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皇

选手简介

樊皇,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课堂上的90后英语教师,国际论坛上的职业英语口译译员。曾多次参与国际论坛及会议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工作,学术主要研究方向为英汉口译和翻译研究、英语视听说课程研究。业余时间里喜欢阅读、写作、看电影、烹饪和健身。

参赛感言

比赛结束,也快一个月了,回头再看那些日子,那时成都还没有入冬,天气也还没有那么阴冷,雾霾也还没有飘来。如果现在我可以穿越回去,我只想把手搓暖,给书桌前的自己捏捏酸痛的肩颈,再沏上一杯热茶。

我不信奉任何的心灵鸡汤,但是,十分眷恋这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但君做成眼下事,走好脚下路,不用翘首急盼前方风萧萧路漫漫,前程自在脚下每一步踏实的脚印上。学生时代,我曾有过迷惘,教口译的Peggy老师送了我这句话。自那以后,这句话成了我的一剂灵药。无论苦闷还是兴奋,它总会给我一剂“刚刚好”的慰藉。这次教学比赛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从四川省的比赛,到上海的全国决赛,再到全国总决赛,从最初的痛苦挣扎,到初见成效的欣欣然,再到收获成长的欣喜,这一路,在自我斗争和各路神仙帮扶下,我终于达到上海的外教社,求得教坛真经。
我是名90后小青椒,也许初生牛犊不怕虎,竟走完了这山一程水一程的比赛。这一路,最辛苦的莫过于“备赛”,最有收获的莫过于“备赛”,最温暖的也莫过于“备赛”。收到全国决赛的题目,只有不到两周的准备时间。周末两天,每天早九点到晚九点,剪辑视频,整理思路,做完了全部课件。那一刻,觉得再拼也莫过于此。之后的两周磨课,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生无可恋”。这两周里,前辈老师们都来听我上课,给予我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和经验之谈。虽然每次的课程调整会让人越发觉得“生无可恋”,但却使我真正对稚嫩的教学观有所觉醒,自我的幡然觉醒就是最大的成长。我有一帮善良、阳光、青春的90后大学生,在我感到倦怠、连咖啡也无法慰藉这种疲倦感时,他们用最简单的话语、笑脸和表情符让我感受到了为人师的甜蜜,人情的温暖莫过于此。

对于最终的比赛成绩,虽然我不是最拔尖,但是我很满足。这个成绩凝结了我每一步踏实的脚印,每一位前辈无私的帮助,以及和我如友般的学生们的温暖情怀。教坛从不缺乏大师和能人,两天紧张的比赛里,我看到了自己成长的方向,听取了教坛里大师们的谆谆教诲,见识了三尺讲台上能人们的严谨授课。我的教师生涯才刚刚起步,这次比赛给了我从教的自信和走下去的决心,更重要的是,授我以渔而非鱼。

比赛结束很久了,很感谢这次比赛让我的教师生涯一开始就收获了自己的成长,也很感谢这一路上给我无私帮助的各路友人。生活在紧张的比赛后又恢复如常。我喜欢这样的生活,偶尔挑战,偶尔平凡安静,偶尔又有小确幸,这样的生活才不是干巴巴的沙漠。我更喜欢一直低调着和我的学生在小小的课堂里一起建构我们庞大的思想世界,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现在,一切,刚刚好。

专家点评

授课视频及点评

授课点评:樊老师的授课是围绕“Clever Machines”这篇听力材料展开的,总体说来,他的教学设计层次分明,教学目标明确,语言表达清楚流畅,教态自然亲切。授课开始,教师先通过一个学生十分熟悉的卡通形象“哆啦A梦”作为导入,介绍了本课的主题,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这个话题的兴趣。接下来,教师展示了本节课的3个教学目标,包括听力技巧(prediction、visualization)、演讲技巧(logical structure)以及批判性思维。值得肯定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填空题、连线题、结对讨论等多样化的课堂活动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最后提供了一篇与课堂材料观点相左的Ted Talk材料作为课外补充视频材料,以此拓展学习者的思维,引导他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升思维的广度与灵活性。樊老师的课堂设计也有一些值得讨论的地方。首先,“Clever Machines”这篇材料时长2分33秒。教师将其切成了4个片段,并在2个听力技巧和1个演讲技巧的训练或讲解过程中使用了其中1?个片段,且没有按照原有的逻辑顺序呈现。那么,仅靠这种选择性的、碎片式的听力过程,学生并不能对材料有整体的了解,也很难真正体会和掌握其观点组织和呈现的逻辑,那么教师在之后讲解logical structure这一演讲技巧时,就有些空中楼阁了。同时,也因为教师对材料的这一处理方式,导致课堂各环节的logical flow比较生硬。每次环节之间的转换都是通过“another question”或者“next, our step 1/our step 2”这样的语言来实现的,容易让学生觉得突兀且单调。其次,教师对于visualization(视觉化)这一听力技巧的讲解也值得商榷。教师在引入这一技巧时首先让学生比较了一小段描述性文字和一幅对应的图片,引导学生同意图片更加impressive这一观点,进而得出这就是visualization的结论。之后,教师让学生听了一段录音并要求学生复述,然后播放了对应视频,让学生体会是否收获了更多信息。教师对这一技巧的讲解以及练习环节的设计容易误导学生对visualization的理解。在之后的问答环节中,评委专门对此提出了问题,很遗憾教师没有能够很好地阐述他对这一听力技巧的理解和这样设计的理由。视觉化是重要的帮助学生理解和回忆信息的技巧。在学生visualizing的过程中,他们应该关注材料中的descriptive details,学会使用多感官参与接收信息,有意识地在脑海中不断形成detailed images,使所有听到的信息在头脑中呈现出视觉化的图像。因此,visualization实际上包含一组具体的技能,很遗憾这些都没有在该教师的教学中得到体现。最后,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忽略了语言目标,教师似乎默认了学生对听力内容的理解是没有任何语言障碍的,因此学生通过这节课在夯实和提升语言基本功方面很难有所收获。点评专家:徐锦芬教授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沉着冷静,教态自然,语音较好,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有较强的课堂掌控力和应变能力,尤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关心学生的情感,对学生回答积极反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效果。就本堂课的设计而言,该教师运用了一些听说教学理论,明确了教学目标和计划,重点设计了prediction和visualization两个听力技能的训练,以及一个说的技能,即topic sentence + example(s) 的话语结构来表达个人观点;并且,紧扣关于机器人的话题,巧妙地把三个技能训练合理地衔接起来,尤其是注重布置具体的口语输出任务,达到促进学生提高听力理解和口语输出语言质量的目的。就教学过程而言,该教师能够根据其设计的教学目标,首尾呼应地向学生交代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逐一自然地实施了两个听力技能和一个说的技能的训练活动。在训练学生口语输出的过程中,该教师重视为学生提供语言支架。例如,在要求学生发表个人关于支持还是反对机器人的观点时,首先把支持和反对观点的例子及相关词语通过PPT展示给学生,如one idea +one vivid example,为学生在语言产出过程中提供了必要的语言支架,授课现场也反映出学生们能够根据其指令,成功地表达个人的观点,实现了教师预设的目标和效果。当然,该教师的教学也还有一些可以改进的方面。在教学目标方面,该教师呈现的是teaching objectives,而用learning objectives更为恰当,虽然一字之差,但反映出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认同程度。该堂课的设计还包括了要求学生分析视频语言的语言特征,这对强化学生对所听文本语言的理解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从该教师的实际施教中看,如要求学生总结听力内容中的feature,该任务过度抽象,学生答题效果欠佳,建议今后老师能够设计更具体的学习活动任务、更具体的问题,从而有效引导学生更多地产出语言,使用英语表达真实的意义。总之,该教师的授课能够运用一定的外语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有详有略地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点评专家:孙倚娜教授

说课视频及点评

说课点评:樊老师的说课材料是“Eco-Friendly Home"。这篇材料首先呈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Houses and buildings use 40% of all energy in the U.S. and many of them waste a lot of energy. 接下来,视频通过一个环保专家Lovins的视角,展示了普通人家的用电情况以及如何节省能源,最后Lovins展示了自己的eco-friendly home以及其中所用到的各种节省能源的方式。教师在说课开始就介绍了材料的三个部分以及每部分的大意,同时点出了视频包含大量数字这一特点,说明教师对于材料内容的理解以及对语言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该教师的说课包含7个部分,包括对材料和学生的分析、教学目标设定、材料的重难点、辅助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基本涵盖了说课应该包含的环节。该教师的设计授课对象是大学英语二年级的学生,他专门分析了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普遍需求,基于此设计自己的课程,这一点值得肯定。另外,在谈到文章主题时,教师提到了在全球变暖问题上非常重要的《巴黎协定》,说明教师的知识面较广,而且是一名擅长话题挖掘和拓展的教师。但该教师的说课中存在两个主要问题。第一,教师的教学目标设定包括听力技巧和演讲技巧,不包括语言方面的目标,同时具体技巧的选择也和授课时的目标基本一致。这说明该教师平时授课时可能也很少顾及学生的语言能力的训练,而这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应被忽视的重要部分。同时,重复出现的听力技巧和演讲技巧也值得商榷,这篇材料是否真正适合这几个技巧的训练,还是教师稳妥起见的选择?第二,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提出了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and TBLT、heuristic approaches、group discussion、questions in different levels及progressive assessment一共五项。这五项有综合的理论也有具体的操作或者活动,并不在一个维度之上;同时,在具体讲解时,教师也没有说明如何结合教学材料具体使用这些方法,均是泛泛而谈,有罗列之嫌。在问答环节中,专家也问到了相关问题,希望该教师能够举出具体的任务型教学(task)的例子。遗憾的是,教师的回答几乎包含了课堂上所有的练习活动,除了speaking contest可以算是一个task之外,其余所列均不是task。这说明教师的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还比较薄弱,希望该教师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阅读和训练。点评专家:徐锦芬教授该教师的说课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该教师的说课内容涉及面广,一共包括了七个方面:教学视频材料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步骤;这也反映该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理念支撑的。值得一提的是,该教师对教学对象的分析是其说课的一个亮点,也是值得其他教师在今后教学中加以重视的方面,因为外语教学既包括语言知识点的教授,又包括语言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每个教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必须基于对学生实际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认识,从而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其次,该教师的说课首先对视频材料的内容进行了分析,这也是值得提倡的,因为教师对教学文本的内容和语言特征的理解是设计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这也是我们外语教师日常备课的重点之一。只有当一个教师对文本的内容和语言特征认识清楚了,才能确定该堂课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而设计和实施具体合理的教学活动,其中包括设计紧扣主题的系列问题、关键词汇和语言结构的学习活动等。该教师在说课中对视频文本的内容分析恰当,同时也注意到文本中数字使用的特点,并且在教学任务中安排了对数字理解的训练。当然,如果该教师能够对该文本中的其他语言特征,尤其是口头语言特征加以更多的分析,在教学目标中融入更多的语言知识目标,如词汇、句型和语法等,设计更多针对性的学习任务,该堂课的效果就会更好。第三,该教师的说课思路清晰,能够紧扣视频材料的主题,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设计了两个具体的听的技能训练、一个说的技能训练,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达到上述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步骤,反映了其注重输入与输出相结合的语言使用理念。当然,该教师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概念的理解还可以更进一步。在介绍教学方法部分,该教师说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任务型教学法(TBLT)、启发式教学法(heuristic approach)、小组讨论、提问、形成性评价等多种概念。这些概念有些是教学理念,有些是具体的教学活动,有些是教学方法,统一被混称为教学方法似乎不妥,建议今后在教学设计中进一步加以理顺。该教师语音语调较好,沉着冷静,教态自然,知识面广。例如,在说课中能够把当前关于气候变化的全球性重大会议活动适切地添加到话题讨论中。总之,该教师的说课反映其较好的教学素质和较高的人文素养。点评专家:孙倚娜教授

授课PPT下载