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点评
授课老师列出了本节课的4个教学目标:Listening skills,Vocabulary building,Oral practice 和 Cultural reflection。显然,这样的目标是比较宽泛和模糊的,没有能够细化到具体的听力技能、具体的词汇和口语训练项目。不过,在接下来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列举关键词的方式帮助学生关注听力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同时还列出并解释了部分与电脑和互联网有关的词汇以及解释原因或提供理由的句型等,这应该算是较好地体现、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在课堂教学的第二部分,教师放映了事先请学生做的DIY视频: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与电脑、网络有关的活动。教师启发学生用学过的相关英语词汇来描述他度过的这一天。这个做法创意很好。但视频内容比较简单,语言要求似乎更适合中学生。另外,既然本课提到了利用关键词来把握听力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为什么在视频中出现相关场景时,不提供一些对应的英语关键词呢?这样做也可以为学生用英语讨论录像的内容提供一些线索和基础。作为课堂上使用的材料,其实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的现成资源,而不需要自己或请别人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个并没有什么特色的视频。如果作为学生自主学习或拓展学习的一个内容,在学生学习该课内容后,要求学生自己用英语去描述自己或同学利用网络的情况,适当配以一定的画面,那倒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做法。
教师最后布置学生选择去看一部有关未来电脑世界的电影并在下节课讨论相关的话题。这样的指令比较模糊,属于泛泛的要求。如没有相关的监督机制和反馈,这样的作业等于没有布置。教师可以为学生直接提供学习的资源,或指定他们看某一部电影,否则如果大家看的不是同一部电影,讨论时又如何会有共同的语言或话题呢?总体来说,这堂课的结构还是比较明晰和合理的。课堂活动安排也能做到层层推进,最后还有一个本课学习内容简短的小结。教学中教师能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能适时地鼓励学生,与学生交流和互动亲切自然。授课教师的英语基本功也比较扎实,口语流利、教态自然、课堂管理能力也不错。
点评专家:束定芳教授
该教师语音准确,语调自然,表述流畅;授课思路清晰,在内容中渗透了听力技巧的操练。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她很注重关键词的掌握,并能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提供的信息来概括大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PPT 课件的制作和运用都比较恰当,在第一页就将教学计划展示给学生。课件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详略得当,与课堂教学配合较好。
授课过程中,教师还注重语言的边学边用。她让学生总结 -able 结尾的词,在其后的问答中也注意随时使用一些类似的词,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同样,在看录像的过程中采用记录关键词(to locate the keywords)的做法很好。例如,她能进一步以关键词作为主线,串联整个材料内容,既对听力材料进行回顾,又加强了语言训练。
在词汇积累方面,教师对计算机用语中与日常生活中有不同含义的词进行归类,如:mouse,menu,window,icon,crash,surf 等,这有助于学生的认知和记忆。
教师能采用课内外结合的学习方式,安排了课后作业,并给学生提供了一些词汇,让他们在课后练习对话时使用,这为学生指引了方向,又留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
教师的语言能力出色,不过可能由于在赛场有些紧张,授课时有一些疏漏:
视频材料中第一位 speaker 说了:"It's very very thin, it's maybe less than one inch 因此学生摘录的 "less than one inch" 其实是可以接受的,而教师的评价是:"Is it one inch? One inch? Actually he was talking about the weight and also the size of his computer. He said, 'My laptop is thin, and weighs only 4 pounds.'" 可能教师是希望学生的回答能呼应 PPT 中的 "thin, 4 pounds",但是这样容易让学生对自身的能力表示怀疑。
PPT 制作中出现了大小写的不一致的情况,例如:Smart cell phone(PPT 第3页);Vocabulary building(PPT 第14页)。此外还有一些小的表达失误,如:"Try use different terms (11:40); "in this day" (12:50); "When we wrote the paper, we have to go to the library (15:56)。
点评专家:殷企平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