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上曾学习韩愈的《师说》,记得最牢的是篇首的一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当时只稀里糊涂地理解为老师大抵是为学生解答疑惑的。后来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曾不止一次地站立在学校小南门附近的石碑前仰望镌刻在上面由启功先生题写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反复地问自己,究竟什么样的老师可以经得住这八个字的考验。
如今已是踏上讲台的第四个年头了,回首过往的三年,并未感受到丝毫所谓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环和异于常人之处,体味到的只有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宽慰和快乐。我理想中的课堂是一个没有讲台、没有评判、没有权威,充满了启发、问题和思辨的场所。然而我所面对的大学生们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似乎都更习惯于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因此我备课时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思考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比如尽可能选择社会热点或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运用丰富的图片、视频等视听材料,设计谜语、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中。例如一节关于地球环境恶化的听说课中有一段对北京沙尘暴的新闻报道,大部分老师只把这段材料当作听力理解练习来处理,我则把它当作背景材料,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模拟召开一场政府环境部门就北京今春沙尘暴情况的新闻发布会。结果学生们讨论的热火朝天,发布会的过程中唇枪舌战,“记者们”的提问犀利刁钻,“官员们”的回应有理有据,整个课堂我成了一个嗔目结舌的看客。
三年的时间太短暂了,离“桃李满天下”的境界短到可以忽略不计。然而我惊喜地发现有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太过浓厚以致放弃了自己原本的专业决定报考英语硕士,有一名自考的学生由最初只识26个字母到两年后顺利通过四级考试并开始准备雅思。"These are the real reasons I teach, these people who grow and change in front of me." (quoted from "Why I Teach" by Peter G. Beidler)
我参加这次教学大赛只是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无知者无畏”的勇劲,最想感谢的是在现场给我们做配合的学生们,他们的耐心诚挚、机智变通、笑靥如花让战战兢兢的我顺利地走完了全程。他们才是无名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