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教学大赛三等奖沈永杰授课

24.2分钟 2328次
授课点评

本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合理。教学内容较综合、全面,授课教师既关注到课文内容和结构的分析、词汇短语的讲解和操练,也关注到了作者的写作手法,充分体现了综合英语课的特点。教学思路设计层次清晰。授课教师在导入后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后对语言点进行分析讲解和练习,再说明文章的写作手法,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过渡自然。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使用得当,有机结合了讲解、提问和讨论,效果较好。课件的设计和使用合理,语言精练、条理性强,图片形象生动、使用得当。课外作业与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紧密结合,且具有较强的交际性和真实性。总体而言,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综合英语课。

授课教师仪表端庄、教态自然、富有亲和力;其语言比较准确流畅、精要简练;教师对课文的理解正确、分析到位,显示了授课教师较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这堂课在以下方面似乎还可以改进:
1)课堂导入用时偏长(4分钟),不够精练。教师在导入过程中没有很好地点明为什么网络阅读会养成fast reading的习惯。
2)在让学生练习“to the fore”这一短语时,翻译的句子内容过难,可能会让学生花不必要的时间去考虑翻译句子的内容,从而分散学生对练习这一短语的注意力。如果选几句内容明了、但能充分练习该词语用法的句子则会更有效。另外,在说明“to the fore”这一短语时不妨提一下与这一短语经常搭配的动词。
3)课堂语言中还存在一些小错误,如:PPT中“making the writing cohesive”中的cohesive应该是coherent,教师在布置第二个作业时把expressing念成了express等。对这些小问题的注意,可使教师的教学语言更加精确。

点评专家:洪岗教授



沈永杰老师的这堂课结构清晰,各环节过渡也较自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和学生互动,善于设计符合教学目标需要的教学活动,采取鼓励和探讨的方式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反馈,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注重对课堂互动活动的延伸性讲解。

这堂课较好地在词、句、篇章三个维度上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在教学中融入了东西方文化对比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对课文中一些特别的用词进行了辨析,如说erode one抯 capacity而不用 damage,还通过一些翻译练习来加深学生对一些语言表达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对阅读材料中语言使用的鉴赏能力。

此外,沈老师在Appreciation of the article中提示了几个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关键,如transitional paragraph、quotation、parallelism以及parenthesis,并以本课出现的例子来进行说明。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值得一提的是,沈老师对学生回答的反馈不是简单地说“Good”或“Excellent”,而是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释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思考相关问题。

在布置作业时,教师注重对学生课外学习的有效指导,注重课外学习任务设计的多样化和学习任务的交际性。但是作为第二项自主学习任务的给作者发邮件对其文章进行反馈,似乎在实际中操作的可行性不大。虽然这个任务的交际性程度很高,但是对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测人变成了文章的作者而非教师,无法体现对学生课外学习的指导和监控。

点评专家:束定芳教授
  • 主讲人:沈永杰
  • 时长:24.2分钟
  • 来源:外教社 201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