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教学大赛综合组三等奖陈杭说课

14.4分钟 1554次
说课点评

陈杭老师的说课内容包括教学目标的阐述、对课文的理解和教学过程的讲解。就教学目标而言,主要有两个:一是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二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work, labor, and play的定义。显然,该教学目标缺少了对学生语言技能培养的要求,况且她把学生定位在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而且是由60多位学生组成的大班,对于这些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更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合理性上存在不足,没有很好地体现综合英语课程的特点。

关于对课文的理解,该教师主要讲解了自己对课文前半部分的理解,即work, labor的定义和两者之间的不同。而对课文后半部分的理解讲述得不够充分,没有把课文作者的观点很好地归纳和总结,有避重就轻之嫌。

该教师计划教学时间为四个课时,教学内容安排包括导入、课文讲解、作业布置。用图片和录像片段作为导入,引出work and labor的话题,该设计比较合理、自然,对学生理解课文主题有一定的帮助。在课文讲解部分,虽然教师分析了课文结构,但分析不太到位,反复强调work, labor的定义和不同点,对课文后半部分作者观点的分析太少,因此对课文的分析和讲解显得有点单调,缺乏层次感。另外,缺少对语言知识的讲解和技能操练这两个环节。虽然该教师提及了文章第五行中的句子“In a society where …”,但只是一带而过。最后的课外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找关于work and labor的资料,并作对比分析。教师的用意很好,但作业要求太笼统,学生要完成好此项任务有一定难度。

总的来说,课堂设计较完整,教学目标明确。但是,教学设计忽略了语言知识的讲解,尤其是长句和难句的讲解,缺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设计。另外,对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一教学目标,似乎没有足够的手段来实现。

该教师口语流利,但在表述的准确性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如单复数和时态方面的口误应避免。

点评专家:季佩英教授



陈杭老师英语口语还算流利,说课环节拟定了教学目标,对教学材料有一定理解,也给出了重点难点,在教学安排上涉及语言知识讲解、语言技能操练和主题拓展等活动,课程设计基本完整。现对照其说课过程,对其说课表现作如下评点。

1. 陈杭老师说课安排比较凌乱,条理不够清晰,对语言知识讲解、技能操练、主题拓展等没有合理安排。她在开场介绍时指出自己的说课活动包括两项任务:先介绍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然后展开教学。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设计还没介绍清楚,她又插入教学对象和班级人数的介绍,紧接着就开始介绍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以及接下来的教学安排。根据她的展示,我们认为她很难让语言知识讲解、语言技能操练和主题拓展三大块层次清晰,交融浑成。陈老师似乎无法驾驭该课。这堂课的设计不完整,任务安排不合理,因此无法做到将授课中无法覆盖的教学过程整体呈现出来。

2. 教学内容不明确,讲解比较肤浅。说课本来就是请参赛老师就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向大家介绍你会如何来上好这堂课,你要教什么,如何教,预计要达到何种教学目的或效果。但遗憾的是,陈老师没能把问题讲清楚,很像意识流似的。她强调批判思维训练的重要性,但似乎对批判思维的理解有些肤浅,仅将批判思维理解成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有关work和 labor两个概念的定义以及辨析两概念的异同。这显然是低估了批判思维的内涵。她认为以45分钟为一个学时计,这个材料需要4个学时来消化。第1个学时为Lead in part,任务是列出与work and labor 相关的阐述或图片,让学生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第2学时展示一个记者采访工人或雇员的视频,请他们解释What is work? 以此让学生讨论,发表其观点。第3学时回到课文,从结构讲起,让他们回答如何理解work or labor。再把学生分成小组来讨论这两个概念间的不同,做出评价。这期间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几个句子,接下来转到课文的第二部分。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认知后(after the content awareness),进入第4个学时的stimulate part。这一部分仍然要就中、美有关work的不同理解进行对比分析,来训练学生的批判思维。最后布置作业。从她的安排来看,我们不认为这篇课文需要4个学时,第1和第2学时有些牵强,似与课文无大关系,第3和第4学时内容单薄,颠来倒去还是两个概念那点内容,完全可以合并。

3. 陈老师对文本理解不够完整。该课文由五个段落构成,前三段分别定义work, labor和play三个概念;第四段为过渡段,并提出问题;第五段是对问题的解答,也是本文的核心。陈老师在讲解时只关注了work和labor两个概念,她对文本的总体结构也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4. 教学目标不够明确。陈老师在导言中介绍其目标是基于文本理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但她在后续安排中并未采取有效措施,整个展示过程并未围绕该目标展开。她不仅没能抓住批判思维,就连文本的基本语言点、句子结构等基础语言知识也忽略了。

陈老师虽强调批判思维训练的重要,但通过其说课,我们看不出她对批判思维有较系统的理解,批判思维在说课过程中仅停留在口号上。

5. 教学语言不够准确、简练。陈老师的课堂用语不丰富,且表达不够准确,如"put in",重复了好几遍,估计是想说input吧。再比如,I guess, according to my mind等的重复使用,都不够得体。陈老师的课堂用语里还存在诸如objective的重读音节误判和student的名词复数“s”丢失等问题。 这从另一个侧面表明陈老师的人文素养和知识储备皆有较大提升空间。

在回答问题环节,问题是问文本难度及难点所在,但陈老师答非所问,回复的是如何解决这些难题。

点评专家:向明友教授
  • 主讲人:陈杭
  • 时长:14.4分钟
  • 来源:外教社 201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