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绣海

选手简介

李绣海,甘肃兰州人,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2001年获西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2008年获四川外语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修辞学、文体学和邓约翰(John Donne)布道文研究。2005、2007、2010和2012年获西北师范大学“教学质量优秀教师奖”,2012年获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

参赛感言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既要注重语言技能培养,也要兼顾其人文属性。从教十余年,我逐渐认识到,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需要以人文化的教学为载体、以爱的教育为动力,促进学生语言能力与健全人格的同步提升。然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绝非朝夕之功,尤其是健全人格的培育,更需要以爱的教育为雨露来浇灌。爱之于教育,犹如阳光之于生命。

课堂里,我一直坚持做一件事:每位同学发言完毕时请大家鼓掌致谢。同学们互相关爱的行动、老师爱的语言与鼓励的目光,让英语教学有了鲜活的生命,也使爱的教育在学生身上结出自信、快乐与满足的硕果。

教学中,我一向注重和学生探讨文章结构与文体修辞。前者的宏观解析可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后者的微观探究能培养学生充分理解语言魅力、准确分辨语体特征的能力。正是这样日复一日的教学,使得教与学相得益彰。

每次教学都是以爱起航、以心呵护的旅程;但比赛毕竟是比赛,有诸多压力。犹豫再三,最后下定决心参赛,这决心背后是领导的关心、朋友的鼓励和家人的支持。我决心以行动回应他们的爱,让大赛成为检验我教学理念的试金石,成为激励我继续探索的契机。因此,每个比赛现场,我不愿仅仅将其看作赛场,更愿将其视为我与学生交流的平台,使短短的20分钟里有知识的能量,思考的力量与爱的馨香。

每次授课准备都是一次教学探索之旅。全国总决赛的讲稿几经修改,反复斟酌,最终决定以隐喻贯穿此次授课,使这篇硬朗的驳论文具有诗意的隽美,让学生有快乐的学习体验!我将教学过程视为一次寻宝之旅,学生需通过阅读之旅来发现“宝藏”(修辞格“exemplification”和“citation”),最终能用“上等材料”(驳论文独特的句型结构)经过“艺术家”(学生和老师)批判的眼光(文章中的“平衡观”)将宝贝设计、锻造成为艺术精品。这个方法以清晰的脉络既能让学生完全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又能发展他们批判性的思维和健全的人生观。比赛中看到学生以充满愉悦的神情与我一起体验语言文化之旅时,我倍感欣慰!

本次教学大赛虽已落下帷幕,但我的教学旅途却还漫长;既然选择了远方,我便只顾风雨兼程,奔向心中的彩虹。

专家点评

授课视频及点评

授课点评该选手讲授的课文题目是“每个人都幸福吗”。这是一篇议论文,作者阐述了他的幸福观,提出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两极,应该追求中间的道路,幸福不在于拥有,也不在于感知的存在,而在于追求的过程。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所阐述的幸福观,对于任何一位教师无疑都是一种挑战。该选手对这堂课的设计与众不同,他设计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活动,包括听与说、读、写与说,并以此组织教学过程,目的分别是让学生发现课文中的例证和引证,总结课文中的句法结构,用批判性思维权衡其他观点的利弊。暂且不谈其合理性,这种设计的背后反映出选手的任务型教学法的思想理念。其次,该选手驾驭课堂的能力较强,语言表达自然流畅,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呈现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另一点值得提及的是,该选手能有效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比如播放关于幸福的记者采访录像,让学生真实感受大众对于幸福的理解等。除了上述这些优点,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这堂课设计上的不足。首先,把教学活动作为目的存在着逻辑上的缺陷。活动是手段不是目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这些活动来实现的。二是一堂课设计诸多的活动,能否有效地实现这些目的是不能忽视的问题。三是值得深思的一个普遍问题,这堂课面对讲解一篇议论文,它的教学目的究竟是什么?从这堂课设计的目的来看,前两个目的不应作为教学的重点,因为学生对于议论文理解的难点在于如何理解作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论证过程以及这种文体的书面语特点。这样的目的设计有避重就轻之嫌。正因为存在这些不足,该选手讲授环节的得分并不是很高,而笔试和回答问题环节给他加了分。这堂课给予我们的思考是,一位好老师的实力在于他或她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每堂课都应针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进行精心设计,才能取得教学效果,而讲解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教师专业知识的广博和敬业精神。点评专家:张绍杰教授这是一堂精心设计的英语课,效果很好。本课主题是“What Is Happiness”。这是一个很抽象的题目,授课老师用一段简短的录像,采访不同人物谈他们对“幸福”的看法,引起学生共鸣,对即将要接触到的语言材料产生兴趣,紧接着简明扼要地交代了本课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本授课教师具有很强的课堂设计能力和课堂掌控能力,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和重点难点的处理得当,所设计的课件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密切配合教学内容和步骤,能起到辅助和强调的作用,体现了较高的综合语言教学素养。由于文章较长,授课教师在上课前做了充分准备,不但为全文编了段号、行号,以便于参照,而且准备了 work sheet,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授课教师从语篇分析的角度把counter-argumentation分为issue、attack、defense和conclusion四个部分,引导学生通过略读找出每一部分的 main idea,把理解提高到语篇层次。语言课是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值得指出的是授课教师能把语言交际功能和相应的语言表达结合起来,通过操练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作为综合课,授课教师把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训练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当然,由于示范课只有短短20分钟时间,每个环节都只能点到为止,相信在正式上课的时候一定能组织学生充分练习。授课老师时间控制得很好,在课程结束前还安排了简单的回顾,并且布置了课后作业,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和拓展学习结合起来。课后作业也很有特色,不但有mini project, 还有回译,把课文中的一段文字用中文表述,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词语结构回译成英文,再与课文比较,这种back translation能使学生深入领会原文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通过对比提高英语语感,这对于调整语言学习策略、改进学习语言的方法很有好处。本文是一篇优秀的散文,讨论“何谓幸福”这样抽象的问题,不但充满睿智、而且行文幽默,如果教学对象是高年级学生,在教学中对于文字方面的挖掘还可以更加深入一些,像for example/for instance 表示 exemplification等,过于浅显。应当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找出他们不熟悉的表达方式和词语用法,加强文章字面意义的解读,排除语言障碍,使学生能深入读懂文章,吃透其精神,然后组织多种形式的语言操练,才有利于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点评专家:杨惠中教授

授课PP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