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庄智象
    ISBN:1004-5112
    出版日期:2017年2月25日

    内容简介

    提    要

    把握国标精神、找准学校定位、突出专业特色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实施建议

    冯光武


    提要:2017年我国将颁布实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全国高校英语专业要着手制定国标实施方案,包括制定学校标准、修订和改进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和完善课程体系。本文围绕英语专业在校标中找准学校定位、在培养方案中体现学校特色、在课程体系中凸显专业方向优势进行讨论分析和提出建议,为高校制定国标实施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标; 人才培养; 专业特色

    国标背景下英语专业课程模块设计与思辨能力培养融合的探索

    范能维  王爱琴


    提要:“思辨缺席”已成为我国英语专业学生的“顽疾”,《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文以英语专业课程模块设计为抓手,探索将思辨能力的逻辑推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综合评价能力、实践能力等各项子能力培养分别融入语言技能类、语言知识类、语言应用类、文化素养类课程模块及实践模块教学,以此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意识和思辨能力,从而进一步推进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提升英语专业教学质量。

    关键词:国标; 课程模块; 思辨能力; 子能力培养

    中国特色外语教学理论的深厚实践基础

    ——陆谷孙先生的外语教学理念与主张

    束定芳


    提要:陆谷孙先生是一位蜚声海内外的词典学家、词典编撰家、翻译家和文学研究者,他对中国学生外语学习方法和教师外语教学方法的建议与主张无疑对我们思考中国特色外语教学理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对陆先生有关外语教学的观点和主张进行梳理评述,旨在为我们继承传统外语教学中合理的教学方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提供指引借鉴。陆谷孙先生有关外语教学的主要观点和主张包括:(1)外语学习要“淡化一点功利目的”,让学生享受外语学习;(2)外语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步发展;(3)外语学习的输入应该增加“能打动人”的内容;(4)外语学习中不排除“机械模仿”;(5)外语学习应该经常与母语比较;(6)外语学习需要了解目标语的历史等。

    关键词:陆谷孙; 中国特色; 外语教学理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策略与态度的访谈研究

    文秋芳  林琳


    提要: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调查探析了14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的评审策略与态度。研究发现,受访专家在社科基金项目评审的总体标准指导下,主要采用两类评审策略:一类是“一点淘汰法”,即只要不符合关键标准,课题就被否定;另一类是“比较法”,即在同等条件下根据自己制定的优先顺序标准优中选优。在评审态度方面,所有受访专家均视评审为“神圣”任务。他们态度认真,尽力做到客观、公平;碰到不熟悉课题时,他们会查阅资料,防止误判。最后,受访专家还为项目申请者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关键词:国家社科基金; 通讯评审; 评审策略; 评审态度

    中国学习者产出英语“流水句”现象剖析:英汉时空差异视角

     王文斌  赵朝永


    提要:本研究以英汉时空性差异为视角,基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考察中国学习者英语书面语产出中的“流水句”现象。结果显示,不同学习阶段的中国学习者在习得英语时均会产出“流水句”,这是一种值得注意的语言偏误现象。研究通过对相关语料的分析和定性描写发现,母语汉语者产出英语“流水句”是汉语“流水句”在英语习得中的一种无意识负迁移现象,其根源是英汉民族在思维层面的不同时空偏好。

    关键词:中国英语学习者; 流水句; 负迁移; 时间性; 空间性


     

    理想二语自我:类型设定与作用检验

    詹先君


    提要:本研究在对主要理想二语自我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配对样本t检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中国某高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各类理想二语自我的强度及其对动机学习行为的影响力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学生的想象性和现实性理想二语自我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其强度与其对动机学习行为的影响力不一致;东方和西方理想二语自我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强度与其对动机学习行为的影响力相匹配。研究提供的启示是:在理论上,努力发现认同内化程度较高的动机比穷尽探索所有动机类型更有意义;在实践上,加强动机内化对提升动机学习行为更有效果。

    关键词:理想二语自我; 类型; 检验

    国外翻译教学研究:热点、趋势与启示

    张文鹤  文军


    提要:随着翻译教育在我国如火如荼地开展,翻译教学研究正成为兼具理论与实践意义的领域。本文借助Excel与CiteSpace分析工具,对翻译研究文献库和Web of Science中SSCI子库两个数据库中40多年来的国外翻译教学研究文献进行了年度发文量、关键词聚类与共引等方面的分析,绘制国外翻译教学研究知识图谱,分析国外翻译教学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并提出其对我国翻译教学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翻译教学; 知识图谱; 研究热点与趋势; 启示

    职业化时代译者信息素养研究:需求分析、概念阐释与模型构建

    王少爽


    提要:在翻译职业化时代背景下,信息素养对于职业译者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本文分析了职业化时代译者的信息需求,借鉴信息素养与翻译能力的研究成果阐释了译者信息素养的概念内涵,构建了职业化时代译者信息素养模型,进而探讨了译者信息素养对于翻译专业的教学意义。文章认为信息素养是译者胜任翻译职业的元素养,翻译技术教学应实现从技术能力培训向信息素养培养的目标升级。

    关键词:译者信息素养; 翻译职业化; 翻译能力; 翻译教学

    英语专业学生转喻能力对翻译能力的影响探究

    李克  卢卫中


    提要:转喻是翻译不可或缺的运作机制,然而转喻能力在翻译教学中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探讨。本研究考察了英语专业学生转喻能力与翻译能力之间的关系,探究了影响翻译能力的转喻能力要素。结果表明,转喻能力对翻译能力具有一定影响,影响要素包括识别与创造转喻能力、转喻转换次数等。研究进而提出翻译教学中转喻能力发展的干预机制,以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

    关键词:转喻; 转喻能力; 翻译教学; 翻译能力


    多元动态的生态口译训练模式创设研究

    孙爱娜


    提要:口译训练模式对口译教学、口译人才培养和译员实战能力提高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是口译教学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探讨口译训练模式的要义和译员生态口译能力的构成,创设多元、动态的生态口译训练模式,并分析如何从源语理解、译语输出表达、语境语篇分析、口译技能、依托语外知识的跨文化因素处理、心理素质等模式要素入手,提高译员在口译生态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选择能力,开拓口译教学研究的新路径。

    关键词:口译训练模式; 生态翻译学; 口译生态环境; 多元动态



    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之理论和实践模型

    顾晓乐


    提要:本研究结合我国高校的教育目标和背景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型,培养模型分为理论模型和实践模型。理论模型关注跨文化教育培养什么的问题,包含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宏观构成维度,每个维度将语言、文化和交际相融合,体现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通过合作、协商和调适实现从文化内身份向跨文化身份的跨越。实践模型关注如何循序渐进地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三环结构将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环节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理论模型是实践模型的理论基础,实践模型是理论模型的教学转化机制。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外语教学; 理论模型; 实践模型; 对话理论



    综合英语课程的跨文化教学设计与实施

    付小秋  张红玲


    提要: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对我国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基本理念,介绍了跨文化培训的主要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外语教学。文章以综合英语课程跨文化教学行动研究和一次课堂教学活动为案例,为跨文化教学设计和实施提出了可操作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综合英语课程;跨文化教学;跨文化培训方法;跨文化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