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斌峰

选手简介

陈斌峰,福建霞浦人,2012年毕业于福州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同年9月起任教于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外国语系,承担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英语国家概况、跨文化交际等课程的教学。2012年获得第三届“外教社杯”全国外语教学大赛(英语专业组)福建赛区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外研社杯”、“21世纪杯”等英语演讲赛并获奖。

参赛感言

这是我正式踏上高校教师岗位的第一个年头,准确地说,只是第三个月。从来没有比现在更深切地感受到“教学相长”的道理。是大赛给了我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让我对英语教学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英语教学中最难的恐怕就是与学生的互动了。在我的平时课堂教学中,比较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几个月的备赛经历让我明白了互动实质上是一个动态的、双向的过程。互动不是简单地抛出问题与解答问题——那只是问答。互动应该是教师有针对性地抛出问题,引导学生分享答案,继而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反馈并依此循环的过程。互动是一种从简单到复杂的意义建构的过程,是交流信息、表达情感的有效途径。本次大赛中许多优秀选手给人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师生互动明显。

互动是教学相长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创新意
识,也使教师更接近问题的实质,知识得以巩固,兴趣得以激发,情感得以升华。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一直也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难题。长期以来英语教学更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但是在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关注不够。对此,参赛时我花了很多时间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方面,我采取了“以图增疑”的方式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做到以图说文但又以图增疑;另一方面,增设“课外研究”的环节,给学生相关网站等资源,引导学生拓展所学知识。这种在大赛中培养起来的对创新意识的重视,也让我的实际英语教学得到了良好效果。在我的英语国家概况课程上,我激发学生分组做值日生报告。每组学生分工合作,形式不限,内容是英语国家时事报道。有的学生自制DV、动画,以新闻报道等形式把英语学习、知识输入和其他综合技能得以很好的展示,突破了以往单调的演说汇报形式,较好地体现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赛教会我的还不止这些。感谢在比赛中给予我所有支持和帮助的人们,包括我最可爱的学生们,是你们给了我灵感,让我在教学的道路上继续学习、前进。感谢大赛,让我认识了许多优秀的英语专业教师,切磋教学,博采众长!

专家点评

授课视频及点评

授课点评陈斌峰老师语言流畅,教态自然、亲切,教学思路清晰。该课由Before-reading、While-reading、After-reading三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很有亮点,各部分间的衔接也相当自然。第一部分陈斌峰老师从题目切入,通过解释关键词 crime 和compassion引出mercy killing和euthanasia。他对关键词语的解释到位,通过对题目的解读也自然地引出了课文的主题。陈老师又从作者的职业出发,根据护士职业操守引出其所作所为与compassion的内在冲突。略显遗憾的是,我们还可以通过同义词或近义词的替换来增加讨论的深度,并通过替换训练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如:可以用sin来换crime。在这一部分主要不足是互动相对薄弱。如陈老师等不及学生回答他的提问就匆忙说出:Yes, I believe you are confused。他指出这里是oxymoron,可他也没有进一步解释该修辞格,甚至都没有将该词写在白板上。既然引导学生对修辞手段进行思考,那就有必要指出该使用修辞格在这里所能取得的修辞效果。陈老师在拓展学生知识面方面很有想法,如引入Hippocratic oath:“I will apply dietetic measures for the benefit of the sick according to my ability and judgment; I will keep them from harm and injustice.”不过,他对oath中一些对学生来说有理解障碍的部分没有解释,这样就影响了拓展部分的实际教学效果,如什么是“dietetic measures”。在第二部分,陈老师很好抓住了该部分的一些句子难点,如课文的第一句话“God help patients who get you for a nurse”。他在解释之后,还能帮助同学正确朗读该句子,这很好。遗憾的是以后的课文讲解成了内容复述。许多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一略而过了,如:fatted calf 的典故,200-strong里的strong的用法,the whole scheme of things 中的scheme,a haggard、beaten lady中的beaten等。课文有些生动描写Mac病情恶化的表达方式也没有好好讨论,如,“to see him lose his youth, his wit, his macho, his hair, his bowel and bladder control, his sense of taste and smell, and his ability to do the slightest thing for himself.”阅读课的宗旨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了解对象国的有关文化议题,更重要的是对课文所涉及的语言点有所把握。如何处理具体的语言点的教学问题是这次比赛反映出的一个很大的问题。After reading留给学生的问题并不是课文的主题:“Do we have the right to die?”课文讨论的是护士或者其他人是否有权出于关爱终结人的生命,而不是病人自己是否有这个选择权。陈老师布置的作业对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思辨能力有很大帮助,而且他在布置时很能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他推荐的电影You Don抰 Know Jack关联性也很强。但是作业中涉及的关键词“death and dignity”偏离了课文的主题。点评专家:曲卫国教授陈斌峰老师教学演示的题目是 A Crime of Compassion,分为读前(Before-reading)、读中(While-reading)和读后(After-reading)三个环节。在Before-reading环节,陈老师开门见山地指出本课主题,和同学们一起罗列了“crime”和“compassion”的特征,使用了killing、illegal、inhumane、bitterly、sympathy、mercy、love、emotion等词,在此基础上把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合二为一,引入了“euthanasia”(安乐死)这个概念,之后介绍了护士的职业特点和希波克拉底誓言(Hippocratic Oath)。整个环节较为自然,内容充实,用时约4分40秒。在While-reading环节,陈老师重点讲解了课文的1-3段及第4-7段的部分内容,涉及重点语句的理解和释义,也有重点词汇的提炼,比较准确地把握了综合英语课程的特点。讲解内容的时候,通过对比的方式把故事主线和重点内容串在一起,中间穿插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启发学生从患者、家属和治疗小组等角度思考生与死的问题,最后重新将课文的题目引入讨论中,实现了前后的呼应,引导学生在更高层面上理解和反思课文主题,既有回归,也有升华。该环节用时近14分钟。After-reading部分为课后作业,让学生观看电影You Don't Know Jack并做拓展阅读。两个作业都紧扣课文主题。如果能够加上类似读后感的书面作业,可能更便于学生的深度思考和反思,也就能更好地把听、说、读、写等技能整合起来,实践“全语言”的教学理念。总结陈斌峰老师的教学演示,可以发现:1)该教师语言基本功扎实,表达流利,课堂上自信满满;2)课堂讲解围绕主题开展,基于课文又有所拓展,内容充实,信息量大;3)穿插使用了板书,使课堂教学的真实感大大增加;4)整体看来有张有弛,有总有分,具有较好的层次感和立体感;5)时间分配合理,重点突出。稍显不足的地方在于:1)前两个环节的衔接不够,显得突兀;2)希波克拉底誓言的背景介绍不够,圣经十大戒律和独立宣言的内容与课文主题的融合度不够好;3)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参与的活动较少。点评专家:王俊菊教授

授课PP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