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点评:
授课教师根据 BBC 新闻节目的内容和语言难度,正确地定位视频材料适用于中高级学生学习英语,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地设计了一堂视听说课程。授课教师认为,视频内容主题涉及有关网络应用的热点问题,可以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作为学生讨论/辩论的合适题材。
授课教师把教学目标确定为:首先,作为听力材料,训练 summarizing, note-taking, inferencing 等高级听力技能;其次,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有关的常用词语和表达法;最后,就视频材料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辩论, 提高口语能力。
授课教师为整堂课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 Pre-watching, 为听力理解做语言和背景知识铺垫,授课教师非常重视预构成语块的教学;第二个环节是While watching, 主要是理解听力材料内容,通过若干次观看,由浅入深,从理解内容大意,逐步深入到理解事实细节,进而理解VIP们对网络的看法究竟是赞成还是反对,从而训练 inferencing 能力;在 Post-watching 环节,组织学生讨论网络的优缺点。课外作业是要求学生设计问卷,非常实用,能鼓励学生在课外使用英语,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从整个设计来看,授课教师能正确处理语言和内容的关系、理解与表达的关系、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授课教师英语基础扎实,有良好的教学法理论修养,能够设计出有效教学的课程计划。
点评专家:杨惠中教授
参赛教师介绍了自己对录像片段的理解,同时概述了45分钟课堂教学的安排。整个安排层次清晰,注重学生听和说的练习,并能围绕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开拓性思考。
教师教学目的明确,对听力技巧、生词和新句型的掌握以及口语能力都有具体的目标;教师采用的教学法体现了兼收并蓄的特点,尤其是在吸收 ESA teaching sequence 和任务型教学法方面颇得要领。整个教学设计都注重“任务”,促进学生边听边思考的能力;教学步骤虽然是比较传统的(Pre-, While, Post-watching)“三步法”,但是每一步都考虑到了学生“说”的能力培养,并考虑到话题的选择。在 Post-watching 部分,还设计了一个大约10分钟的辩论型口语练习,可以激发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课后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组对设计关于 Internet Surfing 的问卷,然后进行访谈。教师要求录制访谈过程,这样的安排有助于学生在课后使用英语,并总结自己的得失。
教师说课时稍显紧张,影响了语言的流利度。此外,建议教师能在探讨有关话题时加入一些自己的评论,以便更有效地带动学生进行思考。
点评专家:殷企平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