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上午,北京外国语大学欧语学院、中东欧研究中心、王佐良外国文学高等研究院、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联合山东教育出版社,在行政楼504会议室共同举办《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中东欧卷》出版座谈会。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诗人吉狄马加,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作家出版社社长、文学评论家吴义勤,外交部中国-中东欧合作事务特别代表霍玉珍,中联部六局副局长严宇清,教育部国际司调研员王道余,文化部外联局副处长关昕,山东教育出版社社长刘东杰、副总编辑祝丽,《中外文学交流史》总主编、南京大学教授钱林森,以及来自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我校的中东欧文学翻译家和研究家林洪亮、张振辉、冯植生、陈九瑛、郑恩波、高兴、易丽君、冯志臣,我校校长彭龙、副校长孙有中出席会议,科研处、国际处、俄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丝绸之路研究院、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等单位的负责人以及部分专家学者参加座谈会。
《中外文学交流史》由南京大学教授、北外法语系校友钱林森先生和厦门大学周宁教授共同主编,自2005年启动,经过11个寒暑,最终形成17大卷,成为新世纪以来我国比较文学领域的标志性成果。其中,《中国-意大利卷》由我校张西平教授与意大利罗马大学马西尼教授主编,文铮、魏怡等老师参加撰写,《中国-阿拉伯卷》由阿拉伯学院丁淑红等老师参加。《中国-中东欧卷》由北外欧语学院丁超教授主撰、上海外国语大学宋炳辉教授合著,该卷在2016年11月罗马尼亚“高迪亚姆斯”国际图书展上成功实现版权输出,为中国文化和学术“走出去”做出贡献。这套大型丛书先后被列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日前又被评为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获奖作品公示。在座谈会上,彭龙首先致辞,向各位来宾表示欢迎并介绍北外近年来的发展方向和主要成就,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学科整合、外国文学研究、国别和区域研究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刘东杰在致辞中着重介绍了该社的出版工作。钱林森饱含深情地回忆起早年在北外的学习生活,并回顾了整套丛书的研究编写过程和主要特色。与会嘉宾和专家学者纷纷对《中外文学交流史》17卷的出版表示祝贺,并围绕《中国-中东欧卷》进行了热情洋溢而富有思想高度的精彩发言。吉狄马加在讲话中追溯了东欧文学的早期译介及其在不同时期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分析阐述了当前中外文学交流的发展趋势和特点。霍玉珍从中国-中东欧合作的角度评价了该书对于人文交流、民心相通至关重要的作用。严宇清以北外校友的身份分享了她对文学翻译及文学交流的深刻认识和切身感受。王道余积极评价文学在中外人文交流方面的意义,着重介绍了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教育行动的内容。吴义勤充分肯定了该书的学术水准和学术价值,并提出对于深化中外文学交流的看法。易丽君、林洪亮、张建华、高兴等多位文学翻译家和研究家也先后发言,对该本书的出版表示祝贺,充分肯定了该书丰富扎实的史料、全面系统的论述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中东欧卷》是该领域国内外第一部通史性专著,也可视为2016“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年”的收官之作。它对于如何发挥我校非通用语种的优势,开展高水平的特色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