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点评:
吕洋老师授课的最大特点是她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整个授课过程中她几乎一直以微笑面对学生,而且说话的语气和语调让人感到亲切、温馨。虽然她是最后一个出场的,那时学生应该感到疲惫了,但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仍然较高,这与她的亲和力有密切的关系。
她的第二个特点是用问题串连整个教学过程,启发学生思考。她并没有像多数参赛选手那样按照"warming-up"、 "main structure"、 "main idea"、"critical thinking" 的固定套路,而是把授课分成两部分,Problem solving和Exploring and Reflecting(2' 50''),用三个问题直接开始授课(3' 10'')。这三个问题由简到难,逐步推进,在逻辑上把整个课文的内容紧密地串了起来,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针对第二个问题,吕洋老师设计了几个附加的问题(从4' 20''开始),使教学进一步深入,最后才引出课文的主题(7' 23'')。但是,教学并没有停留在探讨主题上。她的第三个问题是针对课文的最后两句话的,并且她还设计了一个活动(8' 03''),这实际上使学生又回到课文里去找更多的细节,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吕洋老师专门设计了让学生提问(17' 15'')这个环节,这是需要勇气和底气的。如果教师对教学内容没有深刻而准确的把握,没有较好的语言功底,就有可能无法很好地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这需要底气;如果学生没能提出问题,就有可能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这需要勇气。但学生居然就提了问题,而且问得很好。虽然吕洋老师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但这种设计体现的是一种非常值得提倡的观念,即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这种培养不是靠贴标签,而是靠潜移默化。这是这堂课的一个亮点。
吕洋老师的最大失误在于,授课前对整个单元教学的安排介绍得太简单。从第9届教学大赛开始,组委会交给参赛选手的教学文件就不是一篇单独的课文,而是一整个单元,并要求参赛选手在授课前的3至5分钟内介绍整个单元教学的设计,指明本次授课属于整个单元教学设计中的哪一个板块。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考查参赛选手的单元教学能力。现在已有不少参赛选手做得很好了,也有一些完全没有做。吕洋老师做了,但太简单草率。
在授课中,有这样一个问题:According to the writer, the real world is…?一个学生的回答是The real world is forgiving(6' 20'')。这显然是错误的,但吕洋老师似乎没有发现。
点评专家:李力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