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晶

选手简介

吴晶,籍贯四川江油,文学博士。自2011年起任教于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讲课程包括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戏剧、美国文学、西方文论。曾获四川大学与美国加州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资助赴美留学。

参赛感言

在大赛征程中,我收获了很多,经历了成长。

在感激中前进
我之前没有参加过类似的比赛。当副院长薛金强老师提出推荐我去分赛区参加比赛时,我任性地拒绝了。薛老师没有放弃我。在他的鼓励与信任中,我重新鼓起勇气。从选材、做课件、试讲,每一个细微的环节,都是在领导、同事的指导与学生的帮助下完成的。王文院长教导我:“讲课不是背书,应突出教学重点、注意语速节奏”;薛老师认真地帮我修改课件的每一个字眼;郭张娜老师、马兰老师、崔琳老师、樊静老师耐心地听我试讲,给我建议;曹春阳老师帮我剪辑视频;学生建议我:“老师,你讲课的时候手不要挥得太快。”分赛区比赛结束后,薛老师继续鼓励我:“放轻松,拿出你的实力去上海。”感激成为我这次比赛的原动力,为我开启自我改变的大门。

在改变中认识自我
我抽到的决赛讲课材料是“The Art of Slow Reading”。这篇材料节选自英国年轻博客作家的文章,充满了现代气息,揭示了当代生活中因特网、阅读、文本、超文本、后现代之间的矛盾与关联。我尝试抛开传统的语法、词汇、修辞的立体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从“对话”的阅读视角思考后现代各种元素的和谐与人的主导性回归的文化主题。这次的尝试,得到了赛友们的赞同,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在注重思维开拓的同时忽略了综合英语基础教学重心。在现场掌控力与时间安排上也显出了弱势。李力教授给我提出的建议十分可贵:对文章中别致的语言元素的分析可以完善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长达三小时的笔试也成为我们刻骨铭心的记忆 。这是一场语言、教学与写作实力的较量之战,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专业教师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应重视英语语言知识的构建,并拥有学无止境的科研精神。

大赛云集了祖国各地英语专业教学精英们,大家的语言基本功、艺术表现力、教学理论融通力如礼炮般震撼激励着我。感谢大赛为我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感谢大赛帮助我成长!

专家点评

授课视频及点评

授课点评授课教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fast”fetishes和“slow”slogans来介绍课文的背景,进而引出slow reading,效果较好。背景介绍后,授课教师即说明了该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步骤,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让学生上课一开始就知道这堂课的内容要点及步骤,这一做法值得充分肯定。导入课文后,教师对第1至第4段的内容作了介绍;然后过渡到该课的重点部分,即课文的第5至8段“What is slow reading?”和课文第9至第12段“How to read slowly?”的讲解,采用了两个不同的方法;最后教师做了总结。课堂环节层次清晰,安排较合理、课堂结构完整、过渡较自然,教学方法选择恰当。课件设计能紧扣教学要点,图片、文字使用得当且较活泼生动。教师教态自然、热情大方、端庄从容、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体现出较好的教师素质和较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其语言较为准确流畅、驾驭课堂的能力较强。其可以改进之处包括:1)授课教师所设置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如下三种阅读能力:dynamic reading、diverse thinking和distinct writing,但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似乎没有很好地体现,该课结束时也很难判断是否达到了这一目标。这也说明这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过于宽泛。2)该课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活动的时间较少,而该课用时16分45秒,如果安排更多的学生活动来替代教师的讲授,则效果会更好。3)在Lead-in环节做的survey采用multiple choice 的形式不是太合适,一是提供的选项很难穷尽学生阅读的对象和方法,二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4)教师花将近三分钟时间去解释“dialogue”这一概念似乎没有必要,而对课文的分析采用“dialogue”这一概念似乎也有点牵强。5)PPT 给课文第12段所配的图片不合适,有可能误导读者。课后的作业与课堂内容的关系不够密切。点评专家:洪岗教授这堂课设计得很巧妙,很有新意。一开始吴老师通过fast引出slow,非常自然,也非常切题。吴老师试图把“dialogue”作为整个课文的核心词语,在这个概念的观照下,安排教学活动。不过,为什么要用dialogue? 难道fast reading 就不涉及dialogue? 任何reading不可能不涉及人与文本的对话或者人与作者的对话。为什么说slow reading凸显的是dialogue,而fast reading却没有,这是需要好好解释的。吴老师在阐述时用的术语太多了,如在讨论idea of dialogue时,孔子、苏格拉底、巴赫金等一并搬出。但这些学者所谓的“对话”观念并不相同,既然提了,就有义务要把它们说清楚。吴老师列举了各种对话类型,为什么要举这么多类型?目的何在?这么多的内容,那么细微的差异,不解释学生能理解么?除了这些术语以外,吴老师在介绍教学目的时,还用了dynamic reading、 distinct writing、diverse thinking等术语。学生能理解么?这些和slow reading 又有什么关系?和对话又有什么关系?老师还引入了sharing、equality、spirit of equality、democracy、harmony、humanism等概念。这些词语怎么理解?和课文又有什么关系?老师语焉不详。教学需要一定的理论,但这些理论对具体的教学有帮助么?引用了理论之后是否能提升教学效率?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吴老师的课堂活动设计得很好,有学生读书习惯的调查,有分组讨论。但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没有好好做出点评。学生有回答喜欢看小说,网上阅读等,这与slow reading并不一定冲突。老师却不加任何评论。在要求学生用英语paraphrase “dialogue” 这个单词,有同学说 discussion、conversation、communication、还有学生说了snow-storm (brainstorm),这些词语和dialogue有什么不同?与孔子、苏格拉底、巴赫金等所主张的“对话”有不同么?教师也没有评论和回复。教师提到了debate,为什么说debate?它和dialogue又有什么相同之处?老师借助debate引出了spirit of equality、democracy、harmony, 甚至humanism等概念。问题是dialogue和debate一定与这些概念有关? 为什么要引入humanism?教师对课文的解释有些牵强,她试图把所有的解释都纳入dialogue这个框架中。不仅她的解释是如此,她甚至迫使学生对课文做小结也根据这个概念。教师可以陶醉于某种解释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分享她的解释,但教师的任务是活跃而不是固化学生的思路。点评专家:曲卫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