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教学大赛三等奖王晓琪授课

22.4分钟 1935次
授课点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教学原则指出:“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注重各项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突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语言基本功的训练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必须贯穿于4年教学的全过程。”同时,教学原则中还指出,“专业课程教学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专业课程教学不但要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在英语综合课中怎样做到两者兼顾,对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一个考验。

本课“The Teacher Who Changed My Life”选自Holy Cross大学出版的散文集,在当前崇尚物欲的社会氛围中,这是一个对学生进行尊师重道教育非常合适的主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懂得一个优秀的教师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授课教师进行了充分的备课,准备了不少中外语录,课程一开始,通过板书写出篇目,要求学生指出其中关键词,也就是“Teacher”, 并说明,“How”是本课 focus, 接着授课教师用中英文引了韩愈的两段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把学生思想迅速调整到课堂中。

接着授课教师通过幻灯片分析文章结构,告诉学生global reading的方法:也就是通过寻找关键词和关键句跟上作者的思路展开,然后讲了怎样通过段首句、段末句找到transitional sentences来理解文章中的coherence。最后点出,进行critical thinking就是要联系现实生活,用中英文显示“To live and let live.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全课总结。

纵观示范课全过程,授课教师十分重视语篇分析方面的教学,但对于文章中的语言点几乎完全没有触及,像“My friends dreaded dinners ... with me that year, ...  I asked them if they thought the theory of the dialectic could be applied to our own trivial lives, ...  He had ignited an independence of thought that I hadn抰 yet found in myself. ... These requirements can be intimidating. ... But Morse had an ease about him.”这些语言点如果不进行充分的语言铺垫,帮助学生扫除理解障碍,学生可能很难理解作者从误闯高年级研讨班、自觉低人一头、担惊受怕,然后在老师的鼓励引导下终于建立起独立思考自信心的心路历程,而这正是让散文作者终生受用的地方。语篇分析等等可以帮助提高理解能力,但是缺乏对文中语言点的深度解析,很难达到深层次的理解,也就谈不上对文章中的touching and inspiring、humorous and heartfelt 的意境的领悟。语言教学正是环绕课文中的语言点展开的,首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文章中的语言难点、要点,吃透其精神,学习其中有用却并不熟悉的表达方式,通过精心设计的操练,提高语言实践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再作宏观分析,可能效果会好一些。

另外,授课教师引用中文语录,意图可能是进行两种文化的对比,进行所谓跨文化交际,但是由于没有结合课文,显得游离于课文之外,恐怕不易达到预想的效果。

点评专家:杨惠中教授



该教师以语篇的连贯作为教学的重点,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的水平,较好地把握了该文的特点。她对连贯的处理不是仅停留在对连贯的解释,而是以自己精心设计的课堂内容的安排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连贯。在宏观层面上,她以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引入主题后,便开展了对文章主题思想“How the teacher changed my life”步步推进的分析。之后以填空题的形式开展了词的理解和运用,再到句子层面的赏析,再到语篇结构与连贯的分析,再从课文主题延伸到现实生活,点面结合,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实现了整体结构的连贯。这种处理既展示了课堂内容组织的连贯,也符合语言学习与认知的规律,有利于学生语言知识的扩展和思维逻辑的形成。在微观层面上,她以第二段内容为例,在PPT里,用一个“however”恰当贴切地展示了作者怎么从一个scared and outranked的无意学Morse的课的人转变为一个对Morse的课着迷并从此变得自信、有见解、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较好地显示了连贯词的恰当使用对实现语篇连贯和思维连贯的重要作用,也据此挖掘了文章的主题。

该教师教学中十分注意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积极启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教态自然,表情亲切,有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教学内容和图片使用配合密切适当,“ivy”图片的引入、好教师的素质树、主题发展流程图等,都较好地配合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实现。

美中不足的是,该教师对有的地方的处理略显稚气,如让学生从一点不复杂也不难懂的标题“The Teacher Who Changed My Life”中找关键词。对有的内容的过渡太快,有的问题如“What is the teacher抯 attitude of how to live?”、“How do you read between the lines?”,如果没有时间处理就不如不要,以免画蛇添足。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反馈形式较单一,多数时间只说“Thank you”,最好有更具体的评价。

点评专家:周榕教授
  • 主讲人:王晓琪
  • 时长:22.4分钟
  • 来源:外教社 201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