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伟

选手简介

冯伟,河南安阳人。2010年7月毕业于重庆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教于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读研期间,两次分别获得2007、2008“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重庆赛区总决赛第三、四名;指导四名学生先后参加第十三、十四届全国英语辩论赛,均获三等奖。2011年获第二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江苏赛区综合组一等奖。

参赛感言

第二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已成功落下帷幕。然而,大赛触发的我们对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以及未来的深入思考才刚刚开始。在此,我想谈三点体会。
第一,一位英语界的专家曾经讲过,教师应该是穿梭于教学内容和学生之间的,教师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我非常认可这一见解。如何在短短的二十分钟里最大程度地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说是我设计本次参赛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时都要问自己的问题。例如,我在分析文章的写作策略时没有停留于单纯的分析和讲授,而是增加了一个运用环节,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证明了这一设计是成功的。

第二,创新是维持英语教学生命力的必要手段。本次比赛中,我有幸领略了一些优秀选手的创新性的授课内容和方法。比如,参赛的课文中有一篇是讲爱因斯坦的,爱因斯坦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我个人认为非常熟悉的话题反而会导致在设计课堂时落入俗套,往往难以出新出彩,而两位老师在导课时以“creativity”为主题导入,尤其是展示给学生非常熟悉的事物怎样在创造力的加工下成为了另一种“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事物,继而引出同样具有创造力的爱因斯坦,令人耳目一新。只可惜两位老师没有继续以“creativity”为主线来讲授课文。此外,有老师创造性的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了现代化的英语课堂,两者的对比反差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令人印象深刻。这些优秀老师的做法可以为我们在日常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所效仿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启发了我们也去尝试创新,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更富有活力,更具有个性,而非千篇一律。

第三,通过这次比赛我更加认识到了团队的价值。大多数选手的授课展示的不仅是个人的风采,更是学校的集体智慧。以我个人为例,此次大赛从省级初赛、复赛、决赛到全国决赛,我校以应用外语系张晓红主任为首参与的团队对我进行了悉心的指导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没有他们一遍遍的听课,不厌其烦的研讨,不留情面的批评,温馨的鼓励,我也不可能在授课环节取得第二名的成绩。从事英语教学的青年教师也许比老教师有更标准的发音,更流利的口语,但老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对教学环节起承转合的把握,对教材重点和难点的理解等却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感谢外教社为我们英语教师提供了这样一个切磋技艺,碰撞思想,启发思考的平台,祝大赛永葆生机和活力!

专家点评

授课视频及点评

授课点评冯伟老师的英语课起承转合自然、流畅,内容聚焦,每分钟都紧扣教学目标,没有“噱头”。教学态度认真,学生也很配合。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有两点。第一,他的“Warming up”部分设计得比较好。一共花了3分钟56秒。大约1分钟介绍了本课的教学目标,2分多钟完成了“导入”任务。他首先要求学生回答两个问题“Do you enjoy your college life? What benefits can college education bring to you?”两个学生回答了问题,其中一个还是主动举手。在教学大赛情况下,很少见学生举手。学生的主动表现表明他提出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兴趣。怎样从两个问题转到课文教学上去?他用简洁的语言配以图画说明不能获得正常上大学机会的人可以接受网络教育。这样的“导入”没有任何多余环节,经济、高效。相比之下,有些人在“导入”环节上“不惜工本”、“花样繁多”,误把“趣味性”置于“有效性”之上,在不知不觉之中浪费了课堂教学的宝贵时间。第二,他设计的理解课文任务比较有创意。他用列表的方式从学生课堂表现、教师作用、教科书三个方面将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进行比较。他的巧妙之处是提供部分信息,留出部分空白,让学生分组从课文相关段落中寻找信息填写。我认为这项任务有三个闪光点。第一,他巧妙采用合作学习法。他将学生分为3个小组,每个小组只完成整个任务中的一部分。由于各组回答的问题不同,所提供的答案就为其他小组提供了学习机会。第二,他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份印有与荧屏上幻灯片内容一样的讲义。不要小看这份纸质讲义的作用。正是由于学生手中有了这份讲义,大家注意力就非常集中,都在认真完成布置的任务。设想学生手边没有这份讲义,学生需要不停地抬头看荧屏上的幻灯片,又要不断地在课文中寻找,从荧光屏到书的距离远远大于讲义到书的距离,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学习成效自然降低。第三,他用动画讲授短语“twiddling their mental thumbs”的方法,生动、形象,易学、易记。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理解课文任务的难度可以调整。具体地说,根据学生的水平,表格中需要学生填出的信息可增加,也可减少。这节课有两个问题值得商榷。第一个问题是“何时讨论文章的写作技巧?”从目前的课文结构来看,这是新课文的第一节课。通常情况下,阅读理解应该先于对文章写作技巧的欣赏。只有透彻理解课文后,才有可能理解作者写作的精妙之处。我不明白冯伟老师为什么要在新课刚开始不久就讨论本文的写作策略。就我个人的看法,这个环节应该朝后安排。第二个问题是,如此一篇有千字的课文,为什么只用一项任务来完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课文的第1到第11段只字未提?除解释了“twiddling their mental thumbs”外,全文中的重要语言点也均未涉及。当然,这是教学大赛,为了在20分钟内将最精彩的部分展现给评委,不得不浓缩了教学环节。我相信冯老师平时上课并非如此。我劝日后参赛的选手,设计教学任务时一定首先考虑教学自身的逻辑,而不是挑选自己认为容易展现自己才华的部分来设计教学任务。点评专家:文秋芳教授参赛者给我最突出的印象是:备课充分,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明确清晰,严格按照既定的教学步骤开展课堂活动,环环相扣,循序渐进,课堂节奏掌控得当,能使学生保持亢奋的学习状态。这应归功于参赛者顺畅得体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参赛者一开始就向学生展示了本堂课应该完成的任务(Warming up,Understanding the text,Analyzing the writing strategy,Applying the writing strategy,Focusing on the language,Assignment),这一细节不仅能起到开宗明义的作用,而且能引领学生很快进入积极而亢奋的学习状态。我很欣赏 Analyzing the writing strategy 和 Applying the writing strategy 这两个教学环节。分析写作策略和技巧不仅能引导学生开展深层次的阅读,而且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参赛者从论点、论据和论证等角度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文理脉络,启发学生围绕文脉体味语句、语段之间存在的那种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畅达贯通的衔接。这样处理课文能把“综合课”教学引向较高的境界。参赛者还以 Online shopping is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shopping 为立论引导学生运用作者的写作策略,产生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在我看来,本堂课的不足之处有两点:一是在处理 Understanding the text 环节时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紧扣课文开展“细读”(close reading)活动。比如,课文第20段写道:Oddly enough, it's just what a classical philosopher like Plato would have practiced -- had there been an Internet way back then. 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要把今天的 education in cyberspace 与古希腊的哲学家 Plato 联系起来?作者为什么把这句话作为文章结尾?它具有什么样的画龙点睛的功用?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需要通过“细读”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的。另一个不足之处是:在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时,参赛者应该注意纠正学生话语中的语言错误。视频中有两个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都误用了词语搭配,出现了“learn a lot of/much knowledge”的病句,参赛者不仅没有予以指正,还顺口说出“very good”,予以赞许。此时,参赛者应该明确指出:学英语要排除母语的干扰,英语中可以说 acquire/gain/accumulate/absorb/assimilate/impart/communicate knowledge,但不能说 learn knowledge。学习和掌握词语的搭配是“综合课”的教学重点之一,不容忽视。点评专家:秦秀白教授

说课视频及点评

说课点评教学比赛的说课环节,对参赛选手来讲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在短暂的准备时间里,选手不仅需要读懂文章,还需要进行教学的总体设计,说课环节既反映选手的语言基本功,也能反映选手的实际教学能力。冯伟老师在短短的十分钟的说课时间里,较为充分地陈述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结合中国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过去和现状对林语堂先生提出的中国人文主义的内涵和精神作了较为深刻的阐释。说课陈述紧扣文章的思路,着重阐述了中国人文主义的意义,中西方对生活意义理解的差异,中国人文主义的主要特征,人与知识、科技的关系。说课的第二部分冯伟老师对如何教授这篇文章谈了一些思考,特别是关于教学话题的引入具有新意。冯伟老师拟针对目前大学生实用主义思潮泛滥的现状,提出与学生生活和学习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对中国人文主义的思考。所列举的相关问题切合学生实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人文思考,有助于调动学生对文章学习的相关背景知识,增加学生对文章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作为年轻的大学英语教师,冯伟老师有较为宽泛的知识背景,对人文主义精神和中国文化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冯伟老师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抓住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并能进行有条理的陈述。同时冯伟老师有较强的演讲能力,陈述富有激情,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肯定是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年轻老师。与文章内容的陈述相比,冯伟老师在进行教学陈述方面略显不足,忽略了结合文章的重点和难点,以及语篇特点对教学进行整体设计,虽然提到了话题的引入方式,但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思想,关注语言学习,关注思维,技能的发展等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环节未能涉及和陈述。作为教学比赛来讲,这种忽略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点评专家:余渭深教授综合组说课比赛用的文章是林语堂的“中国的人文主义”。评委与参赛选手一样在同一时间拿到这篇文章。浏览之后我们发现,这篇文章难度大,哲理性强,加之给选手准备时间短,这势必加大了教学设计上的难度。参赛选手提出将采用 maximum authority and minimum power 的原则来进行教学设计。先不说套用这一原则来讲解此篇文章是否恰当,我们看重的是选手在其教学设计中是如何体现这一原则的。然而该选手似乎也没有沿着这条思路走下去,而是把文章主旨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他花了大段时间解释其主旨:中国人文主义崇尚简单之生活,满足于尘俗享乐、天伦之乐;主张以人类为中心的宇宙学说,把一切知识人性化;反对宗教的来世之说,鄙视对现代物质的过分追求;大智的人要学会怎样善享其生存。难能可贵的是,该选手在短短的半小时内掌握了文章的主旨和教学重点,并且能够把林先生的主要观点较为详细地阐述出来。这一点很不容易,林先生文章中的哲理性很多读者就是读中文也很难全面理解,更不用说是读英语原文了。接下来选手提到,教师还需对语言点和文体进行讲解,以帮助学生欣赏课文中的精彩之处。由于时间关系,该选手没能把这一设计的细节表述出来,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不难看出,参赛选手实际上采用的更像是 top-down approach 教学模式来分析讲解课文。当然,该教学设计也有不足之处,比如该选手除了设计些问题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林先生的哲学观之外,还必须对语言细节进行处理,这包括对背景知识、人物进行介绍,对修辞手法、词汇学习、句子结构进行讲解,并举例说明。还有,选手可以设计一些课堂活动、小组讨论来让学生理解得更深入,学习障碍更小,语言产出更多等等。然而该选手对文章主旨和结构阐述过多,用时也过多,以致后面的教学设计就稍显贫瘠了。参赛选手对评委的提问回答尚可,多少从侧面也反映出选手的知识面较宽,对文章的整体理解没什么偏差。看得出,参赛选手熟悉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步骤与教学方法,其语言表述流利、准确。点评专家:李萌涛教授

授课PP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