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漫

选手简介

郭漫,副教授,任教于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主讲高级英语、旅游英语。2011年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TESOL专业。2016年获第七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大学英语视听说组)湖北赛区三等奖,第七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微课比赛)湖北赛区二等奖、全国三等奖,2017年获校级讲课竞赛一等奖、微课竞赛一等奖,2018年获第九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英语类专业组)湖北赛区特等奖。

参赛感言

参加第九届“外教社杯”英语教学大赛半年以来,从省初赛、复赛,全国决赛、总决赛,我仿佛经历了春夏秋冬。诸葛先生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我虽不及诸葛先生的智慧和境界,但我觉得参加这项比赛,不仅仅是对我个人教学能力的阅兵,更是向全国同行展示湖北省高校英语老师的教学水平,因此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当我抽到决赛授课材料后,反复阅读了五六遍。文章以为何读书为主题(Why People Read),并采取书评的写作方式告诉读者读书的乐趣。文章篇幅长,难度大,知识点繁多,我不知从何下手,感觉非常迷茫焦虑。整堂课是以阅读课还是写作课的方式呈现?若贪心地把阅读和写作都涵盖进去,整节课内容就会很杂乱,主题不突出,最重要的是17分钟的授课时间则远远不够。于是,在与我院优秀老师团队反复打磨和修改课件后,我最终确定上一堂写作课-——如何写书评。按照作者写书评的步骤展开分步介绍和拓展训练。授课结束后,程晓堂教授针对我单元设计中的教学方法提问,什么是TBLT?虽然我查阅过相关资料,但还是不能达到评委的要求。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学术的严谨,教学的规范是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第二天的总决赛说课,我最后一个上场。当我走入赛场的那一刻,我能嗅到赛场硝烟的味道。观众和评委的期待和等待已到了临界点。这篇文章(Backgrounds of the Chinese People)主要借助于中国和希腊两国国情对比,凸显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文中提到了西方哲学思想,中国的儒家、道家思想流派。我把说课重点更多的放在了文本分析,并对其中一句道家核心思想“What is of nature is the source of human happiness and what is of man is the root of all human sufferings.”理解正确并翻译恰当。当看到评委们点头赞同,台下观众掌声响起的时候,我才舒了口气。虽然如此,但是由于没有合理把握好时间,对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没能展开详细介绍,这是让我感到遗憾的地方。赛后,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英语专业教师,必须注重平时文化涉猎,语言积累,以及教学方法探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不仅是长辈们对我的殷切希望,也是通过参加本次“外教社杯”教学大赛,我对自己教学道路上设定的新目标,即修缮不足,求索未知。

专家点评

授课视频及点评

授课点评:郭漫老师比较突出的优点有两个,一是对整个单元的安排讲述得比多数选手清楚,二是讲课中体现出较好的教师基本素质。根据本次全国决赛的规则,参赛选手须对整个单元的教学安排作出陈述,还要讲明本次授课在整个单元教学中的位置。郭漫老师首先讲了对整个单元的时间分配为10学时。我曾在颁奖典礼的总评中说这个时间分配显得过于随意。会后我得知有老师在作教学设计时曾查看过原教材,发现整套教材一共就只有8个单元,这应该是供一个学期使用的。那么,一个单元用两周10学时,是合理的,对这个单元10个课时的切分,也是恰当的。整个的陈述,总共只用了两分多钟的时间,体现出她对整个单元的宏观把控能力较强,能使人比较清楚地了解她本次授课在单元教学中的位置。郭漫老师在授课中表现出好教师的一些潜质。她规范标准的语音语调,流畅而恰当的语速,较强的亲和力,得体的教态,对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以及调动学生参与互动的能力,都给评委留下很好的印象。她在授课之初(3′-3′08″)提出的问题How would you share a book that brings you great pleasure?不仅直截了当地导入了本次授课的中心内容,而且能让学生有较强的参与感,因为学生需回答“I would…”。在介绍书评写作的步骤时,郭漫老师循循善诱、步步深入。如8′20″-8′49″时的Step 1 factsimpersonal, objective。和10′07″-10′36″时的Step 2 opinionpersonal, subjective。在这几个时间段,她主要使用板书,让学生感到是自己的想法变成了文字,不仅参与感强了,而且还会有成就感。如果我们不看教材,仅从郭漫老师的授课来看,教学中有讲解,有启发,有互动,有问题,有练习,有拓展,这堂课应该算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如果仔细阅读教材,我们就会发现郭漫老师的授课有两个失误。第一,这篇课文本身就是一篇书评,前面四段是书评作者在读了Wendy Lesser的与书评同名的书Why I Read后的有感而发,而且每一段都与原书有关联。从第5段末尾开始,书评作者就明确地介绍了作者及其背景。而郭漫老师把第6段作为书评的introduction,且在回答评委的第二个问题时也认为从第6段开始才有点像个书评(more like a book review),也不知道这篇课文来自何处。很显然,郭漫老师在三周左右的准备时间里没能认真细读和理解这篇课文。其二,郭漫老师把书评作者和Lesser混为一谈,在授课中多次说“book review written by Lesser”一类的话。正是基于这两个失误,郭漫老师才根据单元总体设计安排了这次课,目的是教学生如何写书评。她把第6段中的prologue拿出来,望文生义地认为这一段可以是书评的Step 1, Introduction。但她在这段中又找不到能满足她提出的name, theme, impact三个要素,便找了一个与课文不相干的句子来用(It is one of the feminist paradoxes that influence history)。在其后的三个Steps中,也有类似的问题。点评专家:李力教授

说课视频及点评

说课点评:郭漫老师说课的最大特点是从容自信、滔滔不绝。在拿到课文的30分钟时间内要提出一个有理有据、较为完整的教学方案,这需要较好的英语语言功底和教师职业素质,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她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介绍了课文的大致内容,看得出她对课文的理解是基本准确的。她提出的教学目标,第一点是语言理解,这反映了郭漫老师认识到语言课程的核心是语言本身。第二个是主题与结构,是更高层次的语言理解。第三个目标是产出性的,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第四个目标虽然看起来好像很大很空,但这篇课文恰恰就是关于两种文化的异同的,因此这个目标也是贴切的。郭漫老师的教学步骤从Lead-in开始,然后是Global Reading,然后才是In-depth Reading。虽然我们不主张任何课文都采用这种自上而下的教学路子,但这篇课文的语言难度不大,采用这种路子是可行的。遗憾的是,郭漫老师对In-depth Reading这部分的介绍太少。这篇课文的语言难点不多,但她在讲到Global Reading时提到的,也是在回答问题时被问及的那话,“what is of nature…what is of man…”,哪怕是老师把它翻译出来了,由于其语法结构的特殊、少见,学生在理解时仍然会有“隔靴”之感。这个结构对学生而言应该是一个新的语法现象,在教学中应该作恰当的处理。点评专家:李力教授

授课PP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