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点评:
说课选文长900字,在英文和商务知识方面具有一定深度。选手首先分析她的学生,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在语言能力、商务技能和跨文化语境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随后她宣布将采用案例研究法,让学生以互动的方式学习商务英语用语。最后她介绍了教学步骤,解释了一个名为ACTIVE的教学模式。
学生的需求分析是制定商务英语教案的基础,选手一开始就将学生假设为大一、大二学生,说明她在这方面的意识很强,值得肯定。在设定第一个教学目标(语言能力),她选择了词汇(形容数量变化的词汇如plunge, hit, collapse等)和修辞手段(如metaphor等),应该说,这样的选择适合于学生水平。但在随后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她似乎渐渐淡忘了大一、大二学生的水平及其需求。在设定第二个目标(商务技能)时,她选择了“批判性思维”和“在网上开店”。大一、大二学生的英语能力和商务技能还在基础阶段,而课文主题是“公司战略”,用这样的主题来训练他们的批判性思维难度可能偏大,会超出他们现有的英语能力。此外,选手还选择了苹果公司、底特律汽车公司、温州制鞋企业、喜之郎等案例作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如果这些案例是英文的话,对大一、大二学生来讲,难度也是很大的。至于让学生通过开设网上公司并讨论公司战略,如果是用英语进行的话,难度也可想而知。
在解释ACTIVE的教学模式时,选手首先在白板上写出这五个字母代表的五个环节,即A=Access, C=Context, T=Text, I=Innovation works, V=Verification, E=Evaluation。由于此时所剩时间已经不多,她只能非常粗略地介绍Access和Context。至于其他三个,以及这五个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她已经没有时间再讲,评委也无法做出评价,十分遗憾。
在回答评委提问时,该教师依据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断言西方文化重视长期目标,大量投资创新,而中国人只顾眼前利润,赚点钱就投资其他领域(比如房地产)。这种论断有点片面,因为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这说明,选手具有一定的国际商务活动中跨文化交流的理论素养,但在将相关理论应用到中国实际时仍缺乏经验。
总体来讲,在短短14分钟的说课和回答问题中,这位教师展现了较好的英语基本功、相当程度的商务知识和设计教案能力,在同年龄的商务英语教师中,她的综合水平应该属于中上等。相对而言,她比较缺乏教学和比赛经验。相信通过这次大赛和今后的不断学习、实践和总结,她会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商务英语教师。
点评专家:陈准民教授
就说课比赛环节而言,你的表现总体较好,能够按照要求充分准备,准确把控时间,没有超时。说课课文是一篇选材内容十分新而又充满商务概念和背景知识的文章,商务语言地道,选自2012年出版的著名商业期刊《经济学人》,有一定难度,主题有关企业领袖如何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如何及时调整公司战略,以及调整哪些战略。许多公司,如摩托罗拉(Motorola)、诺基亚(Nokia)、柯达(Kodak)、雅虎(Yahoo)、惠普(HP)等大公司都曾经风光无限,却因为公司战略和商业模式跟不上变化而悲惨落幕。企业的灵魂是不断追求创新和改变。我认为,你能提出自己的“LCB”教学模式,突出强调“学生中心和合作学习”的原则,提出自己的“ACTIVE”教学法,值得表扬。你的教学目标定位比较准确,围绕语言、文化、商务三者结合,要求学生要学会课文中丰富多样的动词和隐喻的使用,并学会课文典型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语篇结构,以及各种学习策略。就文化而言,运用跨文化交际理论,让学生了解西方商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如林林总总的知名企业和品牌,让学生掌握企业战略和商业模式等商务概念和知识,围绕公司战略的讨论,符合商务英语教学要求。
今后可改进之处是:
1)了解跨文化交际理论新发展,采用Hofstede的经典跨文化理论来解释国别文化和企业文化差异没错,但同时也反映出,你对跨文化交际领域的许多新理论和新发展了解不多,需要加强研究和学习,特别是跨文化商务沟通的相关理论更加有针对性,还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量表都可以解释商务沟通中的跨文化差异,可以进一步加强中西商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比。
2)采用多媒体短片效果会更好,可采用短视频介绍那些曾经制造过传奇和辉煌的公司,然后为何最终倒闭被兼并,引起学生情感和思想上的强烈共鸣,继而引入本课文的主题。对课文中的商务词汇和语言点应设计更多的任务,让学生操练和掌握,对课文涉及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等最好通过案例,让学生分析和展开讨论,最后你总结和点评。
3)把握教学节奏和语速,突出教学内容重点,太多的内容和知识效果不一定好,尽量让自己变得从容,配合肢体语言会更加优美。
点评专家:王立非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