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教学大赛听说组三等奖董玮说课

14.0分钟 1735次
说课点评

董玮老师的说课内容清楚,英语口语比较流利,教态自然,总体效果良好。她将说课分为4部分:1)概述;2)教学目标;3)教学步骤;4)教学评估。在概述部分,她首先回顾了录像短片的主要内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环保问题,接着说明了文体比较正式,适合中等水平的学生。这里董玮老师能够注意到语言的文体特点和与学生水平的切合度。这表明董玮在备课时,不仅关注教材本身,而且还分析了学生情况,这点值得提倡。

就教学目标而言,第一,她提出要让学生掌握与主题相关的词和短语,并从录像内容中举出具体实例,例如 sustainable,dynamic,breath-taking 等。第二,她期待学生能够自己提出一些环保措施,以此培养学生的思辨技能和创造性思维;第三,她计划训练学生部分听力策略。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话语标记“首先、第一、第二、第三”是我根据她所说内容添加的。我认为有这样的标记有助于降低听众处理信息的难度。董老师如果事先能够设计一个清晰的框架,从介绍“three Cs(critical thinking skills,creativity,collaboration)”教学理念开始,然后将教学目标进行提炼,分为几个层次,例如先语言,后理解技能与听力策略,再表达技能,听众理解的难度会大大降低。

就她阐述的教学步骤而言,第一步是“Warming up”。她计划先演示有关环境污染的图画,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活已有的知识。第二步,播放录像片段的第一部分,以此让学生分成小组预测下文内容。第三步,观看第二部分的录像。在此之前,她会帮助学生扫清语言难点。观看时,要求学生回答一些听力理解问题,例如“What are the experts' view on China's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easures? What the measures at the moment taken by the government to tackle the problem?”。第四步,再次观看录像,回答更多细节问题。第五步,转向训练说的技能。她会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讨论各自对环保的具体建议,再进行大班汇报交流。第六步,布置课外作业,要求学生按照小组制作墙报,宣传环保。第七步,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进行评估。

就她对教学步骤的描述来看,她是一位拥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师。她设计的小组活动丰富多样,同时体现了她坚持合作学习的理念,活动涉及的教学目标也比较全面,有听力策略(预测)的练习,有对录像片内容的理解,有口头表达技能的练习,有对语言难点的掌握……但不足的是,她在描述这些步骤时,条理不够清楚,层次不够分明,难以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建议采用从总到分的思路组织说课内容。

就回答问题的表现而言,第一个问题由于她没有听懂录像片中的句子,因此答非所问。要求她回答的问题是:如何理解解说员所说的“While the average Chinese citizen has a carbon footprint roughly one quarter that of someone in the US, it's the scale of the problem that is staggering.”解说员所持的是西方观点,认为虽然中国人均碳排放大致不足美国人的四分之一,但由于中国人口世界第一,整体碳排放规模的问题令人震惊。估计董老师不大了解长期以来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环保问题上的争论。建议外语教师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这是提高听力理解的重要条件之一。

点评专家:文秋芳教授



该选手的语言表达较为流利,意思清楚,大多数情况语言准确,尚有少数不准确或不规范之处。

该选手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比较准确,能够把握文本中的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清楚,所设计的目标包括词汇学习目标、技能学习目标、思维能力培养目标、合作学习能力目标以及内容学习目标(即关于所给材料的主题方面的内容)。

该教师善于设计教学活动。比如,教师设计了热身活动,借助图片等材料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听的教学环节,注意在听的过程中渗透听的策略,比如听一部分之后请学生预测下一部分的内容。

教师还能在视听环节的基础上组织讨论活动,让学生讨论并汇报他们的观点和建议,这样把视听活动与口语表达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该选手的说课过程反映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能够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有所创新。

该选手说课的思路较为清晰,说课内容符合说课的要求。

该选手基本上准确地理解了评委所提问题,但回答时未能把握关键点。

点评专家:程晓堂教授
  • 主讲人:董玮
  • 时长:14.0分钟
  • 来源:外教社 201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