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教学大赛英语专业组一等奖刘露授课

25.9分钟 9269次
授课点评:

刘露老师语言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表达流畅。20分钟的授课教学内容安排充实,教学手段多样,整个教学过程也很紧凑。她也非常注意学生的参与,与学生互动也比较自然。 

不过,这堂课总的来说教学效率并不高。所谓教学效率,指的是就特定的教学对象和课程而言,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手段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她假定她的学生是大二的英语本科专业。她把课程定位为intensive reading class。一般说来,intensive reading class的重点是课文讨论,透过课文向外做语言、知识和思想上的发散,通过细读课文来提高学生的思辨和语言能力。刘露老师所设计的内容和活动与教学对象和目的、课程定位有一定的偏差。 

首先是lead-in部分。美国小学生的录像(03:06)虽然精彩,他们的解读虽然有趣却也是较感观、较低层次的。如果刘露能引导我们的大学生从小学生简单而有趣的回答去对课文里的讨论做更抽象、更深层次的思考,由此进入课文的高层次分析,那这个录像的lead-in作用是无可厚非的。遗憾的是,看完录像后她仅让大二的本科学生去重复小孩子的答案。值得思考的是,在授课结束前,刘露老师让学生也做一个阅读的比喻,结果那个学生的回复与小学生的一模一样:Reading is like a journey。课文的思想内容被遗忘或边缘化了,原本是个lead-in的录像材料,结果竟然喧宾夺主地把一个复杂、深刻的问题简单定位了。   

本堂课另外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找出课文作者是如何思考阅读目的的。(05:57)翻开课文,我们会发现,这些答案其实都已经是黑体标出了。大二学生读出本已黑体标出的答案究竟有什么意义呢?如果学生读完后,能引导学生对这些答案进行解释和分析,那应该还算合适。遗憾的是,刘露老师并没有进一步这样做。其实这些标出的黑体答案以及下面作者的解释,无论从思想内容或语言,都很复杂,对它们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必定会触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如第一个目的:Relief from being too much in my own mind。作者在解释relief必要性的时候是这么说我们自己的想法的:

Not because theyre so incredibly lofty or important, but usually because they’re so ridiculous and banal, and therefore a mental and emotional drain. 

我们的想法是哪里来的?为什么我们自己的思想会成为 a mental and emotional drain?而这个drain又怎么理解呢?作者进而又指出:Even five minutes of listening to someone else’s written voice can give me an enormous sense of relief and rejuvenation. 为什么说five minutes就可能起作用?为什么别人的思想就能给我们relief and rejuvenation?   

又如第二个目的,阅读能让我们experiencing other ways of knowing the world.他解释说:阅读时,We temporarily partake of that way of knowing, and potentially bridge two different ways of understanding. 为什么说是temporarily partake of? 如果只是temporarily,那怎么理解potentially bridge two different ways of understanding? 这里就不展开了,但作者很显然是在更深的层次讨论阅读的目的和好处。如果我们引导学生顺着文本的线索去细细体会和思考作者的观点,学生最后就不可能重复给出录像里的答案。他们也能通过对课文内观点的思辨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刘露老师也考虑到了精读注重语言细节的特点。由于是示范课的关系,她仅选择了Nothing begets ideas more easily than ENTERTAINING other ideas (09:48) 刘老师的预判是有依据的,因为学生似乎不能确定这个词的词义,显然这是个新词。刘老师鼓励学生从context入手去揣摩词义,这也非常好。问题是,如果希望学生根据语境线索去揣摩词义,那就得鼓励学生去寻找线索。由于没有能给出语境线索,结果刘老师还是自己把答案给了学生。这个思考活动便没有教学效率。另外,词语是理解脉络要穴的关键,课文有许多比entertain更关键、更难的词语,为什么选择让学生解释entertain呢?

刘老师的另外一个手段是引入课文外的话语。一般引文都是为了突破课文的原有思维框架,加深课文的理解,在语言、思想、知识上做进一步的拓展。但刘老师的引文对理解课文有什么帮助呢?(如Flipped, 16:12; 19:30):它们与课文的哪些知识点做了对接?在什么意义上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呢?补充与不补充这些课外引文有区别吗?

总的来说,由于刘露老师的授课对课文本身关注不够,所设计的课程无论在思想和语言难度上都要低于课文,她的课教学效率还很有提高的地方。


点评专家:曲卫国教授
  • 主讲人:刘露
  • 时长:25.9分钟
  • 来源:外教社 2018-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