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教学大赛英专组一等奖刘瑛授课

25.1分钟 4963次


授课点评:

刘瑛老师仪态端庄,教态自然亲切,语言流畅,基本功扎实。她用发生在她身边的生活故事引出了课文的话题,很有现实感。教学内容安排得合理充实,教学过程也很紧凑,不拖沓。问题讲解的思路较清晰,收放自如。与学生互动非常自然,对学生的回答也有很简洁到位的点评。她的讲课很有特点。

不过,就她所拟定的教学目的来看,这门课还是有一些可以讨论的问题。她所设定的目的是Appreciation, Language Skill Building 和Critical Thinking。就第一个目的而言,这门课究竟要让学生appreciate什么?是男女的社会角色转换的社会问题还是课本是如何展开有关问题的论述?换言之,学生在这门课里所要接受的训练是社会学或哲学意义上的问题探讨,还是文本阅读欣赏训练?刘老师在讲解的时候曾很巧妙地把课文引入,不过这仅仅是让学生在课文里寻找问题讨论的证据,这显然不是对课文的赏析。课文在教学过程中似乎被边缘化。由此引发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不能有效地抓住课文所提供的思维线索,有时还有不少误读。如丈夫说working out of my house now并不是老师所说的lie。这里working这个词有很微妙的语义转换或拓展。(下面的new life-style occupation就暗示了这样的语义拓展)。其实,如果紧扣课文,这也有可能引起我们对于什么是working 的思考。如果细读课文,丈夫为什么要离开工作,ulcer似乎仅仅是一个表面的理由。紧接着的I was left to be with my son until something better came along明显地暗示着什么。老师似乎没有太注意到这点,这可能直接导致了对I triumphantly, and without notice, tossed the letter of resignation on my boss’s desk的误读。他感到triumphant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终于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吗?如何解释Then I walked away wobbly-kneed? 如何解释trauma?

由于赏析的对象不明确,所以第二个目标也受到影响,这在Procedure的设计上也可以看出。Language Skill Building 被设计成了Word Game。然后,对课文语言点的讨论不仅仅是几个词语,如刘老师所解释的那样,trauma, therapeutic, chronic都出自于相同的语义场,更重要的是揭示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述所遇到的问题的复杂性。作者除了使用trauma等反映心理问题的词语以外,还使用了诸如traditionalist, middle-class taboo, competitiveness, aggressiveness, adrift等词语,这些词语有效地反映了house fatherhood所涉及问题的复杂性。

也是有可能因为赏析对象不明确,所以Critical Thinking被单列了。虽然所讨论的问题如identity, traditional social role, gender distinction等都很有深度和广度,但批判性思维对象不仅仅是一般社会问题的讨论,或者说把哲学或社会学角度引入课文的问题的讨论就完事,作为训练,它更多地涉及对课文本身所展开的批判性阅读。所谓批判性,并不是简单地指出课文的漏洞,而是去探索问题是如何展开的,哪些是制约作者展开角度的因素,作者是如何试图建立与读者的认同,作者的讨论中是否有意识地回避了某些问题或角度,作者所使用的语言和话语策略是如何帮助他完成他的话语目的的等等。

简言之,如果能紧扣课文,这会是一门很成功的综合课。

点评专家:曲卫国教授




总体来看,教师对课文的主题和内容理解准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比较合理,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比较清晰。教师能够在讨论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语言现象。教师的语言素质很好,讲话自然、流畅,富有激情,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程度。本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值得借鉴和汲取经验之处:

第一,在本节课的Introduction环节,授课教师试图通过讨论家庭类型和结构以及孩子的出生可能带来家庭成员角色的变化,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这一设计思路是可取的。因为在学习新课之前应该做一些铺垫,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对相关主题的认识。美中不足的是,这个环节中关于丁克家庭(dink family)、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以及现在二胎政策的讨论,与本节课所教课文内容的关联性并不是很强。课文作者之所以成为“家庭主男”,与家庭类型和结构没有关系,而是另有缘由。这个环节的讨论可以开门见山地引导学生就这个问题开展讨论:如果有必要,谁更适合在家带孩子:丈夫还是妻子?为什么?

第二,在学习课文之前,授课教师介绍了她自己的cousin成为家庭主男的经历。这个来自真实生活的例子与课文内容高度相关,可以激发学生好奇心。略显遗憾的是,教师主要采用了自己讲述的授课方式,而没有引导学生猜测或讨论。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图片,请学生猜一猜为什么她的cousin选择在家带孩子。不过,这个环节中教师提出的How did he feel这个问题很好,而且请学生作答,学生参与积极性比较高。

第三,教师从热身环节到课文学习的过渡,略显唐突。本来教师在学习课文之前做了比较好的铺垫,特别是关于她的cousin的讨论。但是在讨论结束时,教师突然问学生,课文作者对于成为一名家庭主男的感受。此处,教师应该设置几个过渡性问题,如:The passage we are going to learn today is also about a house father. Did you read the passage? What is it mainly about? How did the author become a house father? How does he feel about being a house father?

第四,教师在处理课文内容时,比较注重与学生互动。教师就课文中的主要事件(如作者辞职的原因)、关键词(如ambivalent、trauma)向学生提问,而且确实让学生回答(不像有的教师总是自问自答)。

第五,本节课的Critical Thinking环节显得与前面的环节有些脱节。由于本节课只有20分钟,教师未能充分处理课文的全部内容。在15'50"匆匆进入Critical Thinking环节。但主要是教师在讲,教师虽提了一些问题,但学生参与程度并不高。有些问题没有回答,有些问题由教师自己回答了。

点评专家:程晓堂教授

  • 主讲人:刘瑛
  • 时长:25.1分钟
  • 来源:外教社 2018-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