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我第一次来,原先以为第一次来上海,不外乎淹没在高楼间shopping, 在外滩吹吹风,在街边的咖啡馆小资一把,但实际上这次来却是匆匆地,但又比我想象的上海之行难忘万倍。短短的两天,我感受了几十名优秀老师的精彩讲课,带回了一大笔宝贵的财富,这当然比单纯的物质消费更令人快乐。在小小的讲台上,每一位老师带着课前精心的准备,带着满满的热情,带着在这个岗位上积累的经验,挥洒自如,时而潇洒,时而幽默,时而柔情,时而深刻,在台下听课的我内心的澎湃很难言说明白。
很多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李老师在轻声细语中传递知识,她用女性的柔情和温暖,引导学生体会英语语言的可爱之处,同时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深入对文章的理解;西北师范大学的郭老师,用西北人的豪爽和帅劲,用男性的幽默和视角,带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每一个进程,通过各种讨论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参与性,让他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感受了文化。
此外,本次大赛的另一个环节——评委提问环节也让我受益颇丰。这个环节成就了参赛选手和评委的及时交流,它清除了选手在备课中的一些迷惑,提供了一些更科学更合理的上课方案和思路,为老师们今后的教学准备和实际教学指引了方向。这个环节,我在比赛之前是最怵的,主要是害怕在比赛中因为紧张而语塞。当然庆幸的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而且在比赛后让我思考最多的就是评委的一些提问。问题不难为人,十分严谨,启发性十足。比如,评委会反复问老师在教学中如何分配文章主题结构的学习和语言知识的学习。这个问题其实是在召唤我们看清大学英语课程的本质还是对语言本身的学习和实践,不要让多媒体的便利完全抢夺了传统英语教育模式,不要让学生在没有学好语言的情况下就谈论各种深刻问题,要不然,大学英语课就成了大学杂谈课,而英语学习的本质也会淡化得不见踪影。其实我也问过不少学生,多媒体参与的英语课堂和传统的英语课堂,哪一个更令他们向往。结果让人大跌眼镜,不少学生其实是更喜欢老师走近他们,边说边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出重点学习的地方,而不是用电脑屏幕挡住老师生动的脸,用PPT上规范的Times New Roman 的字体取代老师个性的笔迹。这次大赛通过评委的提问和总结,有一些问题我装在心里,带回了西安,在以后的教学中会不断实践,不断探索。很好,不是么?
上海,我匆匆来,三天后,我悄悄离开,也许上海没记住我,但是我记住了上海,记住了在外教社大楼九层比赛和观摩的每一个瞬间。说实话,在教师的岗位上已经工作了6年的我,很多事情开始变得想当然,起初的活力和心气也淡弱了不少。这次比赛适时地给我一个大大的刺激,好的刺激,正面的动力,我感觉自己又像充满了气的黄色小鸭,昂首阔步,继续在小小的讲台绽放美美的笑容,讲解生动的语言,用力感受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每一个瞬间。
谢谢上海,谢谢每一位优秀的老师,谢谢每一位大赛评委,谢谢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成就了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