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泳

选手简介

吴泳,湖南株洲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曾任株洲市某部门翻译,2004年始任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曾指导学生参加大学英语演讲比赛获奖,现主要教授公共英语部大学英语课程。2009—2010赴美国任对外汉语教师。2012年参加“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获湖南省赛区综合组一等奖第一名。

参赛感言

从参加学校选拔赛到全国总决赛结束,时间跨越了一年半,从茫然到激动,从紧张牵挂到淡然处之,五味杂陈,如果用一句话总结,那么整个比赛是一个学习和感恩的过程。

首先是对教材的把握以及教学理念的学习升华。当初懵懵懂懂从学校被选出来,唯一的希望是不至于太辜负、太丢脸。学院里,尤其是公共英语系部给予了极大的帮助。我每完成一稿,系主任都会组织几位老师提出她们的意见和想法。我通过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学习大家的理念,吸收大家宝贵的经验,结合自己素用的教学方法,融入到课件当中。没有集体的智慧,个人难以走远,感谢肖烨主任和其他几位老师的无私帮助。

然后,比赛的过程也是课件制作技能学习和加强的过程。一个习惯了贴几张大图、插入几份音频或视频材料、最多加个简单动画的人,制作出的课件如何能不贻笑大方?一切从头学起,在网上搜索,下载软件,学习图片和影音材料的剪辑、拼接,加速减速等特效;学习PPT母版的制作,自己创作符合文章内容、独树一帜的模板;学习如何使整个课件画质精美,内容与画面完整统一。虽然稍复杂的PPT我仍不会制作,但通过比赛,我对课件制作有了深层次的理解。

感谢比赛让我见识诸多优秀的选手和同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听大家的每一节课对自己都是一种启发。每个人读文章的视角不同,对文章的解析不同,教学的风格和方式各不相同。大赛集中了全国优秀的选手,高容量高强度地展示大家对英语教学的理解和经验。观摩其他选手讲课,此中味道,如饮甘饴,仍须今后长期回味,逐渐消化。

感谢大赛凸显我种种不足之处,今后可引以为鉴。大赛是一柄凸透镜,把选手的每种表现都逐一放大,所有错误和不足自然也难逃评委和众同行的眼睛。现在回头审视自己,第一,专业功底仍待加强。某些表达不规范,对英语教学的理论理解不甚了了,在讲课阶段对文章解析有一些错误,这都是硬伤。第二,对答题阶段和总决赛说课部分完全没有准备。在大赛这种高压力环境下,对这两个环节的知识一片空白,完全凭自己临场信口拈来,自然是节节败退。事实再一次证明,机会和成功只给有准备的人,而我也只是那只在树下打盹偷懒的兔子。第三,性格上的不足。性情直率且急躁,导致说课阶段没有对自己的理解进行梳理、过滤和深思,回头经人提醒才恍然知错。也正因如此,在回答评委问题时会脱口而出,甚至抢话,急于表达自己,没有考虑评委的感受。借此机会,对评委们表达自己深深的歉意并感谢评委们对我的宽容。
一年多的整个比赛过程,让我感受到来自学生们的支持;全国决赛组委会给我的选题也让我反思家庭的重要,感谢家人的关爱和对我无条件的付出。对病中的父亲和女儿一度疏于照顾让我耿耿于怀,感谢他们对我的理解和宽容。人生虽多艰,逆境下的温暖总催人豁达。感谢这一段经历,虽然没有取得非常好的成绩,但让我临近不惑时收获良多。

专家点评

授课视频及点评

授课点评吴泳老师授课的课文是“When an Aging Mom Becomes the Child”。围绕这个当前社会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吴老师的备课很充分,对于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也比较到位,准备了丰富的补充教学资源。她教学节奏掌握得很好,充分利用了20分钟的教学时间。她教态自然,具有亲和力,语言比较流畅,显示了她较扎实的语言教学基本功和较强的教学能力。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步骤清晰。吴老师以一张预测自己在2046年的肖像开始了这堂课,一下就使青年学生意识到关注老年化的问题是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引发了学生对于该主题的兴趣与思考,这真是别出心裁的设计。接下来,通过讨论老年人的possible features,预习了课文中出现的一些词汇,过渡得很自然。在课文学习阶段,她通过快速阅读介绍了课文的主线与主体结构,并利用True/False和paraphrase的练习形式,逐段学习了课文的内容。这部分内容虽然用时不多,但考虑到只有20分钟的授课时间,反映了她对于课文内容本身的理解还是重视的。随后的Critical writing,她关注的重点是文章中比喻的用法,使用了一些精心设计的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比喻的用法,既有输入,也有输出,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Social awareness包括两项活动,一是听力练习,形式虽然简单,只是spot dictation,但内容偏难,处理得也偏简单,不适合作为听力练习;第二项活动是收看一个CCTV的关于Young people's role的公益动画广告,以引起学生对于家庭责任的反思,具有社会意义,语言简单却意义深刻,是一个主题拓展的很有意义的活动。最后通过五个问题启发学生反思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也是教学设计的一个亮点,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作业的布置也有利于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吴泳老师的PPT、图片和录像等辅助教学媒体的使用对教学起到了有效的支撑作用,既有助于对语言的理解,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例如moth-eaten memory的图片很形象化地解释了词义。这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的内容比较丰富,但形式却显得比较单一,教学中的互动只是在师生之间,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设计Pair Work和Group Work,没有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清晰地体现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对语言知识的教学偏弱。点评专家:刘黛琳教授吴泳老师的授课内容完整,全面:既有语言知识的讲解,又有语言技能的操练;授课目标清晰,重点突出;教态自然,语言流畅,语速恰到好处;语音、语调准确。吴泳老师授课的题目是“When an Aging Mom Becomes the Child”。她的授课有三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一,lead-in的PPT设计独具匠心。第一张PPT: possible features of elderly people下面出现如下单词和词组:with missing teeth; no memory of recent events; frail; gingerly (carefully); impeccably ?所有这些词或词组都是课文中出现的,她这样做就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课文中。另外用carefully来解释gingerly,这种用同义词来释义生词有两个好处:一是把生词置于一定的环境中,这里就把gingerly与possible features of elderly people结合在一起,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这个词的意义,而不是脱离语境来学习词汇;另外用carefully来解释gingerly是一种非常好的习得词汇的方法。把这两者(语境、同义)结合起来就会扩大学生的词汇量。第二,Text-study设计颇有新义。在这一环节中,吴泳老师设计了true or false练习,但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true or false,而是与词汇学习结合起来,这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如下所述,她让学生首先回答下面这个statement是错还是对,然后让学生用学过的词汇来替换下划线部分:During the Depression time, Mom had to move out and give up her bedroom to an elderly relative. (True. had been displaced fromy...by...)第三,抓住要点。吴泳老师在Language Exploration中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来处理、教授metaphor。她首先列举了moth-eaten memory,然后用了Pablo Picasso的一句名言:Art washes away from the soul the dust of everyday life,接着引用了Martin Luther King的一段话,最后让学生用metaphor造句。这种设计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如何提高学生的隐喻能力,这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不胜枚举,有的学者甚至调侃:现在研究隐喻的人比学英语的人还多。但在中国这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又是认知活动的结果。隐喻概念系统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隐喻可分成词汇隐喻(lexical metaphor)和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吴泳老师在授课时把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着重讲述词汇隐喻。希望她在今后的教学中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隐喻能力(metaphor competence)进行研究,把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堂课美中不足的是吴泳老师在处理Text Study时较为简单,让学生填空比较盲目、随意。阅读的难点和听力的难点是不尽相同的。对听力来说论元名词(argument noun) 和动词尤为重要,这方面可以阅读Gillian Brown(2008)的文章:Selective Listening。点评专家:邱东林教授

说课视频及点评

说课点评说课比赛所选用的课文主要探讨work, labor和play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worker和laborer等概念的定义,作者以其严密的思维逻辑阐述了其独到的见解,文章具有较强的哲理性,真正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参赛选手在接到指定课文30分钟的准备时间内,要准确理解把握课文的内容,有效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吴泳老师在说课中首先阐述了自己对于这篇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于最后两段中作者对现代技术及社会的发展给这几个概念带来的变化的预见的理解显然是有偏差的。课文的最后一段也是课文的难点所在,对于这部分内容理解的偏差也反映在她教学过程中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上。在正常教学的情况下,有充足的准备时间,相信选手会对课文有更到位的理解与把握。在介绍课堂教学设计时,吴泳老师首先说明了自己教学的目标群体是二年级的学生,但是并没有界定这篇课文的难度是否适宜二年级的学生。她认为需要用三个课时处理这篇课文,教学目标明确,并具体阐述了教学安排与教学任务的设计。第一课时主要用于主题的引入和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导入部分讲得比较清晰,是通过展示代表不同职业的图片引出主题,组织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判断worker与laborer之间的不同,这个活动的设计还是合理有效的,但是对于阅读理解的教学安排与活动设计却只用skim一带而过;另外,谈到这部分还包括了词汇的学习。在第二课时中虽然提到language exploration和writing style,但基本的活动设计都是围绕writing style。第三课时的教学安排是consolidation和critical thinking,但无论是课堂活动还是所布置的作业,都是围绕critical thinking。总之,令人感到困惑的是针对这样一篇有一定难度的课文,竟然没有对于课文中语言本身的处理,特别是围绕长难句等句子结构的教学设计。这可能是因为对课文内容的把握有误,低估了其语言难度;也可能是反映了选手对于语言知识的教学不够重视。如果在有效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上出现偏差的话,如何达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教学目标?另外,选手在布置学生的讨论甚至辩论活动时,多次用intense来形容当代的工作,这完全背离了作者文中所表达的原意。吴泳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设计了Group Work,课文导入使用的图片也对教学有支撑作用。另外,她在作业中要求学生使用网络查找一些相关背景信息也是很好的设计,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过,她在说课时的语言不如授课时流利,也不时出现一些语言错误。说课的时间没有充分利用,剩余两分半钟。点评专家:刘黛琳教授该选手的说课是从讲解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开始的, 阐述了work, labor的定义和二者之间的关系,并解释了课文第四和第五段的内容。可以看出,该选手在理解课文方面表现不错。接着,该选手对教学目标、时间安排和目标学生进行了阐述。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提高阅读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写作技能。讲课时间为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为:skimming for general ideas and vocabulary;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为:exploring the language and learning writing style;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为:consolidating the language and practice, discussion。目标学生为二年级学生。教学目标明确、合理,教学内容比较丰富,有讲解、有操练、有互动。但是,该选手在以下的阐述中是否能很好地将自己的设计演绎出来呢?在对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的讲解中,该选手对如何用图片引导学生熟悉话题论述较多,但就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而言则很少顾及。另外,词汇讲解只提了与职业有关的词汇,未能结合课文,确定课文里要讲解的重点词汇和语言知识。在第二课时的内容讲解中,对写作技巧“analogy”的讲解较为详细,列举了多个典型句型。在第三课时的讲解中,该选手的讲解思路不够清晰,小组讨论的目的和要求不太明确,如讨论主题、讨论形式、讨论时间等,对学生课后完成的任务描述不太具体,只是要求学生在网上查西方人如何看待work and labor,中国人如何看待work and labor,并进行比较。这样的作业设计可操作性不强。学生资料查好后,是写essay 还是debate?交代不太清楚,容易使人产生疑惑。总之,我们似乎很难看出可以通过三课时的教学来实现开始说课时确定的提高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目标的确定固然重要,但通过什么样的路径、设计何种任务来实现目标则更为重要。该选手口语流利,有一定的亲和力,表述较准确,但对一些课堂用语的使用还需要斟酌(如consolidate the language)。说课用时7分30秒,如能充分利用时间,说课的效果会更好。点评专家:季佩英教授

授课PP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