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敏

选手简介

廖敏,四川省都江堰人,哲学博士,副教授,任教于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于2011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访学一年。从2002年任教至今,连续数年获学院教学优秀一等奖,先后获校优秀青年教师、优秀主讲教师、先进工作者称号,2012年获第三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英语专业组)四川赛区特等奖。

参赛感言

人说十年磨一剑,今年正好是我高校任教的第十个年头。不管是在哈佛还是回国后,我都不断地在思索教育的目的与意义。所以特别感谢“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这个平台,让我有机会全面地梳理自己,同时与全国同仁共同切磋进步!

我的教学之道
我注重对学生特性和差异性的充分尊重,设置多样化的各类岗位:课程代表、音乐DJ、诵读主持人、西方节庆策划人、中国传统文化专家团、翻译工作坊负责人等,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挑战,让课堂充满活力。我常常将自己的课堂比作动态而充满吸引力的旋转木马,但是学生必须以合适的时间与方式参与其中,才能享受整个过程。

具备敏锐的批判创新精神和强劲的竞争实力才能适应新时期的社会需求,因此培养学生的挑战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贯穿我的整个教学设计。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前任务:调查问卷、团队项目、视频制作、创意写作等让学生充分合作交流,分别成为各项任务的领军人物,让他们通过充分的课前准备建立自信,将课堂变成思想交锋的论坛和个人魅力展示的舞台。课堂中与学生分享文本的主要内容和语言要点;共同分析结构逻辑,欣赏语言亮点;追寻作者的个人风格和时代背景,还置文本的社会文化语境,达到知其所以然的高度;最终引导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超越文本,锤炼学生的思辨能力。课后,学生需要通过拓展阅读和小组辩论等,将自己基于课堂而又充满自我见解的想法以口笔头的形式进行有效表达。

我的参赛之路
整个参赛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的真诚交流、无私共享、团结协作、群策群力,成为最美好的回忆;参赛选手彼此观摩学习、表达不同、共同探索、开拓进取,成为参赛最有意义的亮点。

作为中国专业英语教学最高级别的赛事,我非常期待看到各种创新理念的交锋,看到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课堂组织方式。90后的学生个性十足,率性张扬,而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已经让他们具备相当的英语水平,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而教师也必须不断提升自己并且果断转变观念。如果大赛能引领改革的先锋,指导明确的方向,让英语专业的学生真正成为具有广阔国际视野、丰富人文内涵和批判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那么我相信大赛就能实现超越而更具深远意义!

专家点评

授课视频及点评

授课点评参赛选手一开始上课就做了一个下蹲的小动作,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以此导出一连串的问题,这比较有新意。从教学中可以看出,参赛选手的课前准备是比较充分的,而且进行了非常精心的设计。在教学中参赛选手的教态自然,语言抑扬顿挫,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整个教学进程十分流畅。参赛选手还特别关注学生对某一句子的理解,让学生进行翻译,这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目前多数人在教学中往往过分强调英语的流利使用,而忽略了对文本的透彻的理解,忽略了翻译这个非常有用的技能和学习手段,使学生养成一种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的坏习惯。参赛选手使用的文本,是一篇充满哲理和智慧的散文,其中不乏精彩的语句。其语言虽不算深奥,但也值得细细体会,慢慢欣赏。如果参赛选手能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对文本的语言的欣赏上,那将会是一堂很精彩的语言教学课。可惜参赛选手用多数时间来分析和讲解批判性思维,这多少显得有些牵强。而且,参赛选手把批判性思维简单而肤浅地固化为 posing a challenge、providing a justification 和 proposing a claim 三个步骤,这本身就有悖于批判性思维的基本精神,而更像是论说文的一种模式。参赛选手的发音也有些问题,比较突出的是/l/、/n/不分,比较典型的是 any、beginning、organize、negative、meaning 等词的发音。参赛选手在回答问题时一共说了四次 enjoyable, 但每次都说成了 enjoylable,在讲课中也有好几次犯同样的错误。“开卷有益”不是孔子的话,是宋太宗说的。今后处理这一类知识性问题时需谨慎。点评专家:李力教授廖敏老师的教学演示所用材料是“The Pleasure of Learning”,她把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Teaching objective: critical thinking),把教学环节分为导入、讲解、作业等部分,其中讲解部分又分为 critical thinking in concept、critical thinking in text、critical thinking in action 等方面。讲课一开始,廖老师用一个动作说明 having a question―being curious/having curiosity―the journey of learning―the pleasure of learning 存在递进关系,这样的推理似乎有些站不住脚。点明话题后,廖老师讲解了 conventional thinking 的特点,由此引入了 critical thinking 的概念,并指出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此环节用时2分钟。讲解部分,廖老师介绍了本课的 set-up、follow-up、wrap-up 等环节。在第一部分 critical thinking in concept,她简单介绍了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和内涵。在第二部分 critical thinking in text,她用课文中的例子说明何谓批判性思维,指出 posing a challenge 是第一步。然后,廖老师援引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指出学习的渠道包括书本、体验和实践,并使用了课文中的句子作为例证。她同时指出例句中的修辞手段有暗喻、类比和明喻,似乎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修辞手段上来。接下来,廖老师让学生就 sources of learning pleasure 回答个人见解,并再次引用了课文中的例句,中间穿插了一个翻译练习,先让学生试译,之后提供了两个译文版本供同学参考,提出翻译练习也是学习的挑战所在,然后又以霍金为例强调了学习的乐趣所在。最后,廖老师指出批判性思维的第二步是 providing a justification,第三步是 proposing a claim。在第三部分 critical thinking in action,廖老师以“Why do we go to college? ”为题要求学生之间练习 critical thinking 的三个步骤,强调了 critical thinking 与 conventional thinking 的差别,引用了哈佛学生的观点作为例证,指出“To learn or not to learn, that is a question”。廖老师给学生们布置了两个作业,分别为作文和延展阅读,要求学生运用 critical thinking 的三个步骤。总结廖敏老师的讲课,可以发现:本堂课涉及教材和课文的内容很少,大部分时间花在了介绍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定义、步骤和使用方面,给人的感觉不是按照课文讲课,突出的重点也不是课文内容,似乎偏离了语言教学的本质。另外,可能由于口音的原因,廖老师不能很好地区分/n/、/l/ 的音位,导致了 version、pleasure、learning、author、enough 等词的发音不准确,影响了实际教学效果。点评专家:王俊菊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