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点评
授课教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fast”fetishes和“slow”slogans来介绍课文的背景,进而引出slow reading,效果较好。背景介绍后,授课教师即说明了该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步骤,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让学生上课一开始就知道这堂课的内容要点及步骤,这一做法值得充分肯定。导入课文后,教师对第1至第4段的内容作了介绍;然后过渡到该课的重点部分,即课文的第5至8段“What is slow reading?”和课文第9至第12段“How to read slowly?”的讲解,采用了两个不同的方法;最后教师做了总结。课堂环节层次清晰,安排较合理、课堂结构完整、过渡较自然,教学方法选择恰当。课件设计能紧扣教学要点,图片、文字使用得当且较活泼生动。
教师教态自然、热情大方、端庄从容、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体现出较好的教师素质和较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其语言较为准确流畅、驾驭课堂的能力较强。
其可以改进之处包括:
1)授课教师所设置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如下三种阅读能力:dynamic reading、diverse thinking和distinct writing,但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似乎没有很好地体现,该课结束时也很难判断是否达到了这一目标。这也说明这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过于宽泛。
2)该课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活动的时间较少,而该课用时16分45秒,如果安排更多的学生活动来替代教师的讲授,则效果会更好。
3)在Lead-in环节做的survey采用multiple choice 的形式不是太合适,一是提供的选项很难穷尽学生阅读的对象和方法,二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4)教师花将近三分钟时间去解释“dialogue”这一概念似乎没有必要,而对课文的分析采用“dialogue”这一概念似乎也有点牵强。
5)PPT 给课文第12段所配的图片不合适,有可能误导读者。课后的作业与课堂内容的关系不够密切。
点评专家:洪岗教授
这堂课设计得很巧妙,很有新意。一开始吴老师通过fast引出slow,非常自然,也非常切题。吴老师试图把“dialogue”作为整个课文的核心词语,在这个概念的观照下,安排教学活动。
不过,为什么要用dialogue? 难道fast reading 就不涉及dialogue? 任何reading不可能不涉及人与文本的对话或者人与作者的对话。为什么说slow reading凸显的是dialogue,而fast reading却没有,这是需要好好解释的。吴老师在阐述时用的术语太多了,如在讨论idea of dialogue时,孔子、苏格拉底、巴赫金等一并搬出。但这些学者所谓的“对话”观念并不相同,既然提了,就有义务要把它们说清楚。吴老师列举了各种对话类型,为什么要举这么多类型?目的何在?这么多的内容,那么细微的差异,不解释学生能理解么?
除了这些术语以外,吴老师在介绍教学目的时,还用了dynamic reading、 distinct writing、diverse thinking等术语。学生能理解么?这些和slow reading 又有什么关系?和对话又有什么关系?老师还引入了sharing、equality、spirit of equality、democracy、harmony、humanism等概念。这些词语怎么理解?和课文又有什么关系?老师语焉不详。教学需要一定的理论,但这些理论对具体的教学有帮助么?引用了理论之后是否能提升教学效率?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吴老师的课堂活动设计得很好,有学生读书习惯的调查,有分组讨论。但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没有好好做出点评。学生有回答喜欢看小说,网上阅读等,这与slow reading并不一定冲突。老师却不加任何评论。在要求学生用英语paraphrase “dialogue” 这个单词,有同学说 discussion、conversation、communication、还有学生说了snow-storm (brainstorm),这些词语和dialogue有什么不同?与孔子、苏格拉底、巴赫金等所主张的“对话”有不同么?教师也没有评论和回复。教师提到了debate,为什么说debate?它和dialogue又有什么相同之处?老师借助debate引出了spirit of equality、democracy、harmony, 甚至humanism等概念。问题是dialogue和debate一定与这些概念有关? 为什么要引入humanism?
教师对课文的解释有些牵强,她试图把所有的解释都纳入dialogue这个框架中。不仅她的解释是如此,她甚至迫使学生对课文做小结也根据这个概念。教师可以陶醉于某种解释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分享她的解释,但教师的任务是活跃而不是固化学生的思路。
点评专家:曲卫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