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观点丨张和龙:中国的英国文学研究及其学术史构建

时间:2018-06-20      来源:思飞学术

主编简介

张和龙,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书简介


本书是一部学术史研究的著述,主要探讨英国文学在中国的学术历程。本书采用“总述”与“分述”的编写体例,对不同时期的英国文学及其重要作家在中国的研究进行系统的学术史梳理。本书钩沉索隐,辨章学术,将各类学术成果与学术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辅以对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政治、社会与文化背景的评述,勾描英国经典作家研究的兴衰演变与发展历程,展示国内英国文学研究的百年学术成就。


中国的英国文学研究及其学术史构建


英国文学研究在英国相当于是“国学”研究,在中国则是外国文学研究之一种。

 

中国的英国文学研究工作可分为“英国文学翻译”与“英国文学评论”两个方面,但狭义的“研究”应该只是指后者。整体而言,我国的英国文学翻译史、译介史研究已经比较发达,代表性的著述已经有很多。然而,国内尚未出版一部英国文学研究史、学术史或学科史方面的独立著述。中国百年来的英国文学研究并非乏善可陈,其成就有目共睹,因此在学术史层面上进行回顾与总结、反思与估价就显得十分必要。这正是构建中国的“英国文学学术史”的重要前提。

 

在“西学东渐”日盛的晚清,英国文学是最早被中国学者译介与研究的国别文学之一。清末民初,鲁迅、梁启超、王国维、林纾等中国近代学人“求新声于异邦”,或启蒙或救国或建设新文学,使英国文学的译介与评论带有强烈的实用目的。

 

20—30年代,“新文化运动”推动了包括英国文学研究在内的学术研究的极大发展,国家在形式上的短暂统一也使外国文学翻译与研究一度出现令人欣喜的繁荣局面。就英国文学而言,莎评成绩最大,同时还出现了“拜伦热”“雪莱热”“王尔德热”“萧伯纳热”。抗战爆发后,在救亡图存的主旋律声中,学术研究的自足性、本体性受到极大干扰与影响,但是对英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并未出现有可能出现的“断层”现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包括英国文学在内的外国文学研究奉行“政治第一、艺术第二”的批评标准,政治化的研究模式成为学术主流。“文革”期间,极“左”思潮达到极致,学术活动几乎停止,学术研究处于“休克”状态,学界走过了一段“学术断裂期”。“文革”结束后,学界开始拨乱反正,政治上逐渐走向平稳与安定,思想解冻,文化活跃,英国文学研究得到全面恢复。自80年代中叶起,学术研究逐渐进入一段繁荣发展时期。90年代后期,高校扩招,英语专业迅猛扩张,跃居全国“第一专业”,英美文学师资队伍十分庞大,英国文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研究一样,进入了一段学风浮躁、良莠不齐的新的历史时期。一百多年来,中国的英国文学研究走过了一段十分曲折而又波动不已的学术历程,并取得很多引人瞩目的重要成就。回顾这一历史进程,确立学术传统,评估范式流变,反思研究得失,为英国文学的未来研究提供必要的学科史基础与学术史背景,正是学术史构建的主旨与要义所在。

 

一门学科的发展史与整个中国的学术发展史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考察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学术史的构建显得尤为必要。因此,英国文学学科史、学术史的构建不仅要把握学科自身内部的发展规律,而且也要探讨作为整体的中国学术的发展规律,从而对学术史的分期与发展阶段作出严密而精确的描述,为英国文学研究提供微观与宏观上的学术史脉络与发展轨迹。

 

季羡林在《<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序》中把20世纪的中国学术的发展分为下列五个阶段:一、20世纪初到五四运动前夕,约为1900年—1917年;二、“五四”运动十几年,约1917年—1930年;三、1930年—1949年;四、1949年—1978年改革开放;五、改革开放至世纪末。 这一分期也大致适用于外国文学学术史的历史分期。陈建华在《20世纪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论》中将中国俄苏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清末民初、“五四”时期、20 世纪20 年代末至40 年代、新中国前30 年、新时期以来。周小仪在《英国文学在中国的介绍、研究及影响》一文中把英国文学在中国的学术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上半叶、20世纪中叶、20世纪晚期和当代四个阶段 。陈建华、周小仪的历史分期虽然与季羡林的分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在学理上是相通的。其相通之处在于学术史的分期充分体现了特定学科与政治制度、社会思潮、文化转型之间的密切关系,其差异之处则是在学科层面上试图反映学术自身的演变发展规律与内在特征。

 

可以说,英国文学在中国的研究历程既有其内部学术规律的支配,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百年来中国政治、社会、文化与思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陈平原在《“学术史丛书”总序》中说:“无论是追溯学科之形成,分析理论框架之建构,还是分析具体的名家名著、学派体系,都无法脱离其所处时代的思想文化潮流。” 因此,探讨不同时代政治、社会、历史与文化语境的变化如何影响英国文学研究与接受的历史轨迹,对我们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研究模式与价值立场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周小仪指出,20世纪20—40年代,英国文学研究与启蒙主义、社会政治关系紧密,40—70年代出现了以阶级斗争概念为基础的中国研究模式与批判传统;80年代开始出现审美的复归,90年代以来则出现了“非殖民化”的研究趋势。 这是历史性的纵向探讨。

 

此外,共时性的横向比较也非常重要。在同一个历史时期,不同的作家因为主旨与题材、风格与流派各不相同,在中国的研究与接受也会发生很大的差异。例如,建国“十七年”中,“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革命浪漫主义”文学因具有“进步性”“人民性”“革命性”而备受青睐,现代派文学因“颓废”“反动”则遭遇贬抑与批判,其学术逻辑是典型的阶级分析法,其背后是一元化政治意识形态的决定性影响。

 

再如,新时期以来,“现代派”文学一度在外国文学研究界形成研究热潮,而“十七年”中学界热捧的一些“重要”作家,一些被视为“经典”或“进步文学”的作品(如《牛虻》),则受到国内研究界的冷落。由此可见,时代的变化带来了价值立场的变化,而价值立场的变化又带来了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式的变化。考察其流变过程及其内在动因,正是构建英国文学学术史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本书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早期英国文学研究

第一节     总述

第二节     古英语文学研究

第三节     乔叟研究

第四节     莎士比亚研究

第五节     多恩研究

第六节     弥尔顿研究

第二章     18世纪英国文学研究

第一节     总述

第二节     笛福研究

第三节     斯威夫特研究

第四节     菲尔丁研究

第五节     布莱克研究

第三章     19世纪英国文学研究(上)

第一节     总述

第二节     拜伦研究

第三节     雪莱研究

第四节     济慈研究

第五节     华兹华斯研究

第六节     柯勒律治研究

第七节     奥斯丁研究

第八节     司各特研究

第四章     19世纪英国文学研究(下)

第一节     小说研究

第二节     诗歌研究

第三节     散文研究

第四节     狄更斯研究

第五节     萨克雷研究

第六节     夏洛蒂·勃朗特研究

第七节     艾米丽·勃朗特研究

第八节     乔治·爱略特研究

第九节     哈代研究

第十节     王尔德研究

第五章     20世纪英国文学研究(上)

第一节     戏剧研究

第二节     诗歌研究

第三节     小说研究(一)

第四节     小说研究(二)

第五节     吉卜林研究

第六节     萧伯纳研究

第七节     叶芝研究

第八节     奥登研究

第九节     艾略特研究

第十节     康拉德研究

第十一节         劳伦斯研究

第十二节         伍尔夫研究

第十三节         乔伊斯研究

第六章 20世纪英国文学研究(下)

第一节     总述

第二节     奥威尔研究

第三节     戈尔丁研究

第四节     贝克特研究

第五节     品特研究

第六节     莱辛研究

第七节     奈保尔研究

 

英国文学研究资料辑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更多学术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