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教学大赛职业院校组二等奖杨文良授课

23.4分钟 1782次
授课点评:

杨文良老师20分钟的授课结构完整,脉络清晰,是一节准备十分充分的精读课。他教态自然,充满青春活力,具有亲和力,语言表达流利,给人印象深刻。杨文良老师这节课的主要优点可概括为:教学目标清楚,内容紧扣目标展开,教学过程流畅,课件制作认真,质量上乘,总体上体现了他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和语言基本功。我认为最为突出的亮点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课文“导入”简洁明了,紧扣文章主题, 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他精心挑选了6幅图画,意思明了,主题鲜明。导入总共花了3分钟,时间短,效率高。第一幅画面为招工场所人山人海,求职困难;第二幅画展示了数个排着队等待招聘技工的单位,但很少人问津,与第一幅画形成鲜明对照;第三幅图画为大量缺少技工证书的本科、硕士、博士生无法应聘高级技工岗位。第四幅画为学生毕业典礼的照片。依据这幅画,他问了两个学生毕业后想干什么,接着问了学生选择职业优先考虑的因素是什么。当学生指出工资是优先考虑的因素之一时,出现了第五幅画:大学生和蓝领工人月工资的差别以及蓝领工人供不应求的局面。当第六幅图画“Wanted: Blue-Collar Workers”出现时,他说:“Today,we will focus on very wanted people: blue-collar workers.”简言之,整个导入部分,环环相扣,引出主题自然。
二是他要求学生完成了两项产出任务,为学生提供了用英语连贯表达自己的机会。第一项任务是:How do you interpret this picture?(见图1)难能可贵的是,他能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用图画为学生的表达准备了内容,同时列出了10个单词和短语,帮助学生扫除语言形式上的困难。第二项任务是:How do you solve the problem in the current vocational education?他将学生分成小组准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任务难度。学生要完成杨老师设计的两项任务一定需要用完整的句子,而不是单词或短语或单个句子。一般情况下至少需要2-3个句子。这对学生学会用“extended discourse”完成交际任务很有帮助。目前教学中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课堂上虽有许多互动,但学生回答问题时,只要用单词或短语即可,很少要求用完整的句子,这样的互动,事实上对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用处不大;另一个问题是,虽然要求学生完成产出性任务,但不提供语言的帮助,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我认为对这两个问题杨老师都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
图1:How do you interpret this picture?

如果要进一步优化这节课,我有以下三条建议:1)将语言点的学习列在教学目标中,拿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短语和句子;2)不要将本文的写作技巧作为讲授的要点,因为从写作的角度来看,本文并不是一篇范文;3)更仔细地处理本文的第4、5段,帮助学生理解职业教育走下坡路的深层次原因。
授课结束时,杨老师对评委提出的两个问题能够准确理解,并能够做出快速反应。当评委对所给答案持有不同意见时,杨老师依然笑容满面,对自己的回答进行了再次解释,可见杨老师有比较强的自控力,能够妥善处理意见分歧。

点评专家:文秋芳教授



杨文良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口语流利,语音语调自然,不过分表演,英语基本功比较扎实。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合理得当,各项活动的衔接比较顺畅。杨老师讲课比较有激情,抑扬顿挫,有节奏感,声形并茂,亲切诚恳,有感染力,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杨老师的授课特点大致如下:

1.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中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们自己去思考,采用启发式教学,启迪学生的思维,选择时机,将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借题发挥,点到为止,自然地引导学生去领悟。

2. 能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媒体。杨老师利用PPT,扩大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特别是在lead-in部分,运用图片引出问题,并引发学生们对自己将来职业的思考;在讲解相关词汇时,也运用了图片,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词义和相关信息,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

3. 对课文中的问题阐述比较简练准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杨老师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学习目标:1) 课文的中心思想与文章总体结构;2) 文中具体内容的理解;3) 通过一些论据阐述论点;4) 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教学步骤也比较清晰:1) 学习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词汇;2) 课文分析;3) 职业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4) 课后作业。在讲授中,杨老师通过让学生们做一些练习来掌握重要的表达方式。在本次授课中,老师还重点讲授了写作技巧。从杨老师的授课情况可以看出他收集了很多资料,精心设计课堂内容和课堂提问,重点比较突出,思路比较清晰。

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1. 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增加seminar,组织学生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和辩论,为他们提供更多思辨的机会,减少那种学生从原文中就能找到答案的填空题。

2. 在说课过程中,对于课文中语言本身的处理,特别是对一些长句、难句等句子结构和语法现象的处理方式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也没有对学生如何掌握这些难点给出明确的建议。

3. 在引入课文主题时,杨老师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What would you consider when you try to find a job?有学生回答:Salary。老师表现出很赞赏的态度,虽然这样可以引入话题,但作为一名高职学院的老师,应该比较全面地分析问题,对学生们的择业观也应注意适当的引导。

点评专家:李富森教授
  • 主讲人:杨文良
  • 时长:23.4分钟
  • 来源:外教社 201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