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教学大赛综合组一等奖张羽说课

15.9分钟 3473次
说课点评:

张羽老师的说课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陈述了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第二部分说的是具体的教学计划。总的说来,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说课。其主要亮点如下:

1)张羽老师的说课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能让听众迅速捕捉其陈述的主旨。

2)张羽老师对课文的理解比较全面深刻,他不仅陈述了段落大意,而且梳理了文章脉络,对课文主题的把握也较精准,因此能比较顺畅地结合课文的主题和内容陈述其教学计划。例如,在陈述第三节课的教学设计时,他设计了Humanity vs. AI这样的话题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并将这样的小组活动冠名为Let Our Thoughts Fly,借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陈述Homework Assignment时,张羽老师也设计了具体的问题。

3)张羽老师设计的教学计划比较全面,且有具体内容,能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思路。授课对象是谁?用多少课时处理这篇课文?每节课都做些什么事情?哪些关键词语应引导学生注意?如何在课堂上唤起学生的思辨意识?类似的细节问题都在其说课中有所涉及,使得整个Presentation“有骨有肉”。

我有一个问题想和张羽老师探讨,即:如何在课堂上开展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和质量?张老师第一节课就让学生开展分组活动,比如:安排第一组进行Vocabulary Checking活动;第二组进行Text Analysis,而后让学生Presentation。这样做的教学效果是否可信?是否值得推广?这样做能否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或提升学生的Language Proficiency?对此,我持怀疑态度。在我看来,综合课既然是语言课,恐怕还是需要引导学生养成字斟句酌的学习习惯。就这篇课文而言,诸如comparable specters (Para. 2), a profound, exponential decrease (Para. 4), exponentially better information (Para. 4), human governance and social institutions (Para. 8), pivotal technology (Para. 9)等词语用法,仅仅靠学生课堂上查阅词典恐难真正把握其特定的涵义;诸如“Humanity was introduced to existential risk when I was a child sitting under my desk during the civil-defense drills of the 1950s." (Para. 2)这样的句子,如果教师不刻意讲解,学生也很难透彻理解其含义。对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这是教师在课堂上的首要任务。教师在课堂上绝对不能只充当“组织者”或“乐队指挥”的角色。综合课其实就是传统意义的“精读课”,其本质属性是“文本分析”,必须实施“细读”。对学生来说,“细读”是必须掌握的高级阅读技能(an advanced reading skill);对教师来说,“细读”既是一种教学技巧(a teaching technique),更是一种教学途径(a teaching approach)。大到一段文字,小到一个单词,都需仔细审视和赏析,而不能仅仅满足于“抓大意”,否则学生无法通过综合课提升其思辨能力,也难以夯实和提升其语言基本功力。

点评专家:秦秀白教授




说课要求选手首先分析所给材料的内容和结构,然后介绍教学方案。张羽老师在分析课文时主要分析了文章的整体结构,即哪几个段落构成第一部分,哪几个段落构成第二部分,等等。这样做一是比较简单,二是不能展示教师自己对课文主题思想或内容的理解以及对课文重点的把握。

张老师介绍说他将用四节课(period)来处理这一材料。第一节让学生来展示对词汇的理解;第二节课介绍相关的背景信息;第三节课涉及批判性思维,打算让学生就human和AI之间的关系展开辩论;第四节课是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画一个树形图,说明AI对学生的影响。

这样的备课方案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这样一篇短文是否要用四节课来处理是个问题。四节课内容的分配也是个问题,尤其是最后一节课到底是布置作业,还是课堂讨论,张老师并未交代。如是前者,布置作业怎么可能需要一节课的时间?

其次,整个课程的结构设计几乎与一节课的结构一模一样,其实是一堂课的拉长版。四节课分别对应课堂教学的几个不同环节。实际上这表明这一模式已经成为张老师上阅读课的一个比较固定的模板。这样做的好处当然是结构分明、层次清楚,但问题是学生如果每次都面对同样的教学过程或步骤,往往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所以教师应该尽量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在教学环节和活动设计上有所创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张老师介绍说他将引用Dickens和Bacon的两段名言来启发和组织学生讨论相关的话题,似乎显得有点牵强附会。这两段名言似乎可以与任何讨论的话题挂上钩。
张老师在回答评委的问题时,未能真正理解相关内容。对提问专家提出的有关human governance和social institutions的问题的回答也显示张老师并未真正理解相关的概念。

张羽老师的表达总体上比较流利,但在用词和语法上存在许多问题。例如reasonable reasons, I am hoping (wanting) them to do, emphasize too much attention on sth. 等。

点评专家:束定芳教授

  • 主讲人:张羽
  • 时长:15.9分钟
  • 来源:外教社 201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