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对于事情结果的判定标准是不同的,或有成功和失败,或有遗憾和圆满;对我而言,判断一件事的结果是否令自己问心无愧,完全是看态度:认真或敷衍。我心里很明白我今年参赛的态度是属于后者。
从选中题目以来,我就没想着去咨询专家,去向优秀的同事和教授请教,没想着去问问他人对文章的理解和我有什么不同,更没想着像别的选手那样组一个团队来磨课。我觉得别人的意见都不重要,只有自己的想法才是最独特的,而忘记了世界上有一种亘古不变的真理,那就是当你觉得自己最好的时候,那就是失败的开始。
一个人孤军奋战来上海比赛,没有陪同,我一点儿都不觉得有什么,甚至有一种我就是和别人不一样的莫名其妙的自信和孤傲。临比赛了也不好好练习,还出去逛街,没有反复琢磨评委可能会问到的问题。人真的一旦陷入了一种目无他人的境地,老天会立刻将你所有没有来由的自信击碎,让你瞬间看清自己的分量。几斤几两,从来不是自己称出来的。这次参加全国总决赛,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实力派,思维逻辑表达方面都堪称完美。优秀绝非一日之功,一个人得独自走过了多少黑暗,才能走到有光芒的台前。所以,遗憾的结果从来也不是因为什么偶然,什么运气,就是实力不够,真心接受了自己的差,同时看到了别人的好,才会有自己真正变好的可能。遗憾的事,终会过去,但遗憾的心不能被遗忘。它应该成为重新认识自己的契机,让自己勇敢把过去的一切成绩都清零,重新出发。
相信每位选手都会感谢外教社搭建了这样一个好的平台让大家看到更大的世界,但我从外教社和每一位一丝不苟的工作人员身上看到的更多是一种使命感,一种以一己之力守护一方教育净土的坚持。 而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同样需要想到自己肩上的使命。比赛中“术”的胜利不是真的胜利,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职业,我们更需要时常反思和钻研自己在影响力方面的“术”。在大学,我们上一节课,能够影响学生多少?能够影响学生的哪些方面?是整节课让学生面无表情,还是能让他们笑笑,还是能影响他们的头脑,甚至他们的心灵?在大学体制内,虽然我们时常喊着科研压力大,但大多数压力都是因为你什么都没有去做,没有去改变而带来的。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很容易把这样的压力转化到教学上,想当然觉得我压力那么大,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用心备课了,于是一堂堂课就这样平淡无味地上下来,慢慢失去了当初站在讲台上的那个青春勃发、激情向上的自己。人和人说到底,没有厉害与差劲的区别,有的只是心的热与凉。有的人会觉得算了吧,把自己整那么累干吗,我现在没有什么不好;有的人觉得生活这样挺好,但我还可以更好,所以慢慢地大家就不一样了。时至今日,我依然想成为更努力的老师。因为在我心中,教学相长,从来都不是我们喊着让学生努力,而自己一点点地后退。和学生一起成长,我们才有资格被称为教师,我们才有底气告诉学生青春就是倾尽全力地去活着,而不是得过且过地存在。汹涌的人群和增长的年龄会逐渐淹没太多东西,但心中的火苗再小,我们也要将它反复点燃。
我很喜欢萧伯纳的一句话:"I'm not a teacher: only a fellow traveler of whom you asked the way. I pointed ahead -- ahead of myself as well as you.”我自己翻译了这句话,与所有同行共勉。
师者,行之伴,路之引者也。引路于何方,吾心之所向,汝心之所往。
最后真心感谢所有一如既往支持、鼓励、爱我的学生。长路漫漫,我们一起努力,不要把自己活成过去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