比较与对比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选手设计的听、读、看的输入量是足够的,而且还有小组讨论等输出性的活动。这些都说明该选手已有较多的教学经验,并能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说课最重要的应是在认真理解分析教学材料的基础上确定本课的难点与重点,然后再决定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来解决难点和重点。从选手说课中,特别是在回答问题中可以看出,选手对教学材料的题目及内容的理解上,还有些欠缺,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也就显得没有抓住重点和难点,显得有些无的放矢,有些笼统、空洞。点评专家:李力教授该选手的说课表现可概括为自信、流畅、清晰。自信反映在选手的说课风格上,表情自然、语速适中、手势得体、胸有成竹。流畅体现在选手的语言表达上,语音纯正,词汇丰富,表达连贯、阐述简明,回答问题较有条理。清晰显示在选手的课堂设计上,思路清晰,富有逻辑顺序,如在了解教学对象的基础上,课堂设计为:a)播放视频引出文化差异,给出相关词汇,引导学生讨论和表达感想,练习“比较--对比”的语言;b)语言输入:通过听和读,带领学生熟悉课文内容;c)分析文章的过程中穿插口语练习(小组讨论、个人观点表达等);d)就“全球化”主题进行写作练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整个过程听上去连贯、清晰、可操作。课前通过调查了解教学对象(主要是90后),从而使教学活动更适应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语言水平,值得提倡。点评专家:陈坚林教授

授课PP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