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智勇

选手简介

郭智勇,祖籍山西省原平市,硕士。2000年开始在太原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任教至今。2002–2004年度获太原重型机械学院(现太原科技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 2004年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十佳青年教师”,2008年“外研社杯”首届山西省英语翻译竞赛二等奖,2009年度山西省本科院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文科一等奖,2009年被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记个人一等功一次,2010年全国口译大赛山西赛区一等奖指导教师,2012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决赛二等奖指导教师。

参赛感言

参加过的教学大赛已有很多,这次却有些不同。首先它是国家级别的比赛,其次又是一次英语专业教师的大赛,我尤为看重。下边把整个参赛经过介绍一下,希望对今后的参赛选手有所帮助。

2012年9月,我校外国语学院院长刘晓虹教授通知我参加山西省决赛。省里决赛对讲课内容未作具体限制。我个人认为这样做更符合英语专业的教学特点。比赛中选手们的授课内容丰富,各显特色,精读、写作、翻译、口译和文化等课程都有涉及。我选择的是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我以时间为序,对当时的史实进行横向对比,并总结了这段历史带来的经验教训,夹叙夹议。顺利进入第二环节的即兴授课部分,并最终成功胜出,获得了代表山西省参加全国决赛的资格。

全国决赛的授课题目是提前两周通过网上抽签决定的,我抽中的题目是“Is Everybody Happy?”(其实我认为还是用原文的题目“What Is Happiness?”更为贴切)。这篇文章共1200词,难度中等。因为文章带有说教口吻,起初我并不喜欢。但细读几遍后发觉作者逻辑缜密、过渡自然,是帮助学生熟悉西方逻辑推理的一篇好范例。这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和养成可能比学习几个单词或句子更有长远的影响。为了帮助学生更简便、更清晰地了解全文结构,也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习惯,我把对文章的理解归纳为对五个层层推进的问题的回答。20分钟的授课时间内授课者无法涉及所有的重点词汇、难句和语法难点,因此我只选了自认为必须拿出来一讲的双关语“You Auto Buy”并加以延伸阐述。与学生互动交流时我选择和其他选手不同的方式,将学生请上了讲台。我想传递给学生和评委两个信息:一、站在这里不容易;二、谁都有权站在这里。

最后我想谈的是,短短2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一篇文章的讲解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经常问自己,如果是一篇1200字的中文文章,我会选择在20分钟内教外国人什么呢?因此,选手如何设计课堂教学内容、评委如何评判,我认为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希望今后大赛在这方面加以改进。

专家点评

授课视频及点评

授课点评郭智勇老师的语言基本功扎实,他的语音基础很好,表述很流畅,也很有自信。他在授课中引入了不少名人名言,展示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广博的知识。对课文内容的讲解比较系统、全面,整个授课过程能兼顾前后内容,但是对语言点的讲解比较少。在授课起始部分对本堂课的框架简介缺乏预示性,仅为Lead-in、Theme、Structure of the text、Language focus (pun);这些引导词并没有显示出实质性的内容。就PPT制作而言,郭老师设计的版面规规矩矩,也具备了系统性的特点,但是有些字体和版面的设置稍嫌拥挤,如“Theme”和“He vs. She”这两页。导入部分形式多样,有中外名言、图片和录像截图等。这个话题其实很适合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也是他们练习口语、书面语的很好机会,但是教师并没有让他们提前准备一些相关的内容作为课堂展示。在课文理解阶段,教师设计了“Match-up Questions”环节,让学生快速理解文中各人对“快乐”的阐释;继而引出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主题。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分析文章结构也表明教师精心准备了此次授课。对“双关”这一修辞方法的阐释比较好,不仅有定义,也给出了一些有趣的例句。在授课的最后阶段,任务布置得比较详细,并非笼统地提出一个讨论的话题,而是让大家先观看一段演讲,然后写一篇300字的练笔。从总体上看,郭老师的授课有点儿像演讲,或者说更接近舞台剧的风格。整节课基本上由教师从头讲到尾,没有互动,也没有讨论。虽然在开始阶段有两位学生上台就“the happiest thing”发言,但是教师没有进行任何评价,也没有和她们进行对话。在分析课文结构时,也是由教师分配好每一部分的段落,学生没有机会表达他们的想法。诚然,教师在开篇阶段曾强调课堂中最重要的是学生。然而,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的亲和力似嫌不够,和学生之间有距离感。教师的语言基础固然不错,但是在语用方面有待完善。例如,他很少采取“Would you please …”这样的用语,并多次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忘记称谢;请学生回座位时,仅仅说了“Sit, sit”,也没有诸如please这样的礼貌用语。点评专家:殷企平教授参赛选手的语音语调正确,语言流畅、自然、清晰,对语言有较强的驾驭能力。从教学中可以看出参赛选手是做了精心准备的,对文本的理解基本正确,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自然,内容丰富。参赛选手能把学生的幸福观和文本中诸多名人的幸福观加以联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幸福的含义,这值得肯定。在回答评委的提问时,评委问到为何在教学安排上首先是探讨课文的主题。这并不表明评委认为这种处理方法不对,但参赛选手给出的理由却不太有说服力。在参赛选手回答评委的关于课文中最后一句话的语法结构的问题时,已可以看出参赛选手并未能完全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在教学时,参赛选手也并未把这句话的意思解释清楚。教师尚且如此,学生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在学生尚未完全理解课文的关键句子的基础上就去讨论主题,就显得太仓促了一些。在处理语言问题时,参赛选手用了3分钟的时间讲解“双关”,这固然有趣,但双关在这篇课文里并不是一个突出的特色。而且,参赛选手在讲解时,对“Seven days without water makes one weak”这句的双关只讲了weak,而实际上one也是双关的。还有一处涉及语言的地方,是在参赛选手谈到作者使用了we、our、she、her,认为作者“tries to push women away”,这过于牵强。在这篇课文里,we、our 并不特指男性世界,因此使用she、her也就很自然了,并没有什么political correctness的问题。参赛选手要求学生“When you write you抎 better be political[ly] correct”,就更没必要了。点评专家:李力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