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教学大赛一等奖陈凯授课

26.7分钟 3196次
授课点评

这是一位语言基本功比较扎实的参赛选手(不过only的发音有点小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参赛选手充分地显示了自己的语言实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各个教学环节的过渡十分自然、流畅。从演示的幻灯片和录音可以看出,参赛选手为教学内容作了比较充分的精心准备(其实,参赛选手大可不必请外教录音,参赛选手自己读得更有感染力)。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参赛选手不仅注意到了学生在语言使用中出现的错误或误用,还能很得体地进行纠正。

从教学的第13分钟起,参赛选手用了5分钟左右的独白来阐明自己对安乐死的看法,其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查阅资料、思考问题,但花的时间太多,使整个的时间安排显得不太平衡。同时,这个案例本身比较复杂,那个护士到底召唤了急救人员没有,什么时候召唤的,为什么那么多人要谴责她,这在课文中交代得比较隐晦,关键的句子就是“Eventually, when I was as sure as I could be that the code team would fail to bring him back, I entered the legal twilight zone and pushed the button”。如果参赛选手能抓住课文中的这个语言细节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这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本身,使学生更多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也会使这堂课不显得那么凝重、沉闷。

从回答评委的提问中也可以看出,参赛选手自己对语言细节的关注也不够。虽然他在回答时应答如流,但他并不知道“200-strong”到底是什么意思。在处理教学材料时的囫囵吞枣,必然会导致学生在语言学习时的不求甚解。这似乎已成了一个倾向性的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点评专家:李力教授



陈凯老师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未能明确陈述这堂课的目标,但是从教师的课堂设计和实际教学情况来看,这堂课主线清晰、设计紧凑,教师在各个环节的处理上也比较自然。对于这堂课的观摩者来说,还是不难看出陈老师的教学目标:1)语言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把握篇章结构和意义,体会和欣赏课文中的描写手法;2)思维目标:引导学生思考“人是否有死去的权利?”这个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3)文化目标: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但是这种对教学目标的隐性处理究竟效果如何,是否优于显性处理(向学生明确说明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应该达到的目标),有待检验。

陈凯老师将整堂课的各环节设计为一个文学作品,包括序曲、不同篇章和尾声。这样的安排确实可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但是这样的设计也有缺陷:无形中教师扮演了一个“说书人”的角色。课堂的起、承、转、合几乎全靠教师的陈述、提问、评论和总结来实现。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几乎全取决于教师的口才。在这堂课中,学生作为课堂教学另一个重要主体,对课堂的参与十分有限,课堂互动的模式也显单调: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3)教师向学生确认是否跟上讲课内容。

陈老师在对三个阅读部分的处理上采用了“听读”和“想象”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一边阅读文字,一边听录音,同时想象文字描述的情景。这一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不同方式的语言输入,容易吸引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陈凯老师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展现出比较扎实的语言功底、丰富的学识积累和较好的课堂教学掌控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陈老师的这堂课的结尾部分体现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理念。教师布置课外学习任务时不但提出了思考题,还提供了相应的学习资源(哈佛大学的网络公开课),并且明确了课外自主学习的检测手段(上教师的微博跟帖留言)。
但是,从本节课来看,至少有90%的时间都是陈老师在讲述,偶尔有几个师生回答的环节,也仅限于简单的疑问句,几乎没有能让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和机会。最后陈老师还自己进行了总结:“She (Barbara) is not guilty of murder. Her only crime is compassion.”整堂课下来,学生们被陈老师带入了一个故事,被动地听、被动地理解、被动地接受,成为了一堂teacher-dominated 的课中完全被动的学习者。

点评专家:束定芳教授
  • 主讲人:陈凯
  • 时长:26.7分钟
  • 来源:外教社 201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