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点评:
梅婷老师授课有激情,思路活跃且清楚,语言畅达,语气和蔼,课文主题的引入和发挥都有特点。她的课程设计还是很有特点的:她设定了三个课程目标:第一是Infer Implicit Meanings; 第二是Identify Counter-Arguments 和Arguments;第三是如何Refute Counter-Arguments。相对应这些目标,她设计了教学的三大板块:Critical Reading, Reading Skills 和Writing Skills。为了使讨论有一定的深度,梅婷老师又点出了三个问题:information overload是如何改变how we think?the nature of self?以及the relationship of individual and society?
然而,如果课程的重点是展示Larry Sanger 的argument和Nick Carr的counter-argument是如何交火的,也许我们应该向学生提供Nick Carr的原文。没有原文,我们就无法清楚地认识Sanger所列举的所谓Carr的观点是否属实,不太清楚Carr的主张是在怎样的语境下展开的,他究竟是从哪个角度去剖析information overload这个问题的。遗憾的是,梅婷老师没有提供原文,把Sanger的总结看成Carr的实际论点。就批判性思维或论辩而言,这篇课文不仅涉及有关information overload两种不同观点的碰撞,更显示Sanger为了凸显自己观点的合理性而如何总结他人观点的。这是论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
就授课本身看,虽然梅老师的第一个目标是Infer Implicit Meanings以及相关的Critical Reading,但她并没有展示如何infer和如何critically read课文。所谓的Implicit Meanings只能是通过仔细阅读课文文本而获得。简单地挑选几个词语并不是Critical Reading。对于Critical Reading或Deep Reading的误解从课堂的阅读活动中也可以看出。梅老师请同学做Deep Reading,可又把他们分为几个小组,还同时给了他们Flow-Chart。所谓的Flow-Chart,其实也就是根据课文词语填空了。这样的活动显然只是浅层阅读,找到相应的词语后阅读也就戛然而止,不会引起太深入的思考。
这篇课文的一个核心争论点是对信息量的自我控制。information overload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information与thinking是什么样的关系?过量的信息对思维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些课文都有涉及,是理解课文的关键点,是需要展开讨论的。遗憾的是,这堂课并没有好好涉及。所提到的ship隐喻也是可讨论的地方。究竟什么是information的喻体?按梅老师的解释,它是船上的货物。船上的货物太多,船就会倾覆,那又该如何理解flow along helplessly wherever the fast-moving digital flood carries us?
这篇课文是在讨论information overload吗?为什么作者又在最后提出了Hive Mind这样一个概念?为什么作者在课文里多次使用collective这个词语?为什么在课文的最后部分要提出fit in well in society和training minds for critical thinking? 为什么题目是Bleat for Yourself? 如果我们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度解读的话,也许我们会发现课文的重点不完全是information overload。
点评专家:曲卫国教授
总体来看,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比较合理,环节之间有逐步递进的逻辑关系。教学设计既关注了课文的内容,也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语言。教师的语言素质很好,讲话流畅,富有激情。本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值得借鉴和汲取经验之处:
第一,上课伊始,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人们过于依赖手机的现实(利用手机进行QQ聊天、微信聊天、写微博、看微博并点赞),以此引入信息负载过多(information overload)这个话题,进而讨论信息负载过多可能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影响,如影响我们深度阅读、影响我们的思维。应该说,这个导入(热身)环节的设计和实施都比较合理,起到了预期效果。
第二,在Preliminary Reading环节,教师主要关注了论说文中作者如何处理论证观点和批驳观点以及如何陈述和表达观点(使用的句型、连接性词语、反问句等)。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教师主要关注了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其实,就阅读教学而言,应首先关注文章的内容。当然,关注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也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但是,在阅读的开始环节,不宜过于突出对文章结构和写作手法的关注,尤其是对文章局部结构的关注。
第三,在讨论第2、5、6段时,教师试图引导学生关注这几个段落中的关键句(即作者的观点和作者反驳的观点),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论证脉络。这个设计思路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从实际教学的情况来看,这个环节的大部分时间里,主要是教师自己讲解,教师按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找出关键句,但实际上是教师给出了答案,学生参与度不高,而且学生好像也没有跟上教师的思路。
第三,在In-Depth Reading环节,教师让学生分组阅读,第一组阅读课文的第2—4
段,第二组阅读第5—6段,并分别完成几项任务(推测词义和完成流程图)。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有组织小组活动的意识,而且确实给学生一些自主阅读的时间(很多教师在教学观摩课中不给学生阅读的时间)。但是,就这个环节而言,分组阅读的目的不清楚,而且不利于学生理解课文。比如,在全班讨论第2—4段的流程图和spread too thin的意思时(11'07"—13'43"),如果第二组学生没有阅读这几个段落(他们被分配阅读第5—6段),他们就不能理解教师的讲解。
点评专家:程晓堂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