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瑾

选手简介

汪瑾,本科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文学专业,硕士阶段转攻国际贸易与金融,现执教于浙江树人大学商务英语专业。2011年获“外教社杯”全国英语教师技能大赛浙江赛区听说组二等奖,2015年再次获得商务英语组浙江省特等奖、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同时是杭州电视台市民大学堂讲座特邀专家,世界500强之一的英国培生教育集团中国区六位首席全国培训师之一。

参赛感言

从2015年4月到11月,在经过大半年的紧张准备和一轮轮的预赛、复赛后,我十分有幸以浙江赛区商务英语组特等奖的身份晋级“外教社杯”全国决赛和总决赛。比起最后获得全国总决赛二等奖的成绩,更让我获益的是整个备赛的过程和同行间经验火花的切磋碰撞。

从备赛初期,我就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对比英语课堂的设计,商务英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应该有何不同呢?授课形式又应有何倾向呢?简而言之,就是“教什么”和“怎么教”。在不断地积累各类文献资料后,我有幸聆听了王立非教授和李生禄教授在杭州的讲座,并逐步意识到了看似亘古不变的简单问题却因“商务”和“英语”这两者的结合而带入了比传统英语教学更明显的两大特征,即“商务”的“应用性”和“英语”的“跨文化”性。脱离了真实环境教授真空的商务理论知识,或是脱离了不同商务主体间的文化差异教授孤立的英语表达,都是纸上谈兵,一纸空文。这样的商务英语教学,与普通的传统英语教学,不仅没有本质的区别,更无法达到商务英语的教学目标,即站在跨文化的视野下,通过传授英语商务知识技能,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应用型的商务英语人才。

有了这个理论认知,我在备赛的时候,不再执着于以往参赛时对微观的课堂内容及语言的精雕细磨,而把重点放在如何设计切实有效的课堂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吸收运用课堂的关键内容点,尽可能还原真实商务语境,在情境教学和项目教学思路的引导下,侧重商务英语的实际应用性和跨文化角度下的对比反思。因此,在省赛区决赛抽到中美储蓄观念对比的宏观经济学课文时,我通过给学生模拟真实情境,对比中国人和美国人对于5000元奖金的不同处理方式进行诱导,引导学生自主推理出过度存款和过度消费后的两种经济恶果,帮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了全文关键词“产能过剩”和“通货膨胀”,并且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领悟了中美不同文化影响下不同经济行为的成因,使抽象枯燥的英语宏观经济学变得深入浅出,并具备实践的操作性。同样在全国决赛抽到公共关系这一话题时,我也特别准备了宝洁公司的公关活动视频,引导学生对比其与传统的广告英语语言的不同之处,帮助学生自主摸索整理公关英语的语言特色。在王立非教授总结比赛致辞时,我十分激动地听到了他对这种视频案例对比教学的认可。

纵观整场决赛,各位优秀同行的授课和说课对我的帮助意义非凡,使我对我的教学理念有了更深刻清晰的认知。一个老师的知识和技巧只能满足设计一堂好课的需求,而这个老师对于商务英语理解的格局和高度,却可使他超越一堂课的知识点,成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商务行为,与学生共同构建一节优秀的课,一次实用有效的商务经历。感谢外教社,祝愿这个教研结合、反馈学生的平台能够越建越好!

专家点评

授课视频及点评

授课点评:该选手的授课选文是“The PR Industry”。她先介绍其教学步骤(导入、讲解阅读技巧、分析课文、课堂练习、PR策划和写作、总结和测试),然后阐述其教学目标(又细分为英语、商务和文化),为后面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该选手与学生互动很多,课堂气氛比较活泼;表现出对相关理论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努力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这点应予以充分肯定。选手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尤其是教学的一致性(coherence),即教学目标、方法、内容、效果等环节的逻辑自洽和总体一致。首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应一致。本课主题是PR(公共关系),但选手却将“关系”单独抽出,大讲特讲中国式“关系”,更借Geert Hofstede的Power Distance理论得出“在中国有关系者通常可以非法操纵交易获取暴利”和“西方平等公平,不能通过关系获取额外利润”的结论。且不说能否从Power Distance理论(其要点是东西方在社会和机构集权程度上的差异)得出以上结论,这样的“中西方关系对比”同PR在逻辑上是什么关系?对完成教学目标(即帮助学生学习和应用PR)有什么帮助?选手在比赛中多次提及相关理论。因为课堂时间和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有限,这样的理论用于指导教学实践就够了,而不必包括在教学内容里。但选手讲了Hofstede的Power Distance理论和P. R. Martin的Appraisal System,还在PPT上显示其细节。从学生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并没有弄懂。这么做无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还造成了学生的困惑,一定程度上反而干扰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其次,教学内容本身要保持一致。PR与广告既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一些根本差异。PR主要是创造良好形象,因此方式和语言要平和、亲切、动情,以争取公众人心为主。而广告主要目的是促销,因此在方式和语言上可以有一点夸张、感官化和戏剧化,只要能吸引眼球、让顾客购买就行。两者分工不同,但对企业来讲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讲课中,选手褒PR贬广告的倾向十分明显,这无助于学生对PR形成正确、全面的理解,因为如果广告都采用PR风格,恐怕效果会适得其反。试想一下,如果按照选手布置的作业,把所有针对普通公众的火鸡销售广告都写成给暴恐袭击幸存者的PR文是否还能起到广告的促销作用。最后,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应当一致。选手多次提到使用Evaluative Reading Method,这是一个将理论用于实践的很好尝试。但在教学中,选手将这个方法简化为“跳过其他信息,只要抓住课文中的‘态度词’,你就能很快抓住课文要点”。如此简单快捷的“态度词阅读法”的效果到底如何,恐怕需要提供更多的实证材料才能评判。此外,选手对Evaluative Reading Method的理解也有失偏颇,因为这个方法主要不是训练选手所说的阅读速度,而是理解深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点评专家:陈准民教授首先应该祝贺汪瑾老师在26位选手中胜出,进入总决赛并取得不错的成绩,相当不容易。下面就你的授课进行简要点评。你给我的总体印象是教学能力较强,受过一定的教学法培训,很有潜力,只要继续努力,一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商务英语教师。你备课充分,对课文内容理解较正确,能牢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鲜明的个人教学风格,教学计划安排完备,授课过程中与学生互动较多,能适时地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并不断观察学生的反馈。你口语流利,具备较好的教师素养,仪表端庄大方,态度自然亲切,学生应该会喜欢你。就授课比赛环节而言,授课课文内容和语言难度都较大,主题是一篇有关商务公关业的深度报道,选自英美著名财经新闻期刊,但你能准备充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把一堂综合英语课上得较为生动,如,讲课开头采用导入式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广告与新闻,哪一款更吸引你?”,紧扣新闻热点,一下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授课中能对广告语言和背景知识进行分析,对比公关语言与广告语言的异同,对比公益广告和商业广告的差异,并加以归纳和总结,你所采用的对比教学法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值得今后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大力提倡。此外,你还采用了短视频等现代信息技术方式,增加了课堂输入的有效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思考,值得鼓励和赞扬。今后可加以改进的地方供你参考,1)从整个教学安排来看,你分析广告语言特点时间有点多,因为课文的内容与公关营销新模式相关,与广告语言关系不太大,应该让学生上网查找更多有关PR的特点和现状的信息。2)你的商务基础知识还需要加强,应系统学习和阅读有关参考书,这样可以熟悉本课文涉及的营销学原理及其发展动态,将公关营销模式讲透。此外,你应该让学生多发言,更多地参与,对比和总结公关营销和广告营销的差异。3)加大语言点的处理和讲解,突出基础英语教学的特点,重点突出公关营销所用到的重点词汇和语言点,举一反三,让学生掌握,有所收获。此外,短视频的内容与课文关系不大,这方面的素材和资源网上很丰富,你可以发动学生上网查找,选用更加有针对性的素材,让学生介绍,你加以点评,拓宽学生的背景知识。上课应把握节奏和时间安排,心中要有听众,语速不能太快和急促,也不能讲解时不停地反问,影响讲解的效果和质量,此外,板书不要随手写,应规范。4)PPT包含的内容过多和复杂,字体过小,重点不突出。PPT应该只起到提示重点作用,太多信息就成了课文或教案搬家,加上采用学生不熟悉的功能语言学评价理论框架,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完全可以使用评价理论视角分析课文内容,但不用提及理论本身。点评专家:王立非教授

说课视频及点评

说课点评:说课选文长900字,在英文和商务知识方面具有一定深度。选手首先分析她的学生,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在语言能力、商务技能和跨文化语境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随后她宣布将采用案例研究法,让学生以互动的方式学习商务英语用语。最后她介绍了教学步骤,解释了一个名为ACTIVE的教学模式。学生的需求分析是制定商务英语教案的基础,选手一开始就将学生假设为大一、大二学生,说明她在这方面的意识很强,值得肯定。在设定第一个教学目标(语言能力),她选择了词汇(形容数量变化的词汇如plunge, hit, collapse等)和修辞手段(如metaphor等),应该说,这样的选择适合于学生水平。但在随后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她似乎渐渐淡忘了大一、大二学生的水平及其需求。在设定第二个目标(商务技能)时,她选择了“批判性思维”和“在网上开店”。大一、大二学生的英语能力和商务技能还在基础阶段,而课文主题是“公司战略”,用这样的主题来训练他们的批判性思维难度可能偏大,会超出他们现有的英语能力。此外,选手还选择了苹果公司、底特律汽车公司、温州制鞋企业、喜之郎等案例作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如果这些案例是英文的话,对大一、大二学生来讲,难度也是很大的。至于让学生通过开设网上公司并讨论公司战略,如果是用英语进行的话,难度也可想而知。在解释ACTIVE的教学模式时,选手首先在白板上写出这五个字母代表的五个环节,即A=Access, C=Context, T=Text, I=Innovation works, V=Verification, E=Evaluation。由于此时所剩时间已经不多,她只能非常粗略地介绍Access和Context。至于其他三个,以及这五个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她已经没有时间再讲,评委也无法做出评价,十分遗憾。在回答评委提问时,该教师依据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断言西方文化重视长期目标,大量投资创新,而中国人只顾眼前利润,赚点钱就投资其他领域(比如房地产)。这种论断有点片面,因为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这说明,选手具有一定的国际商务活动中跨文化交流的理论素养,但在将相关理论应用到中国实际时仍缺乏经验。总体来讲,在短短14分钟的说课和回答问题中,这位教师展现了较好的英语基本功、相当程度的商务知识和设计教案能力,在同年龄的商务英语教师中,她的综合水平应该属于中上等。相对而言,她比较缺乏教学和比赛经验。相信通过这次大赛和今后的不断学习、实践和总结,她会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商务英语教师。点评专家:陈准民教授就说课比赛环节而言,你的表现总体较好,能够按照要求充分准备,准确把控时间,没有超时。说课课文是一篇选材内容十分新而又充满商务概念和背景知识的文章,商务语言地道,选自2012年出版的著名商业期刊《经济学人》,有一定难度,主题有关企业领袖如何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如何及时调整公司战略,以及调整哪些战略。许多公司,如摩托罗拉(Motorola)、诺基亚(Nokia)、柯达(Kodak)、雅虎(Yahoo)、惠普(HP)等大公司都曾经风光无限,却因为公司战略和商业模式跟不上变化而悲惨落幕。企业的灵魂是不断追求创新和改变。我认为,你能提出自己的“LCB”教学模式,突出强调“学生中心和合作学习”的原则,提出自己的“ACTIVE”教学法,值得表扬。你的教学目标定位比较准确,围绕语言、文化、商务三者结合,要求学生要学会课文中丰富多样的动词和隐喻的使用,并学会课文典型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语篇结构,以及各种学习策略。就文化而言,运用跨文化交际理论,让学生了解西方商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如林林总总的知名企业和品牌,让学生掌握企业战略和商业模式等商务概念和知识,围绕公司战略的讨论,符合商务英语教学要求。今后可改进之处是:1)了解跨文化交际理论新发展,采用Hofstede的经典跨文化理论来解释国别文化和企业文化差异没错,但同时也反映出,你对跨文化交际领域的许多新理论和新发展了解不多,需要加强研究和学习,特别是跨文化商务沟通的相关理论更加有针对性,还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量表都可以解释商务沟通中的跨文化差异,可以进一步加强中西商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比。2)采用多媒体短片效果会更好,可采用短视频介绍那些曾经制造过传奇和辉煌的公司,然后为何最终倒闭被兼并,引起学生情感和思想上的强烈共鸣,继而引入本课文的主题。对课文中的商务词汇和语言点应设计更多的任务,让学生操练和掌握,对课文涉及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等最好通过案例,让学生分析和展开讨论,最后你总结和点评。3)把握教学节奏和语速,突出教学内容重点,太多的内容和知识效果不一定好,尽量让自己变得从容,配合肢体语言会更加优美。点评专家:王立非教授

授课PP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