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寅珊

选手简介

王寅珊,浙江绍兴人,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教师。浙江工商大学英语学士,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翻译理论与研究方向硕士。2016年获第七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浙江赛区综合课组特等奖。

参赛感言

齐邦媛先生在《巨流河》一书中曾这样描述过抗战期间朱光潜老师的英语课堂:“无漆的木桌椅之外,只有一块小黑板,四壁空荡到了庄严的境界……心灵回荡,似有乐音从四壁汇流而出,随着朱老师略带安徽腔的英国英文,引我们进入神奇世界。也许是我想象力初启的双耳,带着双眼望向窗外浮云的幻象,自此我终生爱恋英文诗的声韵,像山峦起伏或海浪潮涌的绵延不息。”每一次读到这段文字都如初识般感动。语言、诗歌、文学带给我们的美好,教育回归本源时直击人心的力量,曾几何时,已经差点被我淡忘。

站上三尺讲台的第六年,正当不复初为人师的激情,这次比赛的适时到来,又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唤醒对英语和英语教学最初的热爱。

20分钟的课堂时间,一批从未谋面的学生,虽然扮演的依然是自己最熟悉的角色,却又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授课体验。若想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既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学到有用的知识,引发深入的思考,又能展现出个人的教学特色,的确不是一件易事。

所以,在备赛的阶段,当发现课堂设计无法到达预期效果时,我是迷茫而受挫的。甚至感叹因为文章的限制,无法按设想施展拳脚,觉得有些遗憾和无奈。带着这份忐忑来到了上海,观摩了一位位同行精彩的授课,经历了自己授课的差强人意,却渐渐醒悟过来。

发现备赛时正因为考虑了太多的因素,努力想在某方面做到极致,却忘了初心。忽视了英语教学的本源是对文字的把握、对文章的理解,是文字茁壮的生命力,是在文字中看到的人生百态、心灵呼应的知己之感。纵观优秀的课堂,无不是老师自己把文章吃透后运筹帷幄,才能最终打动人心,绝不是靠哗众取宠的表演。

当然,如何能在现场迅速与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营造有益的氛围,又是另一个重要课题。就此各位高手使出了看家本领,仿佛在我眼前打开了一片全新天地,展现出了课堂形式的无限可能。有人如演讲般澎湃,有人如诗歌般优雅,有人如老友般亲切,靠的是个人开阔的眼界和视角,以及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无法取代的个人魅力。

而这不正是教学最迷人之处吗?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景之下,却是殊途同归地共同指向课堂的本质。这么多优秀的选手也提醒我,自己还只是教学这条道路上的新手,新的旅程才刚刚开始,只有常怀一颗谦卑之心,却又不忘初心,才能在这条道路上走得远,走得稳。

专家点评

授课视频及点评

授课点评:王寅珊老师的授课是围绕“14 Days with (Almost) No Internet: Did My Digital Detox Pay Off?”这篇课文进行的。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均展示得清清楚楚,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色:1)王寅珊老师重视引导学生开展“细读”(Close Reading)活动。她没有像许多其他选手那样引导学生逐段概述课文内容,而是引导学生从“目的”(Purpose)、“方法”(Method)和“体验结果”(Findings)三个方面比较Paul Miller和Ryan Holmes(即作者本人)的“数码产品戒毒期”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从而让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了课文主要内容。大到一个段落(如她对Para. 11的分析),小到一个词(语)或句子(如她对detox和课文标题的解释),王寅珊老师都能从语言材料的释义入手,破解其情境深意,细致分析语言的表达手法、修辞手法,层层解剖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挖掘言语的多侧面内涵。比如,她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喜欢使用“双重否定”(Double Negative)句式和“类比”(Analogy)的修辞手段;引导学生把“an excess of cheap, easy, and addictive pieces of online content”概括为“碎片化阅读”(Fragmented Reading);而把“longer, thoughtful articles and good books”概括为“深度阅读”(Deep Reading),并进而得出结论:Fragmented reading to deep reading is snacking to full meals. 在我看来,“细读”才是综合课(即传统意义上的“精读课”)的正统的教学途径。王寅珊老师没有把综合课讲授成一般的阅读课(即传统意义上的“泛读课”),应该给她点个赞。2)王寅珊老师不仅注重“细读”并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而且知道适时引导学生跳出文本,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审辩式(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实现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获的阅读境界。这在她的第三个教学环节中表现得比较充分。在细读课文第11段文字时,她引导学生认识到:“碎片化阅读”并不是一无是处,因为它毕竟能给我们提供“信息”,但“信息”并不是“知识”,而“知识”也不等于“智慧”。于是PPT课件中出现了有关information, knowledge和wisdom的“金字塔”图案,并引出课后写作练习的题目:If we get plenty of information by fragmented reading, can it become knowledge?这样的教学设计的确能比较好地体现综合课的教学宗旨和特点。3)王寅珊老师能驾轻就熟地运用启发式教法,从始至终都能根据教学内容,通过提出富有启发性、思考性、探索性和暗示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师生之间和谐融洽、富有成效的互动,并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完成了教学计划。我很欣赏她的课堂提问方式和内容,简洁明快,自然贴切,针对性强,与教学内容的关联度高,兼之其PPT课件制作和运用均很精当,课堂的流程显得十分通畅,可谓教得洒脱,学得自然。在我看来,王寅珊老师授课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授课的严谨性尚需加强。比如,王老师没有注意在课堂上及时纠正学生的话语错误(如不该说learn knowledge,应纠正为acquire knowledge);展示的PPT中也出现了笔误(如Paragraph的缩略写法不应该是P.,而是Para.)。二是在回答评委问题时显得紧张,很不自信,以致当被问到social feeds一语能体现作者什么感情态度时,她竟显得不知所措。点评专家:秦秀白教授王寅珊老师是一位很有亲和力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相对比较多,而且比较擅长启发和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首先,在导入阶段,王老师通过让学生做一道选择题,即从两种生活方式中选择一种导出课文主题和相关词汇。这一做法一方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能比较自然地引出主题,引发学生思考。王老师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author's findings,二是theme statement或者说是topic sentence,三是critical thinking。这样的目标设定似乎有点乱,因为三者之间不是一种平行或互补关系。实际上,第一个目标涉及主题知识,第二个目标与语言结构训练有关,第三个目标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果将前两个目标再提升一个层面,视野可能更开阔,课堂活动也可能更丰富一些。从随后的课堂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课堂教学的重点主要是阅读技能的训练。首先是fast reading,通过skimming让学生了解文章大意,然后是close reading,通过 scanning让学生获得具体的信息。老师为此提供了一个结构框架,便于学生寻找相关信息。老师还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讨论答案。这样的做法需要教师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是否能成为教学的常态是个问题。在thinking critically环节,老师要求学生就Can we learn from fragmented reading?这一问题发表看法。虽然比较简单,但也确实能启发学生学会辩证地去看一个问题。当然,针对大学生的特点,能否设计更有创意的活动,提出更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值得思考。王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写作。她要求学生借鉴文章中的写作方法,就knowledge pyramid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由于缺乏具体、明确的要求,学生也不知道评估检查的标准,所以,这样的作业布置是否真正得到执行、是否有效就不得而知了。总体而言,王老师的语言基本功比较好,但有两个地方对否定句的回答误用了yes, 对学生的语言使用产生误导,应引起注意。在回答问题环节,王老师并未能就topic sentence和thesis statement的区分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说明她对有关问题并未做深入备课,认识存在偏差。她也未能准确地对feeds的真正含义进行解释。点评专家:束定芳教授

说课视频及点评

说课点评:在总决赛的说课中,多数选手都采用两个步骤:先陈述个人对课文的理解和简析,然后陈述教学计划。王寅珊老师则独辟新径,她一上来便用Who、What和How三个关键词引出她的说课思路,即围绕“授课对象是谁”、“教什么”和“如何教”三大板块进行说课,至于对课文内容的简析和领悟,她则巧妙地融汇于后两个板块之中。这种说课方式也颇有新意。我觉得王寅珊老师的说课比较成功,至少有两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1)王寅珊老师的说课涵盖授课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和步骤等要点,不仅内容全面,而且具体细腻。比如在陈述“如何教”这一板块时,她列举了6个具体的教学步骤(Lead-in, Reading for the Theme, Reading Between the Lines, Language Practice [Summary], Critical Thinking, Assignment),每一个教学步骤是如何处理的,她都能结合课文主题、内容和语言予以详细说明。陈述重细节,不空洞,不浮夸。这不仅表明她对课文的理解是深刻的,而且能表明她的教学经验是丰富的。2)王寅珊老师的说课聚焦文本,重视语言点的教学与操练。比如,她不仅设计了“Reading for the Theme”的教学环节,而且专门设计了“Reading Between the Lines”和“Language Practice”这样的教学环节;在陈述“Reading for the Theme”这一教学环节时,王寅珊老师强调:在引导学生通过段落大意梳理课文脉络时,要引领学生注意那些影响谋篇布局的标志性词语(即linguistic markers);在处理“Reading Between the Lines”这一环节时,王寅珊老师不仅从词汇层面列举了需要向学生重点讲解的关键词语(如comparable specters [Para. 2], dystopian [Para. 3], exponential [Para. 4], exponentially better information [Para. 4], optimistic [Para. 6], a moral imperative [Para. 9]等),而且从语法层面列举了需要重点讲解的关键句子(如第2段最后一句,第3段第5句,第4、6、9段的最后一句等)。王寅珊老师还重视扩展学生的语言知识视野。例如,在讲解comparable specters时,她指出这是比喻用法;在讲解dystopian时,她告诉学生这是个文化负载词,需要从utopia这个词入手去领悟其文化内涵。王寅珊老师说课的不足之处有两点:一是说课陈述的英语表达欠严谨,语言的流利性有余,准确性不足。例如,她混淆了main idea和theme的概念,出现了“The theme of the tex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这样的语病;词语搭配上也有失误,如她说出了“Paragraph 7 tells us about what effort we have already done.”这样的病句(about应删去,与effort搭配的动词应是make)。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规范准确,不该出现知识性和科学性方面的错误。二是对说课的时间把握不好,致使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能如愿完成说课。点评专家:秦秀白教授王寅珊老师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介绍了教学计划。王老师的目标对象是二年级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因此,她认为所给的材料对她的学生而言有点难。但没有说明难在哪些方面。她列出了三个教学目标:一是对课文的理解,二是学习一些词汇和写作技巧,三是批判性思维。这样的目标显然十分笼统,没有创意,可以适用任何材料,任何一节课。王老师将课堂教学分为六个步骤:Lead-in, Read for the Theme, Read Between the Lines, Write a Summary, Critical Thinking, Assignment。这又是一个非常熟悉的教学过程模板。其中,Write a Summary单独作为一个步骤,未能融入其他的教学过程中,不知是出于什么考虑。王老师在介绍课文内容的环节,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是比较充分和准确的。从列出的一些词汇,如specter, dystopian, exponential等,以及一些对学生理解可能造成困难的句子看,王老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有较好的把握。在回答评委提问阶段,王老师总体上看比较好地回答了专家的问题。但对文中出现的human governance和social institutions两个概念的理解不太准确。就语言基本功而言,王寅珊老师的表达比较流利,但语音语调不是十分自然,带有母语的口音。点评专家:束定芳教授

授课PP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