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英川

选手简介

赫英川,重庆人,现任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师。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医学硕士,曾任第三军医大学生物化学讲师。后获得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应用语言学硕士,在澳洲和国内参加过大量的口笔译实践活动。主要教学方向为口译和教学法。

参赛感言

第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终于落下帷幕。在经历了三天紧张激烈的角逐后,我终于代表四川外国语大学获得了全国总决赛翻译组一等奖。载誉归来,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外教社杯”是全国规格最高的外语教学大赛,翻译专业是今年首次设置比赛,没有任何可以参考借鉴的东西,选手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分赛区的冠军,其竞争力和压力可想而知。

全国决赛和总决赛赛场上,我们先后经历了授课、笔试和说课三个环节。其中授课是事先抽题,算是有准备之战。但是后面两个就要考查选手的基本功和临场应变能力了。笔试长达三个小时,包括了中西方翻译理论、中西方教学理论、文言文翻译、汉译英和英译汉,内容繁杂。作为一个医学硕士背景半路出家的口译老师,本来我最怕的就是笔试环节,但是居然还是考出了相对不错的分数。我觉得这主要得益于自己平时爱好阅读,对各行各业都怀着好奇的性格。我深感作为一个口译人,必须有深厚的双语功底,还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所以大赛设计这个环节真是十分必要。最后决定性的说课环节只给选手30分钟的准备时间,包括理解说课文本、设计说课内容以及PPT制作,非常紧张。选手们拿到的都是一篇不长的文言文,这样的内容对说课、特别是上口译课的我是相当有考验。不过口译人最讲究的是沉着冷静,处变不惊。我经过短暂的思考,迅速联系平时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拟出了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最终自信地登上讲台,面对全国最顶尖的一群翻译大师们陈述自己的教学思路,并获得了满意的分数。

回想整个备赛过程,可以用“艰辛”和“收获”两个词来形容。准备的过程需要牺牲很多的个人时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大量阅读查阅各种文献,常常都是深夜伴着参考书入睡。但是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巨大的收获,因为反复的阅读和思考让自己对口译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站在更高的理论高度,从跨学科的视角来充实自己的教学实践。另外备赛也让我感受到了教学集体的力量。准备过程中受到了领导和同事无微不至的关怀,收到了各种宝贵意见。我非常幸运拥有这些可亲可敬的领导和同事,这个奖项不属于我个人,而是属于我们这个优秀而强大的团队和许许多多我热爱的学生。

这次参赛的经历,让我见识了来自全国的许许多多非常优秀的同行以及他们精彩绝妙的教学思路。这次大赛是我教学生涯的一场考验,更是一次巨大的收获和升华。临行前我曾鼓励自己说,“出发是为了更好地回来”。现在我终于收获满满地回到了我的教学岗位。我希望能把这次大赛中学到的各种新颖教学理念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并不断反思,不断学习,在高等外语教学之路上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

专家点评

授课视频及点评

授课点评:该选手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整个教学过程从容不迫,大方优雅。一开头的视频引入,使学生感觉新鲜,男性本族语讲述者的潇洒形象和优美的朗读语音把学生带进纽约的语境中,而且即刻进行提问也加强了和学生的联系和互动。接下来借助点化教育手段教授短期记忆和视觉化概念,花费了较多时间,虽然对学生的相关概念的灌输有帮助,但很难进入翻译教学过程。流于抽象化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值得注意。翻译语言点的引入比较成功,例如,draw louts,agreeable,由于借助了图形显示,允许汉语对应词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翻译文本的理解。同样,心理图像(mental pictures)也有助于理解翻译的内容,使其连缀成一个过程。故事四要素同样有利于分析翻译的文本内容,从逻辑上组织和重建整个文本,为此后重新讲述故事奠定了基础,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互动。该选手对于自己的教学过程有比较明确的理论意识,并能结合回答问题回顾教学过程。但是,由于把理论概念的介绍定位为主要教学内容,所以占去了宝贵的教学实践时间,达10分钟之久;同样,也是由于把重述和记忆故事作为教学内容,替代了翻译过程本身(无论教师的演示还是学生的练习几乎没有汉语译文的出现),致使教学过程显得空疏抽象,与阅读理解和口语练习没有区别,提前两分钟结束了。以上处理,也和把这一篇材料理解和处理为口译材料有关。即便如此,口译转换本身及其翻译教学训练,也是选手今后上课要注意的。点评专家:王宏印教授赫英川老师教态自然,英语口语较流利,讲述清晰,是一位有经验的教师。根据比赛主办方提供的授课文本,教师将这节课设计成一堂口译课,也是颇有创意的。面对“Why We Enjoy Mishaps”这篇典型适合做笔译的小品文,教师将它拍成视频,变成一段monologue,由一位英语为母语的人士讲出,还配上图片。教师将这段视频作为口译中短期记忆的训练材料,倒也合适。这次增加翻译专业的教学大赛,对促进翻译专业的发展很有帮助。下次可考虑根据翻译专业的特点,为口译课和笔译课各准备一个材料,避免口译教师改编的麻烦。该教师备课充分,在介绍口译中的“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的概念后,还用图片的方式解释了文本中她认为学生不熟悉的几个单词和词组。尽管解释的过程中只用英语,并未涉及翻译,但仍不失为一种好的英语教学方法。赫老师还向学生介绍了如何用“情景想象”的方法帮助“短期记忆”,并借助图片的逻辑关系帮助记忆,复述出连贯的信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介绍了“叙事体话语”的逻辑记忆方法:方向(时间、地点、人物)、冲突(矛盾)、评价(参与叙事人物的相互反应)、解决方案(矛盾与冲突)。教师还特别提醒学生,要用英语的“过去时”复述过去发生的故事。最后教师让学生再看一遍视频,尝试用她讲述的方法复述所获得的信息。赫老师课堂教学经验丰富,授课过程中与学生互动较多,但由于问题设计过于简单,或低估了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学生回答问题时感觉难度不大,互动起来也就不具挑战性。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学生在课前已经拿到比赛主办方原本设计用作笔译教学的文本。学生读过文字材料后再看视频,也就看不出“短期记忆”的效果了。从整体上来看,这节课更像是一堂视听说课:教师播放英语视频,让学生用英语复述所获得的信息。但在口译的记忆训练中,一般要求学生尽量用译语记忆储存源语信息,然后用译语对原文的内容进行要点复述。但在这节课中教师没有要求学生用汉语复述,也就体现不出口译课的特点和学生口译能力的提高,学生也就无法体会教师在总结这节课时所说的“Good short-term memory does not happen overnight. It’s just like when you exercise your mussels,you have to keep practicing until one day you get your powerful short-term memory.”这句充满激情的结束语。点评专家:平洪教授

说课视频及点评

说课点评:该选手的说课过程显示出明显的理论意识、方法意识与过程意识等,选手对于自己的课程有明确的学生定位和任务定位。她把这个材料定位为口译资料,由此定位的语言重点如Topic、Vocabulary List,教学重点如Evaluation,以及Group Division的课堂组织形式,都是围绕这一教学核心理解并组织设计的。在说课过程中,选手没有忘记这是一堂翻译课,所以对于语言点有明确的注意和准备,例如,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语言的正确性以及学生的课堂表现等,以及“宗旨”、“神韵”、“意趣”等关键词的翻译,都有较为明确的说明。此外,课外作业的布置也照顾到了笔译检验与视频手段的使用,以及课外活动的特点等,值得肯定。总体感觉是,该选手的说课比授课更为成功。但课堂时间掌握不够好,提前一分钟说完,值得以后注意。需要注意和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如下:1.这篇材料是否适合口译资料。诚然,选手可能根据自己的教学类型和习惯进行翻译课堂设计和教学活动,但这里的问题是,选手是否应当根据实际的比赛任务给予适当的调整,以追求最佳的翻译比赛契合度。2.由于这篇朱译莎翁戏剧的翻译序言,其本身是古文或者半文半白的书面语,所以会造成翻译的问题,那就是,究竟要从原文(古文)直接译为英文(现代英语),还是要先翻译成白话和口语,然后再转译成英文?当然,这样两个问题,既涉及对该选手的说课的理解和评价,也有一定的普遍意义。点评专家:王宏印教授赫英川老师教态自然,英语口语流利,语言与肢体语言合理配合,是一位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一般来说,说课的基本内容包括五大部分:一是教学目的,二是教材分析,三是教学方法,四是教学过程,五是教学难点和特色。一堂课的设计首先是要围绕教学目的和教材展开,主办方提供的教学材料是设计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基础,也是体现教学特色的基础。这次大赛主办方为翻译专业教学说课部分提供的教学材料是朱生豪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译者自序”。这是绝大部分英语教师、特别是翻译教师都知道的名篇。非常明显,大赛主办方的意图是让参赛选手在“说课”中谈谈如何围绕这段文字组织一堂翻译课。翻译形式当然应该是笔译。但是,赫老师从口译教学的角度,把原本要使用这段文字做教材的笔译课变成口译课,似乎有些牵强,也相当困难。于是,赫老师在说课开始时先要求学生把朱生豪的这篇“译者自序”从“传统汉语(traditional Chinese)”的“过时话语”(outdated discourse)改编成“现代的口头话语”(modern spoken discourse),做成一个“谈话形式的”(conversational)对翻译家的采访节目。学生完成这个任务后,教师再在课堂上教学生如何为这个访谈节目做口译。仅这个改编的过程恐怕就要耗费很长的时间,而这个从“传统的过时话语”改编到“现代的口头话语”的过程与翻译关系不大。显而易见,这样的改编是不切合实际的。既然比赛主办方给出了一篇适合做笔译的教材,为什么一定要改编成口译教材呢?如果比赛主办方出题的目的是考查教师在自己翻译朱生豪“译者自序”的基础上进行授课的能力,一名口译教师就做不到吗?当然,赫老师不愧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口译教师,在假设把朱生豪的“译者自序”改编成“译者访谈”后,赫老师就较好地陈述了一系列以实践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口译训练过程,教学过程的各部分设计合理、重点突出。但是由于脱离了文本,这一教学过程几乎适用于所有内容的口译训练,也就使这次“说课”失去了针对指定教学内容的教学难点和教学特色。即使在“词汇准备”阶段,教师也没有给出她提出的一些关键词的翻译,如只用中文提到“宗旨”、“神韵”、“明白”、“流畅”、“硬译”、“晦涩的字句”、“暧昧不清的表达”等词汇和短语,并没有讨论这些词汇和短语的英语翻译。我相信,如果比赛主办方能提供一份适合口译的教材,赫老师一定会设计出一节结合教材实际的口译课。所以,教学比赛中的“说课”环节不能脱离指定的教学内容泛泛而谈。只有脚踏实地地围绕指定教材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讲出自己的特色,上出自己的精彩。点评专家:平洪教授

授课PP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