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沁怡

选手简介

华东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系,硕士毕业于爱丁堡大学翻译专业。获第十三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全国总决赛综合课组一等奖,第十四届“外教社杯” 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江西赛区一等奖。

参赛感言

初登讲台时,我比学生们大六岁。他们是“阅师无数”的“老”学生,我是初出茅庐的新“青椒”。除了一张新面孔,我对他们没有太多的吸引力。面对这群对英语不那么感兴趣的大学生,我每天都在思考如何在抓住他们注意力的同时把知识传授给他们。我不断更新教学活动和方法,观察学生的课堂反馈。在这过程中,我和学生互为师生,教学相长,斗智斗勇,其乐无穷。

然而得知要参加教学比赛,我心里还是很发怵。比赛要求在20分钟内展现完整且真实的课堂,在这种情况下要讲得出彩,实属不易。也是在备赛过程中我才意识到,平时上课因为时间充裕,一些课堂活动之间联系松散,而在严格的比赛时间限制下,这一问题就暴露出来。好在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帮我反复磨课,提出建议,令我获益良多,也让我切实体会到以赛促教的重要性。

比赛中,提问评委提出ChatGPT的问题,不由令人深思英语教学应当何去何从。或许我们早该意识到,老师不再是课堂上唯一的知识权威。成为一名教师,意味着终身学习。我们能做的是和学生们一同认识、接纳这个正在进行信息变革的时代。

专家点评

授课视频及点评

授课点评:龚沁怡老师经过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详尽、连贯,具有自己的特点。她介绍的三维单元教学目标(知识、能力和价值情感)和期望的学习成果(单元任务)之间紧密相关,由此选取教授和操练的知识和技能重点十分明确,进而确保教师有的放矢、学生学有所获。她之所以能够重点突出是因为她对文本的解读比较到位,敏锐地抓住了篇章知识、写作方法和主题意义这几个重要方面。龚老师专门聚焦故事要素中的主人公和冲突,带领学生进行语篇分析和解读,理解冲突的铺垫、发展和解决这几大环节(2’20”—2’54”),同时结合故事的发展研读作者对于多种感官体验的描写手法,最后还通过全班讨论深入挖掘课文关于人与自然的主题意义,激发学生思考,准确理解课文作者对于这一微妙关系的阐述。这样的阅读教学能帮助学生进入深度阅读的状态并很好地理解课文,也能很好地辅助学生进入写作环节,写出语言具体、生动的探索者的故事。龚老师为此创设了情境(为校报公众号撰文),在布置的作业中让学生得以应用和迁移课堂里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学生从三位中国的探险者郑和(兼顾到了同一单元的Text B)、詹天佑和女宇航员王亚平中选择一位,通过设置和发展冲突以及对感官体验的描写,发挥自己的创意写作能力,讲好中国故事。在教学方法的选取上,龚老师吸收和兼容了任务型教学法和混合式教学法,注意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的结合、任务前学习和任务后学习的结合,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也使得课内宝贵的时间更被能高效地利用。在教学展示环节,龚老师选取了识别故事主人公、细读课文中的冲突以及讨论课文主题这几项活动,整个过程流畅,教态自然,与学生互动良好。从导入、课文结构分析、关注在冲突中感官体验的描写,到讨论人与自然的张力(挑战和应对),龚老师设计了多种支架式阅读任务,思路清楚,耐心带领学生开展阅读和讨论。整个授课展示中值得商榷的地方有以下四点:首先,虽然有必要通过练习来帮助学生梳理课文中的感官体验描写,但是搜寻信息并填空属于挑战性不强、对阅读能力要求偏低的练习形式,是否可以放在课前,让学生在线完成?又或者,能否让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讨论归纳出作者在叙事过程中处理冲突的步骤?第二,讲解视觉体验描写时,龚老师罗列并建议学生使用appear的一系列近义表达,这是否欠妥?暂且不论这些表达是否可以用于同样的目的,就本文而言,视觉渲染(以及其他感官体验)靠的仅仅是单词的使用吗?第三,在讨论人与自然时,是否可以要求学生充分依据课文内容来分析作者的观点?从现场互动情况来看,老师使用了Who won in the conflict?这个设问,导致学生过快地作答,没有提供充分的依据。第四,老师让学生想象三位名人的探险体验,难度是不是有点大?是否可以先在课堂上让全班努力充实Text B中郑和的这些体验,然后再让每位学生单独写自己的切身体验,比如独自离家求学、登山、出国游、漂流等?点评专家:冯豫

说课视频及点评

说课点评: 龚沁怡老师的说课内容主要分为文本内容和结构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法和相应的教学活动介绍,思路和条理都是清楚的。在分析课文内容时,龚老师正确梳理出了各部分对于Joseph Needham生平的一些介绍。在做学情分析时,龚老师谈到自己的理工科学生可能会对课文感兴趣,但是由于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足,所以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随后,龚老师从三个维度(知识、技能和情感价值)阐述了教学目标,认为值得教的知识点是文中的linking sentences,学生需要学会的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生平介绍,并强调说 “I hope”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并对其感到自豪。在教学方法上,龚老师决定将任务型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课前,她要求学生完成词汇学习以及文本整体理解的练习。课中,她先用关于中国科技成就的视频导入,再让学生分组分板块学习课文,绘制思维导图,然后做段落首尾句匹配练习。课后的作业是以小组形式完成一篇中国科学名家的生平介绍,并在随后的课上展示作业并接受师生点评。从龚老师的说课中可以看出,她的教学设计从课内到课外的教学一致性和相关度较高,表明她很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转移能力,也很重视作业之后的反馈。这些都符合且体现了她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但是,就这篇课文的文本解读而言,龚老师在有限的准备时间里未能很好地抓住主题意义的核心所在,也未能有层次、有逻辑地设计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活动,作业的设计偏离了单元重心。课文对于Joseph Needham所作贡献的关注重点在于他倾心致力于中国科技成就的传播,文中的“bridge”一词至关重要。再有,学情分析跟教学设计的呼应并不紧密。仅仅梳理课文信息和做句子匹配练习,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民族自豪感作用似乎有限。建议可以鼓励学生观摩写作手法(比如文中描写Joseph Needham对中国文化的痴迷和工作之艰辛有几处传神的比喻),也可以鼓励他们通过拓展阅读找寻Joseph Needham研究并介绍的China firsts,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讨论并深度感受他挑战西方无知偏见之伟大。另外,龚老师多次用bibliography代替biography,应该不是口误,Needham的发音也有误。点评专家:冯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