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商务英语专业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从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到在职培训一条龙的人才培养体系。针对商务英语的教学和科研,目前是相关领域的新重点。商务话语的隐喻研究,就是将商务话语研究和认知语言学结合的尝试。小编这次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商务话语中的隐喻研究的基本研究情况。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围绕贸易、投资开展的各类经济、公务和社会活动日趋频繁。商务机构开展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口头和书面话语统称为商务话语(Bargiela-Chiappini et al. 2007)。商务话语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理论视角包括语用学、文体学、(批评)话语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语料库方法、二语习得、语言教学、商务联系学、跨文化交际学等 (Bargiela-Chiappini 2009;张佐成2005;张佐成2008;曹合建2008;翁凤翔2009;陈建平2010)。然而,这些研究均未提及当代语言学的重要分支——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虽未在商务话语研究体系中获得认可,但其隐喻理论已用于研究商务话语。《商务媒体话语里的隐喻和性别——批评认知研究》一书的引进无疑将对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近年商务话语中的隐喻研究多集中于两类商务机构对外话语:报刊话语和企业广告。以商务报刊为研究对象的隐喻研究多以The Economist、Business Weekly、Fortune等为语料来源,并大致分为两类:不涉及具体话题的通用语料研究(如Skorczynska 2001; Bratož 2004; Skorczynska& Deignan 2006; Soler 2008; 赵霞、尹娟2010);关于常见商务概念和经济现象等话题的专题语料研究,如“经济增长”(White 2003)、“市场”(Chung 2008)、“企业并购”(Koller 2002; 2004; 2005)、“全球化”(Eubunks 2005)、欧元与金融形势(Charteris-Black& Ennis 2001; Semino 2002; Charteris-Black & Musolff 2003)、“经济形势”(Fukuda2009; 谭业升、陈敏 2010),“经济危机”(狄艳华、杨忠 2010)等。
以隐喻为工具研究广告也是近年的主要趋势,形式上包括电视广告(Forceville 2007; Van Mulken, le Pair, & Forceville 2010)和平面广告(Joy etal. 2009),广告内容涉及药物(Ruiz 2006)、征婚 (Marley 2007)、化妆品(Velasco-Sacristán 2005, 2010;Velasco-Sacristán & Fuertes-Olivera 2006)。本研究统计截止2010年,而2011年国内关于广告的隐喻研究增多(如冯德正、刑春燕 2011;刘宇红 2011;张辉、展伟伟 2011等)。除此之外,少量研究涉及商务会议或谈判(Handford & Koester 2010)、商务采访(Ghafele 2004)和商务或经济类教材(Alejo2010;Sznajder 2010)。
商务话语中的隐喻研究离不开支撑认知语言学的两大首要共识:“认知性共识”和“普遍性共识”。具体来说,当前研究(如Bratož 2004;Soler 2008;Chung 2008;Fukuda 2009;Bielenia-Grajewska 2009等)探讨了商务话语通常使用哪些认知域来感知和理解与商务、经济相关的现象、问题等,常见源域包括[生物体]、[机器]、[战争]、 [容器]、[体育运动]、[路径与旅行]等。这些研究描述了商务话语中语言隐喻的系统性和层级结构以揭示语言层面背后潜在的概念隐喻,如[经济是生物体]、[商业是战争]、[商业是旅行]、[市场是容器]、[公司是人]等。此外,这些研究还通过多种语言对比强调商务话语中某些概念隐喻的普遍性,并说明这种普遍性反映了英美商务经济传统对世界各国的广泛影响。
由于商务话语这种体裁的社会文化性,当前研究也较重视隐喻研究的“语境化共识”(contextualization commitment),考察商务话语中影响隐喻选择的因素和隐喻使用的功能。影响因素包括文化定势思维、性别歧视、话语主题与目的、话语受众、历史时期等各种非语言语境因素(如Semino 2002;Skorczynska & Deignan 2006;谭业升、陈敏 2010等)。就使用的功能而言,隐喻模式发挥了建构意识形态中的人际功能(如Koller 2005;Chung 2008;Velasco-Sacristán 2010等)。少量研究谈及隐喻的概念功能,即创造技术性词汇来指称和解释复杂的商务经济现象(如Fukuda 2009;Bielenia-Grajewska 2009)。
商务话语研究中的隐喻分析通常结合其它语言学分支——语料库语言学、多模态话语分析和批评话语分析——形成了三种主要方法:基于语料库的隐喻分析、多模态隐喻分析和批评隐喻分析。前两种方法侧重描写,第三种方法偏重解释,研究时可能同时使用两种方法。
商务话语中的隐喻研究多以源域词语为检索词(如Semino 2002;Koller 2005; Skorczynska & Deignan 2006;Sznajder 2010)。例如,Koller在研究关于企业并购的报刊话语时,先分析小规模样本语料,得出概念隐喻[商业是战争],根据同义词词典等列出源域[战争]中的词语如war, attack, battle, campaign等,然后在整个语料库中检索这些词语并进行隐喻识别。有的研究旨在发现关于某个话题的概念隐喻,因而把目标域词语设为检索词。例如,为考察英语、汉语和马来西亚语如何隐喻建构概念[市场],Chung(2008)先在三种语言的语料库中分别检索“market”、“市场”和“pasaran”,然后各提取500个索引行,识别与检索词相关的语言隐喻,根据语言隐喻的意义标注源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