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教学大赛英专组二等奖白云说课

14.7分钟 1560次
说课点评:

总体评价:这是一堂不太成功的说课。原因有三:一是尚未体现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二是教学目的的设计缺乏理据和针对性;三是教学过程思路不清,缺乏明晰的教学环节及其有效衔接;四是没有设计有效的师生互动环节。更需指出的是,该选手有些紧张、缺乏自信,这可能是不太成功的内在原因。

具体评价:
1. 该选手首先呈现了教学目的,包括三个方面:掌握相关的知识、分析课文中复杂的句子,以及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第一个目的含糊不清,第二个目的令人迷惑不解,而且,这两个目的从语言层面来看是否属于一个目的?所以,教学目的缺乏理据和针对性。

2. 该选手接着呈现了总体教学步骤,或教学方案,包括一般性分析、具体分析、批判性思维训练,以及布置课后作业。从这几部分的介绍来看,都缺乏针对课文内容的解析。例如,把“人物分析”也列入了分析的内容,面对提问评委最后提出的问题该选手无以作答。似乎该选手使用了一个教学模板,什么课程内容都适用,实际上这样的设计空洞无效。

3. 该选手随后呈现了如何具体实施她设定的教学方案。由于总体方案思路不清、教学环节不明,因此其讲解语无伦次、没有内在的逻辑,找不到重点、难点,时而讲解生词、时而讲解复杂句子、时而区分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等等。这是对教学环节缺乏整体设计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4. 涉及批判性思维训练问题。该选手设计了“赞同”、“不赞同”等这样的实践环节。这种设计能否达到训练批判性思维的目的值得商榷。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至关重要,但课堂上采取什么方式,怎样训练,是教师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总之,该选手似乎未对课文的主题及其内容有准确的把握,并据此设计教学方案,因此效果不佳便是自然的了。

点评专家:张绍杰教授




从整体上来看,白云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各个环节安排紧凑,详略得当。她将教学目标定位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获取主题相关的信息,其次是对复合句的理解,最后是基于思辨能力的练习。应该说,后续的流程基本呼应了这三项目标。

白老师首先对课文的标题进行了解读,随后对文本结构、主题和写作特色等进行分析。值得一提的是,她在布置课后任务时进行了难易分层,针对学生的不同英语水平设计不同的任务,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选择完成。

在词汇讲解部分,白老师找到了一对前缀进行对比:en-和out-,文本中出现的enfranchise和outnumber是较好的例子。其实,这部分内容是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来完成的。此外,她还注意到作者在文本中提及的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区别,但是她的举例却与文本无关,如tomato的发音。

白云老师的设计中规中矩,传统教学中所包含的内容都有所涉及,如词汇、语言表达和句型解读,等等。若是能在教学内容方面有所创新,本来会更出彩。课后任务中虽然将“互联网改变语言”这个主题拓展为“互联网改变生活”,但是拓展后的话题似乎过于简单,并没有起到深化主题或培养学生独立思辨的作用。

有些教学步骤中提到的程序并未得到具体例证的支撑。例如,她提到Read Between the Lines: Literal & Beyond Words,这是语言学习中很重要的部分,但是她并未挑选文本中的实例进行示范。在讲到长句的授课技巧时,白老师很清楚学生会在这方面有困难,可惜她只是把原句读了一遍,并未针对某一个例句进行真实的解读,或是提出会采用哪些解读方式。在谈到思辨能力时,她列出了四种练习:反思、演讲、辩论和写作。然而,她没有给出一个比较具体的题目或范围。

白云老师提到,她在教学设计中融入了翻转课堂的思路,将部分练习、词汇建构和背景知识部分纳入课前阶段。事实上,真正意义的翻转并非简单的预习,而是要在课堂部分充分体现并检验学生对课前翻转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课前翻转的内容展开课堂讨论和实际操练。显然,在白老师的设计中,课堂教学仍然以讲授为主。

点评专家:殷企平教授

  • 主讲人:白云
  • 时长:14.7分钟
  • 来源:外教社 201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